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北京
面向2011屆畢業生的校園招聘工作目前已經拉開了序幕。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校園招聘提前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很多學校在國慶前的招聘安排已經達到一日三場的密度。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充分利用“網絡”去贏得這場人才“爭奪戰”。來自中華英才網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近千家國內知名企業已啟動了本年度的校園招聘工作,這一數值已達到往年“金九銀十”總投放的75%.中華英才網職場專家歐陽暉表示:今年企業對于畢業生的招聘崗位較同期增長高于30%,其中通過網絡平臺開展招聘的企業與去年相比增加了40%.從就業領域來看,受到經濟危機沖擊的金融和IT等行業的人才需求趨于回升,通訊技術、新能源、生物制藥等專業也將是今年看好的專業。
大企業“校招”先下手為強
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少跨國公司、國企、金融單位在前兩年遭遇“招聘寒流”,紛紛減少了校園招聘的力度和需求。然而隨著今年經濟形勢的回暖,眾多企業開始廣攬高校人才。因此,為了在人才爭奪戰上搶得先機,各大企業均提前啟動了校園招聘。
根據各高校就業辦老師的反饋信息,今年各用人單位明顯擴大了招聘規模,并早于以往開展宣講會和模擬招聘等活動。“今年計劃來校招聘的企業不乏世界500強和大型國企。此外,金融單位也明顯增多,如中投證券、大華銀行等知名金融機構,紛紛啟動了各自的招聘項目。”某北京高校招生辦主任向記者表示。
中華英才網職場專家歐陽暉分析:除了企業意識到今年人才市場競爭激烈造成今年校園招聘季提前之外,不少在珠三角地區的企業因為需要趕在亞運會前結束校招,也相應地提前了本年度的招聘計劃。
企業借助網絡“搶人才”
隨著“85后”、“90后”紛紛步入職場舞臺,他們的擇業觀與往屆的畢業生相比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尋求雇主的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其中,網絡早已成為畢業生獲取企業招聘信息的優選平臺,而不少企業也樂于借助Web2.0的互動特性,實現與學生之間的雙向溝通。
上海某世界500金融企業的招聘主管Elaine向記者表示: 為了讓在校人才更為及時全面地了解我們公司的招聘動態,公司已經對應屆生開放了網申渠道。此外,為了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方式,我們在今年的校園招聘過程中嘗試引入了在線測試、電子雜志,網絡宣講會、博客交流、網絡社區合作等方式,希望可以與學生們做更深入、更直接的交流。
中華英才網職場專家歐陽暉表示:“新一代”學生成長于網絡時代,這一大背景促使了企業利用網絡平臺吸引在校人才,使更多的學生通過他們喜愛的方式及時了解企業本身及招聘信息。此外,社區及新興的社交網站在學生中廣泛普及,大家在分享和轉發各類文章和圖片時需注意信息的“積極性”,現在很多人力會通過這些網站了解應聘者的“另一面”。
就業形勢趨好,應屆生仍需充分準備
與前兩年相比,各行業的校招需求都出現了大規模反彈,很多行業的招聘規模已經持平甚至超過了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但是根據中華英才網的相關統計,每年需要就業的大學生數量都會超過700萬人,雖然今年就業形勢愈漸趨好,但大學生仍需通過充分的準備實現“脫穎而出”。
中華英才網職場專家歐陽暉表示:面對今年的校園招聘,畢業生不可掉以輕心,崗位投放的增加并不代表就業形勢的樂觀。相反,由于校園招聘季的提前,多少會造成多數畢業生準備的不充分。因此,我們建議畢業生要針對于今年招聘的新特點,全面搜集了解各企業得到招聘動態,這樣才能贏得主動、贏得初入職場的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