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經濟參考報
核心提示:多家機構測算,政策微調相反能避免中國過早進入人口負增長。
消息人士:放開“單獨二胎”政策可能不久出臺
近日,有媒體報道中國將放開“單獨二胎”政策,方案將于11月13日或14日公布。衛計委相關人士14日對上述言論予以否認,表示關于放開“單獨二胎”的文件還沒有見到,至于何時公布,他們也在密切關注中。不過,有消息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放開“單獨二胎”政策可能不久就會出臺。目前社會關注的是,放開“單獨二胎”政策一旦出臺,會帶來哪些影響。
挑戰
人口紅利2013年將結束
“單獨二胎”是指夫妻雙方一人為獨生子女,即可生二胎。隨著“單獨二胎”政策近日即將施行的期待逐漸升溫,有媒體報道稱放開“單獨二胎”政策方案將于三中全會后不久公布。對此,衛計委相關人士14日公開表示,關于放開“單獨二胎”的文件還沒出臺,更沒確定。不過,消息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放開“單獨二胎”政策可能不久就會出臺。
盡管政策最終以何種形式落地還不確定,但人口政策調整的必要性已成為學界共識,其中原因無一不指向一個日益明晰的事實———人口紅利的消失。
“到2013年,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將不再增長,是零增長,之后就是負增長。2013年將是一個極具標志性的轉折點。”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所長蔡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根據測算,2013年人口紅利就將結束。與此同時,人口撫養比,即勞動力所需要支持的撫養人口,也不再下降,明年降到最低點,之后就會上漲。“人口紅利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需要用一個統計指標來監測,人口撫養比就是一個很好的指標。”
此外,人口紅利計算還依賴于在每個年齡段中的消費量到底有多大。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豐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歷史來看,中國的人口紅利變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82年至2000年,人口紅利對中國經濟增長起了很大的作用,保守來看,對人均產出貢獻在15%以上;第二階段是2000年至2013年,我國現在正處于這個階段,人口紅利的貢獻開始減少,直至消失;第三階段是2013年至2050年,人口紅利為負。
中國過低的生育水平不僅會導致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的短缺,更會降低經濟潛在增長率。有專家預測,隨著以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為表征的人口紅利消失,中國GDP潛在增長率預計將從1995年至2010年平均10.3%的水平,下降到“十二五”時期的7.6%。“如果現在不調,可能失去最后一次能夠緩解人口老齡化的機會,可能會帶來一系列非常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梁建章認為,由于人口從出生到成長需要二三十年時間,生育率的變化對經濟的影響會有幾十年的滯后期。中國過去30年經濟的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早年出生的大量人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認為,中國正在進入一個由于勞動人口下降帶來的經濟減速期,如果中國維持目前1.63的生育率水平,那么中國的勞動力人口將在未來10年出現下滑。澳新銀行認為,中國需要改變計劃生育政策。盡管中國經濟正在面臨減速的風險,但一些相對容易的結構性改革舉措能夠為未來的進一步改革提供動力,其中的一項就是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
“我贊成對計劃生育政策進行調整。原因在于計劃生育政策是1980年開始實行的,當時提到30年后情況發生變化可以采用別的方式或者政策。”蔡昉表示,“情況發生變化”就是指生育率下降,現在中國生育率下降到1.4的水平,已經具備了改變政策的條件。調整生育政策事關中國人口和經濟社會的均衡發展。
預判
“嬰兒潮”難以顯現
調整生育政策是否會造成“生育反彈”?多家機構測算,從中長期來看,對現行政策的微調不會帶來“嬰兒潮”。相反,只有盡快調整,才能避免中國過早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
蔡昉認為,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在上個世紀70年代之后快速下降,目前已經處于較低水平“中國內地人口轉變的軌跡,與中國臺灣地區和許多鄰國是一樣的,可見不是計劃生育一項政策促成的,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他認為,根據其他亞洲經濟體的經驗,中國即便放開生育控制,也不能逆轉生育率下降趨勢,通過政策調整把生育率提高到更加接近于更替水平(如1.77至1.94),是一種最為樂觀的設想。
而根據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的研究小組預測,假設第一步在2014年至2015年間在全國推行“單獨”政策,即夫妻雙方只要一方為獨生子女即可生二胎;第二步從2016年開始在全國實行二胎化政策,即不論夫妻雙方是否為獨生子女,都可以生二胎。在這種“改革情景”下,全國婦女的總和生育率可以從目前的1.45在五年內逐步上升到1.66。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指出,僅放開單獨二胎政策,不會帶來嬰兒潮,未來十年內中國僅僅增加900萬至1500萬嬰兒。但政策放松,卻能為下一步改革積累更強的公眾基礎,并能夠在中長期內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
劉利剛認為,如果目前的政策沒有變化,同時生育率保持在1.63的水平,中國的總人口將在未來的10年至12年內見頂。但如果中國放開“單獨”政策,總人口將在2030年附近見頂,即晚于基準情形大約5年的時間,因此,允許生育兩個以上的小孩才能避免勞動力人口下降過于迅速。
效應
將提升經濟潛在增長率
中國穩妥實施放開“二胎”的生育政策調整,可能為2030年后的經濟增長帶來積極效應。蔡昉認為,如果中國調整人口生育政策,短期內不會對GDP潛在增長率產生正面影響,負面影響程度也非常微弱。但是,當放開生育政策后出生的這一代人進入勞動力市場,政策調整對潛在增長率的積極作用將會比較明顯。“在把總和生育率迅速提高到1.77至1.94并進一步保持的情況下,2031年至2035年中國經濟的 潛在 增長 率可 以提 高7.1%至11.8%,2046年至2050年的潛在增長率可提高15.5%至22.0%。而把今后總和生育率提高到1.77至1.94的水平,恰好與立即放開‘二胎’的改革方案相對應。”他說。
但是,這樣的政策變化可能對某些行業帶來直接的影響,可能將使嬰兒和兒童相關行業和產品,如奶粉、尿布、嬰兒推車、兒童服裝等明顯受益。
此外,對于增長前景來看,新增嬰兒需要15年至20年的時間才能轉化為勞動力,整體來看中國勞動力下滑的趨勢難以扭轉,但下滑的速率可能減緩。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也可能加快對教育體系和養老體系的改革,以增強人力資本。
“事實上,我們認為對計劃生育政策的放松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改革舉措,但卻能夠為下一步改革積累更強的公眾基礎,并能夠在中長期內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馬駿的研究團隊研究表明,短期來看,可以明顯提高嬰兒和兒童消費品與服務的需求;從長期來看,可以提高經濟增長潛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養老金缺口。“從長期來看,放松一胎化政策可以提升經濟增長的潛力。由于今后幾年出生的人口在2030年左右將成為勞動力,在“兩步走改革”情景下,2030年至2050年間中國潛在年均經濟增長率將因此提高0.2個百分點。”
另外,從長期來看,放松一胎化政策將在未來增加養老金的繳費人數,因此可略微緩解養老金缺口的壓力。馬駿團隊的城鎮職工養老金模型顯示,與基準情景(假設養老金體制和人口政策不變的情景)相比,放松一胎化政策的“兩步走改革”可以將2040年至2050年間的基本養老金缺口(不考慮利息支出)的規模減小約4%。但馬駿同時指出,僅僅靠放松一胎政策來化解養老金缺口肯定是不夠的,更重要的養老金改革應該包括提高退休年齡、向社保劃撥國企股份、調整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的相對規模、鼓勵商業性養老保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