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歇工風波已經持續了三天。 南都見習記者 李曉敏 攝
南都見習記者 李曉敏
因企業擬向內地遷移,位于光明新區公明街道的一家臺企員工1000余人集體歇工,要求企業提供加班機會、在解除勞動關系后依法發放經濟補償金。勞動部門居間協調多日未果,截至發稿時風波已經持續三天,該公司董事長昨晚從臺北趕回工廠與員工面對面協商。
把守住公司大門不讓任何車輛出入
昨日上午8時,南方都市報記者接到報料趕到現場看到,帝聞(深圳)電子有限公司身著淺藍色工作服的員工大量聚集在廠區,其中一部分守在公司大門口內側的車棚下,把守住公司大門不讓任何車輛出入。廠區內員工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天打牌,附近辦公樓的樓梯上也都坐滿了人。該公司保安稱歇工風波從18日開始,至少有1000名以上員工參加,截至發稿前風波已經持續三天兩夜。
工人們向南都記者展示了一份7月30日獲得董事長審批的人事方案,方案稱8月6日18:00之前所有員工可自愿報名,選擇是否愿意遷移去內地,不愿隨遷者將按勞動法獲得最高達13個月月薪的一次性經濟補償。男子至昨日公告日期已經過去多日,工廠仍然在運作,補償遲遲不見兌現。經南都記者核實,該公告確實已經帝聞董事長鄭行道簽字批準并于7月30日在公司內部公示。
據一名男工人稱,原來工人底薪加加班費一般能拿1500元左右的月薪,這個月來突然沒有了加班,致使員工收入頓時減少近半。憂心忡忡的工人們懷疑企業即將關閉,而且擔心企業不兌現當初依法發放經濟補償金的承諾,“我們要看守住剩下的設備和貨物,不能讓他們就這樣跑了。”
現場接受采訪的員工都不愿透露姓名,一位自稱在帝聞工作了8年的老員工稱,員工尚未解除勞動合同,所以都對留下姓名有所顧慮,擔心企業秋后算賬。據其介紹,歇工的工人們“24小時值班,中午吃飯時間和晚上睡覺時間都專門有一批人留守。”一位女性員工還稱“每個人必須參加,不來參加的要交50塊,做活動經費。”但至于交給誰以及組織者是誰,員工們都是三緘其口。
每天損失逾千萬公權力應盡快介入
帝聞公司董事長因在臺北治病而未在現場,公司總經理傅先生在辦公室接受采訪時稱,公司的承諾已經書面告知,而且合情合法,“不知道工人們要鬧什么。”對于員工普遍質疑的公告執行時間未見兌現一事,其回應稱“最近深圳工廠一直有訂單,生產還在繼續,所以在勞動合同期內的勞動關系還必須維持下去”。傅先生堅稱企業的一切行為都符合勞動法相關規定,“為什么我們的政府和法律在面對這種不合法的抗議行動卻不肯采取行動呢?”傅先生聲稱歇工三天來,堵門造成貨物無法按時發送,“每天造成的直接損失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他還希望政府和公安部門盡快做出強勢處理,“公權力應該盡快介入進來,維護企業的合法利益不要再受侵害。”
事發以來一直居間協調的公明勞動辦李主任則稱,“街道辦一直希望以尋求和解的方式來結束這個事情,政府方面還是比較偏向同情這些員工,所以主要的思路還是按民事糾紛來協調解決,盡量不去使用可能會激化矛盾的一些強制措施,現在就等帝聞的董事長出面來給大家做個聲明。”
帝聞公司公關部李經理表示,愿意留下的大多數員工將繼續保持勞動關系,直到深圳工廠關門為止,屆時將終止勞動合同并按公告內容依法一次性發放經濟補償金,身在臺北的董事長來電稱會于20日晚8時趕回深圳與員工們當面協商。
說法
工人:
隨遷很不方便
一位常年與帝聞公司有業務往來的男子稱,帝聞公司在深圳已經發展19年,主要為國內外大型電器企業生產開關電源以及充電器等低附加值的代工產品。3年前考慮到深圳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的壓力,該廠陸續開始在浙江嘉善與廣東龍川兩地建廠,并逐漸將深圳工廠的生產線向兩地遷移。帝聞公司制造部楊經理也承認,遷廠主要原因是因為深圳人力成本的上漲。
盡管公司為隨遷員工提供了較優厚的條件,比如在內地享受與深圳同等的工資和福利,但員工們不為所動。帝聞公司公關部李經理透露,公告發出來后,公司1100多名員工中報名隨遷的只有十多人。一名年輕男工人稱,大家都習慣了深圳的生活,人脈和消費習慣都已經和深圳連為一體,隨遷很不方便,另外深圳相對較多的工作機會也是他們不愿離開的一個重要原因。
學者:
內遷是大趨勢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蔡禾教授昨晚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稱,帝聞公司的事件不是一個偶然的案例,隨著整個社會的經濟轉型,深圳制造業企業的內遷是不可抗拒的一個趨勢,城市產業轉型必須付出一定的社會代價。
蔡教授稱雖然員工會有各種的原因不愿意離開深圳,甚至出現各種各樣過激的行為,但最終決定人口流動的還是經濟因素:“如果員工能夠適應城市產業升級的要求,而讓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提升到符合新興產業的要求,那當然可以不用隨遷到內地,但如果達不到,當自己在這個城市里找不到合適的位置,經濟的壓力會讓自己的愿望做出理性的調適。”
編輯:許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