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各地媒體報道發現,14個省份公布了高溫津貼標準,共分按月補貼和按高溫工作日補貼兩種方式。執行月補的8個省份可以按照金額分為四檔,江蘇、浙江和湖南最高,補貼為160元,是第一檔。北京、山東等地屬于第三檔。 高溫津貼・條件
重慶最嚴格 比各地高2℃
本報記者統計發現,在14個省份中,除了火爐城市重慶外,各省份發放高溫津貼的條件幾乎一樣,均是露天35℃、室內33℃,只有火爐城市重慶的高溫津貼條件要求最為嚴格,最低溫度為37℃。
14個省份的高溫津貼發放辦法基本分為兩種,一種是按照特定的月份發放,如北京每年的發放時間為6月至8月,這種方式有8個省份采用。另外6個省份執行的是按日補。
高溫津貼・金額
蘇浙湘領頭 京魯等居第三檔
在執行月補的省份中,津貼金額可分4檔,江蘇、浙江和湖南最高,高溫作業人員每月津貼160元。
在8個省份中,北京、山東、江西這三個省份并列第五,室外和高溫作業人員津貼都是不低于120元。天津的防暑降溫費每月83.8元,是8個省份中最低的。
在執行日補的省份中,重慶的金額最高,40℃以上高溫工作人員每月最多可領20元/天的津貼。
陜西高溫作業工人每天的津貼僅為2元,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干部更少,為1元/日。如果按照每月21個工作日計算,這也是14個省份中最低的標準,有評論指出,在城市里,2元錢也就能買一塊雪糕。
高溫津貼・時間
粵閩渝三地發放時間最長
統計顯示,廣東、重慶和福建發放津貼的時間最長,為5個月。上海、浙江和山東的發放時間為4個月。
北京、江西等5省份發高溫津貼的時間為3個月,完全按照夏季時間進行補助。
專家解析
標準各省份自己定監管缺細則
專家表示,全國沒有統一的高溫津貼標準,各省份基本上是根據各地的自身情況來制定高溫津貼標準的,經濟發達的省份可能補助就稍微高點。
各地發放的時間不同是根據當地氣候決定的,比如廣州,他們的夏季時間持續較長,所以他們發放時間較長,北方一些城市夏季高溫時間較短,其發放的時間也較短。
專家還表示,目前執行的是1960年版本的《防暑降溫措施暫行條例》,此外2007年國家還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工作場所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但這些都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細則支持,在執行和監管上存在難度。
國家應嚴格查處高溫違規施工和拒不發放高溫津貼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