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氣象部門連續5天發布“高溫預警”。烈日下,記者對海口市內建筑工地等進行探訪,發現高溫作業現象普遍存在。盡管是高溫酷暑,部分建筑工地仍讓工人戶外高溫作業,環衛工人也不畏酷暑堅守崗位。高溫預警——這項基于保護高溫作業者身心健康的“預警”,并未得到相關行業的積極響應。 記者走訪 建筑工人烈日下光膀子開工 昨日中午11時許,記者頂著烈日來到海口龍昆南路一建筑工地。此時,該工地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忙碌地工作著,在現場施工的工人們沒有任何高溫作業保護措施,不少工人甚至光著膀子在太陽底下工作。 隨后,記者來到位于鳳翔東路交叉口一在建工程的施工點,看到長達幾百米的工地上的一排鉆機和幾輛挖土機正在轟隆隆地作業,一名工人正坐在鉆機上打樁,機器上罩著一層厚厚的布。該工地周圍還有幾處在建工地,基本都沒有停工。遠處工地上的吊機也在不停地工作。只見高高的施工支架上蹲著幾名工人,他們頂著炎炎烈日,一錘一錘地敲打搭建好的支架,還有工人在焊接支架。附近一名交通協管員告訴記者,這幾天天氣炎熱,但附近工地一直都沒有停工,工人們都是頂著烈日干活。 記者又來到華海路一工地,看到整個工地一片繁忙,工人們搬鋼筋的搬鋼筋,背水泥的背水泥。一四川籍的張姓工人告訴記者,這幾天雖然天氣很熱,但他仍然每天頂著太陽干活。“我們就怕沒活干,哪還顧得了這么多”。 工人們在高溫下露天作業,施工單位是否采取了降溫措施加以應對?記者從采訪的幾處工地了解到,沒有一家施工單位為工人采取降溫措施。 記者從工地出來,在南海大道遇到了兩名正在作業的環衛工人。環衛工符女士剛倒完垃圾,她臉上一層汗,像剛從蒸房里出來似的。 住建部門 嚴禁建筑工地高溫時段施工 考慮到近期的高溫天氣,省建設廳要求高溫期間,建筑企業必須讓工人避開11時至15時施工,實行兩頭工作中間休息制;同時各建筑企業必須準備足夠的防暑藥品和飲用水等,防止因工人中暑引發傷亡事故。另外,建筑企業還需改善建筑工地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加強食品和水源的衛生安全管理,改善工人的居住環境,加強宿舍通風和防蚊蟲措施,有條件的工地要配置風扇等降溫設施,保證工人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建筑企業要為工人準備綠豆湯、防暑藥,并按要求調整作業時間;對于措施尚未到位的企業,省住建廳已進行現場督促,并委托當地有關部門進行跟蹤檢查。對于堅決不采取防暑降溫措施的,工人可向各市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舉報。 氣象部門 室外露天作業注意防范中暑 進入5月后,氣溫節節攀升,氣象部門提醒從事高溫作業或室外露天作業的勞動者應注意防范高溫中暑。氣象專家認為,“高溫預警”信號起到的作用僅僅是“提醒”和“建議”,須有相關的配套制度對高溫下人們的生產、學習和生活進行必要的規范。 氣象專家提醒,近期氣溫極高,極易中暑,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避免在日光下暴曬或在高溫環境中工作,同時要限制勞動者持續高溫作業時間。采取合理的防暑降溫措施是預防高溫中暑的必要手段。所有存在高溫作業的用人單位,應當在熱源點設置機械通風裝置,采取隔熱措施,及時為勞動者提供合理飲料和補充營養。高溫作業工人應補充與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鹽分,最好提供含鹽和含糖的飲料,同時保證高溫作業工人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勞動部門 高溫下工作中暑享工傷待遇 據勞動保障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年高溫時節,勞動保障部門都要加強對高溫作業場所的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情況的監督檢查。按照我國相關法律、法規,高溫下工作中暑算工傷。一線職工在高溫環境下工作,一旦中暑,職工或者現場人員應立即向用人單位報告;并由用人單位在24小時內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報告并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認定為工傷后,中暑職工即可按照相關法規享受工傷待遇。職工因中暑等工傷進行治療期間,視同提供了正常勞動,用人單位必須支付工資及相應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