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 張園園 康訓鵬
海歸數量迅速增長,國內就業壓力也隨之增加。海歸為求職難犯愁,用人單位卻在為招工難抱怨。缺乏工作經驗的新海歸,面對招工單位“問出身”、“要經驗”、“論人脈”的種種要求,他們有怎樣的心聲?用人單位又為何舍近求遠,遠赴海外招聘人才?
現在,新的畢業季又將到來……
海歸為求職難犯愁,用人單位卻在為招工難抱怨。缺乏工作經驗的新海歸,面對招工單位“問出身”、“要經驗”、“論人脈”的種種要求,他們有怎樣的心聲?用人單位又為何舍近求遠,遠赴海外招聘人才?
多重限制 海歸無奈
缺乏實習、工作經驗是大多海歸和國內應屆畢業生的一塊短板。正在求職的海歸小石表示,自己求職時對申請崗位的職責并不了解,有一定的盲目性。
國內社會關系資源的缺乏,使海歸求職時易陷入“單打獨斗”的局面。
現供職于某外媒北京分部的洪女士表示,在國內找工作,“圈子”十分重要,它不但是海歸了解就業信息的渠道,也是獲得被推薦的機會的捷徑。
海歸常傾向于選擇可同時發揮其專業特長和語言優勢的職位,但職位要求通常與這種預期存在落差,這也促使不少海歸求職時根據現實情況調整求職預期和就業方向。
吳晶晶是一名“85后”海歸,2011年回國后在國內一家營銷機構從事客戶執行工作。吳晶晶稱,她的朋友回國半年內都能陸續就業,只是適度降低期望值、在行業選擇上靈活變通、不苛求專業對口。不過,專業知識無用武之地,這也成為一些海歸跨行就業后的遺憾。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國內海歸就業困難,但不少用人單位仍有海外人才引進計劃,甚至有些單位直接去海外招收高層次人才。
“去海外能引進一些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但海外招聘活動更像一個平臺,有政府支持,能獲得更高的知名度。”北美洲中國學人國際交流中心深圳辦事處主任楊霆鵬說,“國內的海歸中并非沒有精英,只是欠缺一個高規格的平臺去展示自己,渴求人才的企業很容易忽略國內市場而謀求向外發展。”國內雖然對海歸有一定的需求,但“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觀念,也間接地導致了海歸就業形勢的嚴峻。
“很多海歸帶回來的項目或國外先進技術,在國內可能彌補制藥、生物科學及一些新型產業方面的盲區。這些新型產業對人才還有很大需求,這仍是海歸的優勢。”浙江省海外高層次人才聯誼會副秘書長、海邦人才基金總裁謝力說道。
用人單位熱衷于“舍近求遠”前往海外招收人才,造成海歸國內“唱戲”、用人單位海外“搭臺”的“對接錯位”。
內練能力 外建平臺
有企業負責人表示,海歸雖然有視野優勢,但過高的期望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他們的選擇。海歸整體水平的降低是造成這一問題的關鍵,但明珠蒙塵的現象也是存在的。
北京雅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許軍普認為:“水平高的海歸無論在國內還是在海外,都會很容易找到理想工作。海歸在國內找不到合適工作,很多是因為水平不夠高。國內應聘的海歸水平不理想,企業只好轉向海外去尋找到高水平的海歸。當然也不排除個別企業想通過海外招聘炒作企業形象。”
如何突破瓶頸
吳晶晶:希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跳出從經驗、專業和語言等表象條件衡量工作能力的思路,注重海歸群體的創新能力、團隊協作意識、跨文化適應能力、社交能力等內在素質。
楊霆鵬:國內海歸找工作時要學會借助高層次的平臺展示自我價值。在不同層次的交流會上,海歸所能獲得的重視是不同的,給求職帶來的助力也有所不同,這也是海外人才交流會帶給海外人員求職的優勢之一。國內海歸還需更好地了解相關動態,把握機會,把自己推銷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