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企業“節后第一難”—招工難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一方面,新生代農民工的訴求越來越多樣化,高薪、福利、專業對口、公司規模一個都不能少。另一方面,縱使各地企業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應對:北京企業在招聘會現場散發傳單、武漢企業在火車站設臺搶人、浙江企業忙轉型試用機器人……卻最終沒弄明白“求職者到底要什么”。
針對企業招工難問題,本報記者、實習生近日深入到北京、武漢、重慶、浙江等地招聘會現場和企業內部,試圖一探究竟。
新春開始,北京市各大人才招聘市場異常紅火。為緩解企業用工難、用工荒的問題,各類專場和綜合性招聘會一場接一場,但依然難以滿足招聘需要。不少企業反映,招聘會攤位難求,競爭壓力大。為此,2月21日和24日,筆者走訪了一些大型人才招聘市場,發現不少企業為爭奪求職者展開了激烈競爭,他們亮出底牌、秀出“下限”,紛紛打出高薪水、高福利等優厚待遇吸引求職者。
企業熱臉應對求職者的麻木
“來,請坐!你想競聘什么崗位?”2月24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的綜合招聘會上,一位企業招聘人員熱情地拉開了座椅讓求職者入座,“帶簡歷了嗎?我看看……”
“做過銷售嗎?我們這里是和醫療保健相關的工作,有興趣嘗試一下嗎?”一份招聘簡章遞了過去,“先看看我們的條件吧。”
招聘會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企業主動招人的場景隨處可見。企業工作人員熱情的笑容、溫柔的話語和求職者茫然的眼神、麻木的表情形成鮮明對比。企業招工態度的轉變并未能夠帶來實際效益,一場招聘會下來,他們收到的簡歷多不過20多份,少的只有可憐的幾份。就在企業為招聘而頭疼的時候,求職者卻在不斷比較中游走,“哪一個企業更正規,哪一個公司薪資福利好”,他們不急不忙地選擇著。
在正常的招聘活動舉行的同時,還有股暗潮在涌動。一些沒訂上攤位的企業招工者混跡于求職者中,伺機而動。他們跟著求職者走動,詢問競聘崗位,介紹薪資條件,拉攏求職者,與有正規攤位的企業搶奪人才。
“我們也沒辦法,這不是一直訂不上攤位嗎?現在招人這么困難,一直等,什么時候是個頭啊?”被迫打游擊戰的汪洋這樣說。
不知道求職者想要什么
“我們2月19號上午開的會,決定花7天時間在朝陽、雍和宮等多個人才市場預定攤位,招聘不同崗位工作者共20人。”在朝陽區人才市場,某企業的招聘人員周陽說著說著嘆了口氣,“這幾年,一到春節前后,招工就特別難,沒辦法,我們只能普遍撒網,做好長期戰斗的準備。”
周陽告訴筆者:“我們招工難主要是不知道求職者到底要些什么,有些求職者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錢,我們的工資比去年漲了20%;要福利,我們提供五險一金。可是他們還在轉悠,還在比較。你看,我這一上午,收到的簡歷就這十幾份……”說著,他拿起了面前的簡歷,無奈地搖了搖頭。
與周陽情況相似的還有某櫥柜公司的張勇:“我們要求有經驗的工作者,工作上手快,我手上的這些簡歷,只有兩三個合適的,根本滿足不了招工需要。”
面對這一情況,筆者咨詢了相關工作人員發現,建筑、醫藥、營銷、行政文員等行業比較受求職者青睞;服務、制造、物業、機械等行業則較為冷門。據企業反映,即使冷熱有別,但差距并不大,招工仍是老大難。而在招聘會現場,不少求職者則告訴筆者:“看一看,轉一轉,走一走,后面會有更好的。”
高薪、福利、專業對口、公司規模一個不能少
吳燕是一名剛剛北上的90后,她做過服務員,賣過車。她雖然學歷不高,但形象不錯,個子高高的,長得也白白凈凈。她剛來北京,奔波于各大招聘市場。“服務員什么的,不想干,比較累,工資也少。”她說。
“剛剛有幾家不錯的房地產公司招人,挺不錯的,雖然基本工資低,普遍在2000~3000元左右,但是提成高,福利也好,我決定試試,下午就去面試。”說完,吳燕拿著招聘簡介走了出去。
“4500元,這工資也太低了吧。”求職者王剛面露難色,十分不悅。他告訴筆者:“我期望的工資至少在5000元以上,作為一名有經驗的焊工,我值這個價。北京物價、房租這么貴,工資低就掙不到錢,就要沒飯吃了。”
薪資無疑成為影響求職者選擇工作的重要因素,但是企業規模、專業對口等也同樣重要。
“我還是想從事和專業對口的設計行業,剛畢業,沒什么競爭力,只能是公司挑我,雖然很難,但還是想要頂住壓力,堅持下去。不管結果怎么樣,普遍撒網肯定是沒錯的。”一位學習地產設計的女生這樣說。
本文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