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5 每日經濟新聞
國泰君安的高薪,似乎是有關人士對于自己挺過2008年熊市的獎賞,這對于正在緊縮中煎熬的投資者、消費者是巨大的刺激。
要認識清楚這一事件,我們必須從源頭說起。
針對《每日經濟新聞》所報道的人均百萬年薪,國泰君安從經營業績、社會責任、薪酬計提的技術三方面,在其網站上做出澄清。
國泰君安的經營業績不必質疑。根據1月20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08年國內107家證券公司累計實現凈利潤482億元,全行業凈利潤同比總體縮水約63%。但中信、國泰君安等大型券商依然位居前列,國泰君安以近56億元的凈利潤占據7家非上市券商的首位,而中信證券在上市類中排名第一。
基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很多大型企業的經營業績與經營能力不成正比。我國證券行業從上一輪熊市刮骨療毒之后,全行業凈資產與凈資本在2008年全都增加,一是滾存利潤,二是外部注資,上市券商自不必說,國泰君安也有匯金這第二大股東的助陣。而海通證券與國泰君安等券商的法人股減持收益,也可以視為制度性紅利的象征,而非經營能力的體現。
國泰君安的主要利潤主要來自于何處?就來自于法人股的集中拋售。2008年上半年國泰君安拋售上市公司解禁法人股收益近40億元。國泰君安在2000年后的資產重組過程中,曾以置換方式獲得中國石化、大眾交通、申能股份等幾家上市公司法人股,其中以每股2.50元的價格獲得中石化5.87億股國有法人股,占其總股本的0.68%。
也許我們更應該把國泰君安看成一家具有一定壟斷地位的、成功的風險投資公司,而不是一家成功的綜合性券商。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是,一次性拋售固然可以在2008年獲得一次性收益,彌補經紀、投行業務的下降綽綽有余,那么,在法人股拋售之后該公司的贏利點在哪里?是否繼續依靠大券商的地位,吸進低價法人股?坐等市場回暖,這不僅是典型的寅吃卯糧的行為,還是一種仗勢吸納資本市場財富的行為。
通過國泰君安等券商的高薪事件,我們看到的是大型券商靠天吃飯與靠體量優勢吃飯的貧弱的競爭力,而不是高薪的道德問題。如果他們有足夠的贏利能力,好吧,高薪就高薪,高薪養創造利潤的人才,誰也不會說半個不字。問題是,在我國的金融機構、證券公司領取高薪者,真的是板上釘釘的人才嗎?
至于以依法繳納稅費作為具有高度責任感的論據,就是沒有犯法即為道德高尚一樣,屬于戲弄大家的智商,不值一提。
最有說服力、最重要的辯護來自于技術數據。國泰君安表示,2008年全年預提薪酬費用總額32億元,是根據公司歷年報的經營業績、按照董事會通過的薪酬方案計提的未經審計的數據。“計提”和“發放”是兩個不同的概念,2008年底的應付職工薪酬總額由歷年節余、當年計提和當年發放三部分組成,證券行業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為長遠發展,券商薪酬政策普遍實行以豐補欠原則。計提的薪酬總額是根據董事會的規定,必須留出一部分用于長期激勵、風險準備、以豐補欠和其他福利,而不是當年計提就當年發放。
我們承認如下幾點:當年計提確實未必當年發放;按照利潤與基數如此計提也是常態,并不違反會計準則;從前兩年的薪酬發放數字看,國泰君安不是肥貓的典型;做為國有控股的大型券商,在財政部、證監部門對金融機構高管高薪虎視眈眈之際,政治不正確地頂風作案,恐怕也不是國泰君安所為。
不顧反對意見,國泰君安執意大幅計提,顯然不是為了吸引眼球,應該有更加深遠的目的。此前,市場一再注意到國泰君安雄偉的上市計劃,第二大股東匯金的減持紛紛攘攘,國泰君安的計提是否與未來的贏利規劃、是否與上市計劃暗通款曲?
所謂百萬年薪當然不可能真正落入個人腰包,不過,這不應妨礙各方反省中國金融機構的薪酬激勵與會計準則的漏洞,就像馬明哲先生6800萬元沒有全部落入腰包,不妨礙我們對平安薪酬體制的檢討一樣。國泰君安應該慶幸自己有機會成為反思的對象,這樣才能養成尊重市場的習慣。國泰君安的計提尚未經過審計,如何發放需要董事會薪酬委員會批準,這是檢驗券商的公司治理制度的大好時機,看這些制度是虛擬的,還是真正的堤壩。
國泰君安高薪事件之所以點燃投資者的怒火,是基于對銀行、大型券商等機構業已存在的信任危機——市場與行政不分,壟斷與競爭不分,而絕不僅僅因為他們多計提了三五斗。
注:今天兩篇全部關于薪酬,說實話,國企壟斷企業的薪酬體制改革有時令人絕望,不是徹底轉向計劃,就是自肥,吃力不討好的薪酬體制,說明這樣的公司形式就有問題。
國泰君安當然窩火,沒有吃到羊肉反惹了一身腥,事實上,今年這些券商還降了薪。只能說,這種會計報表做出來是日后用的,以前見怪不怪,現在成了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