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 陳小瑛 深圳
和絕大多數外貿企業提薪也招不到員工相反的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廠富士康,卻在鼓勵員工主動辭職。這是富士康繼2008年金融危機后,再次籠罩裁員陰云。
《華夏時報》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深圳觀瀾富士康員工開始輪流放長假,同時,如果員工主動辭職的話,有的部門還可給予600元補償金。
事實上,早在今年春節之后,富士康就一改多年的慣例,在全國停止招工,員工“只出不進”。背后則是在崗的員工無班可加,工人每月工資大多不到2000元,不滿一年的員工底薪只有1800元,扣除住宿伙食和社保公積金500元左右后已所剩無幾,這讓工人們想留下來都很難。
到底什么原因讓富士康這個趨之若鶩的名企,一夜之間失去了吸引力?本報記者調查獲悉,訂單大量流失,尤其是為蘋果代工的iphone 5銷售不佳,產量萎縮,流水線運轉不起來,是富士康不得不變相裁員、外來務工者工作不下去的主要原因。
員工大量離職
3月21日下午1點,記者在觀瀾富士康南門外看到,稀稀拉拉地坐著十多個工人,靜靜地抽著煙、玩著手機。而鏡頭倒回到年前,每到休息時間,富士康員工便會駐足在廠區外,人頭攢動。
門口傳達室的幾位保安告訴記者,去年觀瀾富士康還有十七八萬人,今年只有十三四萬了,過年前公司就給有的部門員工放半年長假,停薪留職,現在富士康在鼓勵員工主動辭職,有的部門還給每個人600元的補償金。
記者在富士康門口蹲點的3個小時內,時而有離職的員工提著行李往外走。
來自甘肅的小董也準備回老家了,她在富士康寶源科技園內的手機外殼流水線上工作,去年9月進入富士康,底薪只有1800元,沒有加班費可賺,每月還要扣除110元的住宿費、159元的社保和90元的公積金,此外還要200元的伙食費,“每月僅剩千余元,跟在老家打工沒多少差別,而深圳的生活成本要比老家高不少,一千多元隨便花花就沒了。”
“用不著公司裁員,沒班加大家都不想干,每天辭職的至少上百人,當然這也是富士康樂意看到的結果。”3天前已經從觀瀾富士康shzbg事業群離職的湖南小伙子張明告訴記者,他在富士康干了兩年多,現在沒班可加,每個月只能拿到底薪2390元。
“組長說我們這個月底要放假十天,可能要涉及幾千人吧。”據idpbg事業群的一名員工介紹,別的部門也在輪流休假,有的放20天,放假不給工資,很多員工也會趁休假到外面重新找工作。
最近在觀瀾富士康廠區,各種版本的變相裁員說法四處傳播,張明甚至聽說,龍華和觀瀾兩個廠區可能要減少15萬人。
不用加班天天有人辭職的情況,同樣發生在有20萬員工的龍華富士康廠區內。“去年雖然加班也不多,但至少還招人,今年都不招人了,只出不進。”龍華廠區一位員工說。
廠區附近的小店老板也反映,因為員工沒班加收入減少,就會減少消費,再加上員工越來越少,他們明顯感到生意要比往年差。
對此,本報記者3月21日、22日多次撥打富士康科技集團新聞發言負責人劉坤電話了解情況,均未打通。
訂單銳減
富士康上一輪裁員還是在2008年,受歐美經濟蕭條影響,導致訂單縮減。今年又是什么原因?
接受記者采訪的多名富士康員工均稱,現在沒活干主要是沒訂單可做。張明的部門主要做手機外殼,去年iphone 5的外殼一天有2萬個排位,今年只有1.8萬個,而沒有量產的iphone 5s現在每天只有2000個,量太少。
據了解,觀瀾富士康以代工蘋果產品為主,包括手機和平板電腦,訂單縮減主要與蘋果手機iphone 5銷售不佳有關。
在觀瀾富士康廠外有一個蘋果三星銷售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三星手機賣得比蘋果好,而iphone 5很少有人買,買蘋果基本都會買4s,5代只比4s屏幕長一點,處理器高級一點,但5代的外殼是鋁做的,一摔就會變形,4s的外殼是鋼材質,質量更好,而兩款手機價格相差1100元,iphone 5最近又降價了,目前售價是4600元,但4s只要3500元,消費者認為性價比更高。
沒有了喬布斯的蘋果正在遭遇滑鐵盧,從2012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來看,三星和蘋果四季度的銷量為6370萬部和4780萬部,分別以29%和21.8%位列第一和第二,三星還在保持強勁增長態勢。
而作為蘋果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也高度依賴著蘋果,兩者一損俱損。
張明說,組長告訴他們,山西、河南兩地的員工過來深圳學習,轉由他們生產,觀瀾富士康以后就不生產iphone 5了,只研發新產品iphone 5s,所以不需要那么多人做事。
據深圳海關統計,今年1月份,深圳口岸手機出口數量,對美國、歐盟分別出口91.6萬部、21.7萬部,分別減少43.5%、74.6%。
而記者采訪的其它行業如化工、服裝等,并未出現富士康式的困境。據這些行業的三家公司老板告訴記者,目前訂單不成問題,只是利潤很低,企業并不想多接單,今年跟去年比訂單量也差不多,沒有明顯變化。
中山大學教授林江主要研究宏觀經濟,他認為,富士康的問題并不代表整體經濟一定不好,關鍵在于企業自身的轉型。根據他對東莞企業的調查發現,今年1、2月份,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訂單很正常,只是壓縮不了成本,訂單價格上不去,收益不高,企業確實不敢多接單,工人也以短期合同為主。
林江說,目前經濟形勢不是很明朗,雖然美國經濟數據不錯,不過復蘇速度會比想象得慢一點,而中國經濟還是主要看內需能否拉動,企業能否成功轉型,改出口為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