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年關將至,年終獎又成為網上熱聊的話題,各種數字滿天飛,多得讓人羨慕嫉妒恨者有之,少得讓人心生同情者亦不少。梳理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數據不難發現,對年終獎影響最大的仍是勞動者從事的行業,學歷、社會地位或職務高低影響相對較小。記者調查發現,大學教授不如銀行新人、公務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現象,司空見慣。(12月22日中國新聞網)
西安晚報:滿城盡待年終獎?
年終獎里固然可以窺得行業收入差距的現狀,卻也是一紙檢驗企業績效成果乃至企業文化、契約精神的試紙。企業賺了錢,年底給員工包一個厚紅包做年終獎,既是穩定軍心、激發斗志之舉,也算是一筆情感投資――不僅讓人來年有個盼頭,也讓人從企業的財富回饋中,用“雙贏互惠”打通了企業與員工內心互通的一扇門――這才是真正抵達內心的企業精神與文化。
武漢晚報:怎么看待年終獎曬出“羨慕嫉妒恨”
總有那么一些年終獎讓人感覺有點不舒服。比切說一些國企,前幾天還在說巨虧,這幾天便開始大把大把地給高管和員工們發年終獎,普通公眾自然看不過眼。因為在成本和利潤還是一筆糊涂賬的情況下,巨虧多半是這些國企的自說自話―――這邊要來了巨額的補貼,或者是剛剛漲完價,那邊便把這筆錢的一部分用福利、年終獎的方式裝進腰包,我們自然會問,“憑什么呀”?
西安晚報:年終獎不妨先透明起來
說這些似乎有點“不合時宜”,因為年終獎原本是個很歡樂的話題:你說說,我聽聽,感嘆一下,元旦和春節也就過去了。年終獎這些“羨慕嫉妒恨”之外的話題,事實上我們在關注三公開支等問題時,說過了很多遍,再說一遍不過是“舊事重提”。“嘮叨”的目的更多是懷有期望:等到國企成本利潤透明的時候,等到財產申報落地的時候,再說年終獎的話題,我們就會心理平衡很多――單位有好壞,能力有大小,你拿的多我祝福你,來年我更努力便是。
紅網:拿什么拯救我們的年終獎
“屁股決定腰包”,這是有關各行業年終獎差異的最新論斷。雖說年終獎是每個公司一年中的最后一輪大猜想,也不管你拿到的年終獎是現金還是饅頭,但“沒拿到年終獎的痛苦都大體相似,拿到年終獎的幸福,卻各有各的不同”。有統計數據就顯示,年終獎分配中,金融、證券、電力、通信、地產、能源等行業明顯高于其他行業,而在企業性質上,外企、國企、民營企業的年終獎差別也不小。
工人日報:高額年終獎緣何讓人“羨慕嫉妒恨”
“年終獎27個月工資”真正惹人“羨慕嫉妒恨”的,并不只是表面的獎金數字,而是其背后的收入與實際貢獻、勞動之間不符的分配現實,以及“屁股決定腰包”,而不是“才干勤勞決定腰包”的分配體系。
千龍網:年終獎落差大 收入分配改革當提速
在某些不思進取的壟斷行業中,企業的經營模式是在壟斷的態勢下穩收厚利,企業文化則以贏利為最主要的訴求,不重視客戶體驗。在收益分配上,他們把相當一部分利潤以各種方式發放給本系統員工,不但高管們領取“天價薪酬”,就連普通工作人員也拿著遠超社會平均水平的工資。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做法是把全民共有的財富分給了壟斷行業的所有員工,是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行為。壟斷本來就與市場規律相悖,即使國家出于戰略考慮,需要保留一些巨無霸企業,其利潤也不該輕率地、過多地分給這些行業的從業者。
齊魯晚報:年終獎戳中了貧富差距過大的痛處
做大財富“蛋糕”容易,分好“蛋糕”很難。這是社會轉型的時代之痛。毋庸諱言,在從“先富起來”到“共同富裕”的發展進程中,出現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一汽的年終獎雖然高得令人咋舌,公眾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汽車行業是個開放的競爭性行業。公眾不能容忍的是一些國有企業靠壟斷地位獲利,上繳國家的少,分給自己的多。目前,民眾正期盼調整分配關系的政策能夠不斷出臺,但是要想根本扭轉這種貧富差距過大的格局依然任重道遠。
CE編后語:
我們眼紅年終獎,實際是為社會財富分配不公而鳴。促進分配公平的辦法有不少:公開國企成本利潤細項目,完善單位財產申報制度,約束壟斷行業的分肥行為......值得思考的是,這些辦法年年說,卻年年沒有實施。因為一旦實施就會遭遇重重阻力,涉及背后某些深厚的利益群體。想要破解財富分配不公的困局,沒有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