京華時報
分析當前國內經濟形勢,主要看點在九個方面:總體形勢、物價、消費、投資、進出口貿易和投資、城鎮化、收入分配、房地產市場、金融市場。其中,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在城鎮化的三個層次中,人的城鎮化難度最大。而收入分配改革則是當前最根本性的改革,此次收入分配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是讓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
總體形勢
GDP增速下滑
從2009年第四季度開始,我國GDP增速進入下滑區間,一直下滑到2012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略有好轉。下滑的原因有幾個:一是實體經濟的產出增幅大幅度下降,特別是我國整個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大約只相當于2007年的70%到75%;二是虛擬經濟繁榮,資金向虛擬經濟領域集中,必然導致實體經濟融資困難,企業不再重視產出的擴張,也不重視結構的優化和生產設備的改造。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對資產經濟進行相應的引導和調控。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現在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從6.7%提高到13.3%,不良貸款率從3.7%下降到0.96%,為什么可以這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本報酬的提高。
近幾年,企業的運行很艱難,但溫州市場的融資年利率可以高達64%到70%,為什么?正是因為資產價格的上漲。很多企業在進行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投資時,根本沒指望通過銷售產品回收投資。比如建一個新廠,要競拍地皮、建造廠房、購買設備,所有這些投資通過地價上漲就已經回收了。這種情況下,企業在進行經營決策時,思考的都是可變因素的影響,保證企業在融資成本、土地成本、勞工成本等幾大成本高速上升的情況下,還能平穩運行。一旦把資產以及資產升值的空間卡死,企業就會面臨固定資產回收問題,必將通過大幅提高商品價格來回收資產,這將使企業的競爭力下降。如果企業因此倒閉,就會形成大量不良貸款。
城鎮化
擴內需的最大潛力
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農村村民變成城鎮居民后,要完成生產工具、生產場所和居住場所的再投資,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可以使當年的投資提高約2萬億。農民轉變成市民后,邊際消費傾向會明顯提高。
城鎮化還伴隨著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能直接煥發出內涵式增長。我國改革到現階段,能煥發出要素生產效率的空間有兩個,一個是城鎮化,一個是壟斷行業改革。
城鎮化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業的城鎮化,即原來務農的到城市里務工;第二個層次是居的城鎮化,即過去生活在農村的現在要生活在城鎮;第三個層次是人的城鎮化,即從農民的屬性轉向市民的屬性。
我國現在52.6%的城市化率,其實是業的城鎮化,而且是初級階段,因為連同工同酬問題都還沒解決。業的城鎮化是最容易解決的城鎮化,到第二階段,解決居的城鎮化就很難了。按照農民工現在的收入沒有能力在城市安家,需要城市給這些新市民安排保障性住房,這時城市所支出的成本就會遠遠大于所獲得的收益。
到了人的城鎮化,難度更大,要使所有公共產品真正體現出公平的屬性,城市的付出會非常大,甚至遠超經濟成本。比如,入學問題、高考問題、就醫問題,這些問題往往不是經濟問題,還具有權利屬性或社會屬性。如何彌補這些成本虧空呢?可以讓一部分居的投入轉變到人的投入上,最好的方法是讓農民在農村的財產也具有財產屬性,這樣他就可以賣掉財產,多承擔一部分自己城鎮化的成本。
收入分配改革有別于收入改革
收入分配改革是當前最根本性的改革,但在理解上有誤差,把收入分配改革理解成了收入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瞄準的不僅是居民問題,還有改革環境問題。我國的改革起步于收入分配改革,之后在生產領域出現了承包制、股份制,在交換領域出現了價格雙軌制、價格自由化。1997年以后,收入分配改革基本處于停滯狀態。
同步
這次收入分配改革一個重大突破,就是讓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
啟動收入分配改革的原因之一是,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這就出現一個情況,經濟在快速增長,但老百姓說沒感覺到生活水平得到相應提高。
此次啟動收入分配改革,一是要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二是使勞動報酬的增長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同步。以前我們認為,企業利潤是由勞動和資本共同創造的,所以勞動報酬的增速應該低于勞動生產率增速,低于利潤增速。這次收入分配改革一個重大突破,就是讓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二者同步以后,資本怎么辦?資本已經獲得了過多的紅利回報,在這個階段讓出一部分紅利是合理的。資本和勞動不一樣,資本是可以具有杠桿率的。我只有2000元,卻可以做10000元錢的事情。資本的高效、集約使用,也可以提高資本回報率。
限差
最高管理層和最低收入層的收入差距要控制在一定倍數內,推薦的倍數是40倍。
最高管理層和最低收入層的收入差距要控制在一定倍數內,推薦的倍數是40倍。通過這個方法,就把壟斷行業和非壟斷行業以及壟斷行業內部的收入差距給控制起來了。
完善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初次分配機制,是保障中等收入階層不斷壯大的唯一可以依靠的渠道。要加快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是稅收,一個是社會保障。
稅收對收入產生影響,不外乎當期收入和存量收入。
涉及當期收入的是個人所得稅,個稅改革方向有三個:一是把嚴格區分綜合和分類的個人稅制度逐步改成大綜合與小分類相結合的稅制模式;二是逐步推行以家庭為計稅單元;三是納入一定的扣除系數,比如贍養系數、捐贈系數、房貸系數。在不超過一定百分比的情況下,養老支出和捐贈支出都可以在稅前扣除。而在中國還沒開征遺產稅和贈予稅等財產稅的前提下,房貸系數不可能納入個稅的改革進程。如果把房貸系數納入進來,就構成財富的代際傳遞,會加劇未來的財富分配不均等。
以存量收入為目標征收的稅,主要是財產稅。中國百姓最重要的財產就是房地產。從房地產市場調控角度看,房產稅可開征可不開征,但從財產稅角度看,一定要開征房地產稅。
既然是財產稅,其征收對象就應該是財產的當期價格,而不是歷史價格。既然是財產稅,對那些財產屬性較弱的房地產,可以優惠或免稅。第一套房產的財產性屬性是最弱的,主要用來居住。第二套房產也具有一定居住屬性,投資屬性相對較弱。對第二套房產征稅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優惠稅率,相當于正常稅率的20%,或者像上海那樣規定免稅面積。
并軌
首先是事業單位逐步從小社保體系進入大社保體系,最終把公務員也納入大社保體系。
關于社會保障,我國當前是雙軌制運行,這在國際上沒有先例。現在主要的改革思路是:第一步,不斷減少兩套系統間的差距;第二步,做實個人賬戶。很多人說社會保險預算是虧空的,這個說法從哪兒來的?就是去年社保總收入3.4萬億元,總支出3.7萬億元,這么看是虧空的。但是,財政還提供了7900億元的補貼,不是因為虧空而補貼,是因為老職工轉軌必須提供的補貼,所以社保基金不僅沒有虧空,還增加了4000多億元。隨著一系列社保改革舉措的出臺,退休人員的收入差距也在縮小。
要提高統籌層次,到今年底,要從現在的市縣兩級統籌全部提高到省級統籌。再接下來進行雙軌制并軌,首先是事業單位逐步從小社保體系進入大社保體系,最終把公務員也納入大社保體系。
要深化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改革,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從今年開始公務員工資將逐步進入上漲周期;事業單位進行績效工資改革;企業工資改革的目標是在全國大約70%以上的企業,建立起規范的工資協商制度。
要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包括紅利、租金、利息。
調控舉措
實行積極財政政策
我國今年宏觀調控的總基調是實行創新驅動戰略,堅持穩中求進。跟往年的表述相比,把“創新驅動”放到“穩中求進”前面。這里包括一系列政策,比如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推動教育發展。
關于積極的財政政策。今年的赤字總規模達到1.2萬億,其中中央赤字8500億,地方赤字3500億。去年中央赤字是5500億,今年增加了3000億,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今年要推行營改增這樣一個非常重大的結構性減稅。地方增發1000億,主要原因是地方從2009年開始發行的地方債將于今年進入還本周期,今年地方將還1380億的地方債。結構性減稅主要包括營改增,對中小企業實施稅收優惠,對納入目錄的高薪技術企業減半征收或免征所得稅。
關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教育支出仍是財政支出結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今年中央財政計劃的財政收入增速是7%,中央財政的總支出規模是4132億。中央財政將撬動地方財政,一起對教育進行投資,總投資規模將達2.3萬億。
有效管理地方債務
財政部等四部委曾下發文件,約束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接下來的問題是,地方政府借不到錢就會出現大量爛尾工程,怎么辦?要想方設法給地方找一個健康的融資平臺,債務融資不行了,最好搞股權式融資,找一些戰略合作伙伴,進入政府的債務管理和融資平臺的建設過程中。
今年的貨幣發行量M2增速是13%,100萬億的13%就是13萬億。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要求今年對實體經濟提供貸款的占比只能提高不能下降。促進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比如以特定商品為交易對象的特殊商品交易所,在國內選擇合適的位置、產品使實物商品金融化,這可以使我們從原料產地和加工地轉變成擁有定價權、分配權的信息中心、資本中心和定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