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聽電話咨詢時,碰到了一個特殊的客戶。
說他特殊,是因為我們之間洽談顧問許久了,但總是因為他們老總不屑于規范勞動關系管理,認為現有操作若干年也沒有出事,拒絕批準,所以一直沒能協商一致。
但在那天的電話中,這個客戶卻說,我們的合作有眉目了。
這讓我感到非常詫異,一問才知道,原來他們公司的客戶最近給他們發來通知,說要審核他們的勞動用工情況,看是否符合國際勞工標準,如果符合,他們就會繼續合作;如果不符合,他們可能就會終止合作。
而經過他們自己初步分析,發現他們現有的勞動用工情況,遠遠低于國際勞工標準,所以他們老總現在正在為這個幾千萬的單子發愁呢。
無獨有偶,我們魏老師在成都上課時,碰到了另外一家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者,也說到了類似的問題,說是客戶要審核該單位的勞動用工情況,如果低于國際勞動標準,將會取消合作。
自從中國加入WTO以來,中國勞動力資源方面的絕對優勢一直讓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所不爽。勞動力成本的低廉,使得中國產品的價格在國際市場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中國產品一旦涌入發達國家,必然會因其價格上的優勢,而造成這些國家市場,尤其是制造業市場的大量失業、工廠倒閉和出口能力的下降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這種情況引起了發達國家的重視。于是,這些發達國家利用其在WTO的優勢,開始極力推進國際勞工標準納入WTO框架,以此來緩解其國內用工問題的壓力。
在這種背景下,雖然國際勞工標準還未正式納入WTO框架,但是各國的許多廠商已經開始將勞工權利與訂單掛鉤,就近些年的趨勢看,不符合這一標準的供應方一般難以得到訂單。一些知名的公司,如AVON、WALMART、DISNEY等都紛紛采用SA8000(即社會責任標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國際勞工標準)這一新的評估供應方的標準。
國際競爭的需求,決定著企業未來的政策方向。好多企業因此而開始重視企業的用工管理。
所謂亡羊補牢,猶未晚矣。趁著《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企業應當積極面對法律的要求,規范企業的勞動關系管理,從而實現與國際標準的接軌。
但是,實際卻往往不盡如人意。近期業內又傳出了福建中石油“工齡門”事件。好像國內的企業都已經習慣了在法律頭上動土,時不時打打法律的擦邊球,挑戰一下法律的權威。這些企業如果不改變觀念,將注定成為國際競爭中的失敗者。
市場競爭,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國際大環境的變化,敦促我們的企業要改變觀念,迎頭而上,盡快規范我們的用工,以期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
-中人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