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工作經驗一直是大學生就業的“軟肋”。記者近日在人才市場采訪時發現,不少用人單位都希望招到實踐經驗豐富的畢業生,最好是來之能干的,而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常被拒之門外。在這種背景下,實習成了大學生必不可少的就業前奏。據教育部統計,今年中國將有611萬名高校畢業生,比2008年增加52萬人,雖然國家出臺了相應政策,為大學生提供許多見習崗位,可面對如此多的畢業生,畢竟粥少僧多,一些“實習心切”的大學生不得不采取花錢“買”實習這種無奈之舉。
●新聞現象:花錢“買”實習
“本公司招收有一定計算機基礎,愿意從事軟件開發的實習生,收費一個月600元,有資深程序員親臨指導,絕對是你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保證實習生能夠學到切實的網絡營銷技術和理念,擁有自己的實際作品和工作經驗——”如今一些諸如此類的招聘實習生的信息充斥在各種網站上,一時間吸引了不少實習心切的大學生。
記者隨后采訪了幾位高校學生,他們認為,現在找個合適的實習單位非常困難,如果價格可以承受,并且真的能到自己希望的大公司去實習,花錢實習未嘗不可。
●追蹤調查:交錢實習的尷尬
目前在一家網站實習的小張頗感郁悶,她一共交了3個月的實習費900元,已經到一家單位實習了一個多月,每天只是幫忙整理資料,派發傳單,幾乎接觸不到任何和自己專業有關的東西。小張告訴記者,像她這樣遭遇實習閑置的并非個案,她的一些同學也是如此,實習生都沒有什么經驗,用人單位不敢放手讓他們參與具體的項目,只能自己多看、多聽、多學了。
對于實習生受冷遇的境況,在媒體工作的李女士告訴記者,他們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來的實習生也不少,他們不可能一對一進行指導,實習生沒有什么經驗,只能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要想學到東西,就要靠實習生自己多用功了。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院的盧老師指出,很多學生在校實習期間,單位和企業都不提供報酬,而且實習的一切費用都要自理,包括食宿、交通、電話費等,這已經是不小的一筆開支,如果再讓學生交納實習費,在經濟上學生是無法承受的,這也會給他們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壓力,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多少都會為單位做出一點貢獻,單位收取實習費用是不合理的。
●專家提醒:慎重選擇實習單位
“大學生實習的特點是用人單位與實習人員之間沒有建立勞動關系,即不受勞動法保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勞動法專業博士范圍指出,“因為實習大學生與學校依然有教學關系,還處于沒有畢業的狀態,單位無法與實習大學生建立勞動關系。”
對此,范圍認為,教育行政部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以及相關法律部門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盡快出臺相關法律規章制度,使實習期間大學生的權益保障問題有法可依,把實習期間的大學生納入法律制度的調整范圍,或者出臺更為明確的為實習期間大學生服務的法律,保障大學生合法權益。
范圍建議大學生在自選實習單位時還應該注意慎重選擇,事先了解該單位的經營合法性和行業信譽;在對實習單位不甚了解的情況下,最好在實習前與之簽訂實習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拒絕實習單位收取抵押金的無理要求等。
北京青年報 李吉吉 湯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