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9-05-10
針對一項對應屆大學畢業生求職情況的調查,大學生們對招聘會上有部分企業假戲真做“只招不聘”,以及“招聘是假、宣傳是真”的做法最為反感。
假戲真做“只招不聘”
眼看著再過幾個月她就要畢業了,可崗位還一點沒影,信用管理專業的小王(化名)憤憤不平地對記者說:“現在不少招聘會上的企業根本沒有招聘意向,這和騙子有什么兩樣?”在參加上海體育館的一次招聘會時,小王向幾家企業投出簡歷,好不容易接到面試電話,卻是幾家她根本沒有投過簡歷的保險公司。幾輪碰壁后,小王已不再追求專業對口了,“只要找個穩定的工作就行!
由于受金融風暴的影響,企業自身也受到不小的沖擊,只能靠減少崗位渡難關。然而,政府部門舉辦招聘會,通知發到企業,不去又不行。礙于面子,個別企業就派幾個人到現場坐坐充場面。記者在一些招聘會上看到,在有些企業的招聘展板前,掛著一個“崗位”的招聘要求,而工作人員或自己閑聊,或帶些資料雜志看看,遇到有人咨詢,三句兩句“惜字如金”,只求把對方打發過去。對于學生送上的簡歷,隨手放進抽屜里。那不冷不熱的姿態,與心急如焚的大學生形成明顯反差。
另有所圖“雷聲大雨點小”
李小姐說起找工作,也有點信心不足。她在一次招聘會上,一家企業掛出“行政助理”崗位,與她所學的專業還算對口,便遞上了應聘簡歷。待她接到通知興沖沖地去報到后,企業給她安排的“行政助理”崗位卻是前臺接待,讓她哭笑不得。
記者發現,一些企業參加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的招聘會,心思不是放在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實際困難上,而是抓住機會表現自己,博得“有社會責任心”的好名聲。有求職者反映,有個別企業在各個渠道、部門舉辦的招聘會上發布招聘信息時,一段時間里拿出的“永遠是這幾個崗位”,好像人總也招不滿,讓人不得不對其招聘的誠意產生懷疑。有的企業因為本來就缺少招聘誠意,工作人員在介紹崗位時故意把要求提得很高,相關經歷、上班路很遠、可能要做夜班、工資不會太高……諸如此類,目的就是要求職者“知難而退”。
“只招不聘”請離場
針對招聘會上出現的種種不良現象,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采取了相應的監管措施。今年,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開展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校園活動中,對所有招聘信息都嚴格審核把關,杜絕“只招不聘”的虛假招聘現象。
不久前,就業促進中心工作人員帶著300多家企業提供的2000多個崗位到二工大舉辦服務進校園活動,為上海20所高校舉辦聯合招聘會。在招聘會之前,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精心做準備:通過應屆生崗位信息收集小組和各大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征求畢業生的需求,了解目前就業困難的學生主要集中的專業;通過電話聯系、走訪企業等方式,收集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在收集信息時,向用人單位提供崗位描述范本,幫助單位把崗位描述寫清楚寫規范;在發布信息之前,還對所有招聘信息進行嚴格審查,杜絕一切虛假、違反勞動保障法規和政策的信息出現。浦東新區職業介紹所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帶來的崗位,一是保證單位確實需要用人,對于一個意向錄用都沒有的單位,我們會跟蹤了解原因,對于連續參加兩次招聘會,卻根本沒有意向錄用的,就對該單位進行嚴格審查,一經查實,將不再允許參與我們的招聘會;二是保證崗位符合現場學生的需求。
跟蹤招聘信息
盡管一些企業“只招不聘”,但假戲真做還是讓不少求職心切的大學生信以為真,他們認真地向企業招聘人員遞上了自己簡歷,這可“難為”了招聘人員,收到的簡歷怎么辦?有的隨手丟進字紙簍,有的就轉送其他企業,這就是大學生們納悶“我的簡歷怎會到別家企業去的”原因。
在校園招聘會臨近尾聲的時候,記者看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仔細地將做好分類的簡歷裝進一個個檔案袋,他們將為代理招聘的單位提供簡歷初選、組織面試的服務。閘北區職業介紹所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會認真對待收到的每一份簡歷;對那些收到用人單位面試通知的大學生,如果他們有面試指導的需求,職介所會進行相應的求職指導;至于那些沒能達成就業意向的學生,職介所也將提供跟蹤服務,根據他們求職失敗的原因進行針對性指導,繼續為其推薦合適的就業機會,或引導他們到上海公共招聘網上尋找合適的崗位。作者:田玲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