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青年學生成才進步。全市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真情關懷,上下聯動、密切配合,把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作為當前首要任務來抓,努力幫助每一位大學畢業生實現就業。
一、把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作為一件大事抓在手中
大學畢業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使他們充分地實現就業,是黨和政府應盡的責任。尤其從當前來看,做好這項工作,意義非常重大。
首先,從就業形勢來看,這是一個特殊的時期。今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給社會就業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就業形勢十分嚴峻,主要表現是三個方面:一是就業需求增加。因為我們現在正是處于就業人口的高峰期,其需求的增長一直是處于高平臺,加上我們長沙作為湖南的省會,一些外出務工、沒有找到就業崗位的農民返鄉就業、滯留長沙的現象比較普遍,使得需求的市場更加飽和。二是崗位供給減少。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一些企業因為市場的影響減產或者停產,再加上這些年隨著技術改造的不斷推進,生產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直接減少了就業崗位的供給。三是結構矛盾突出。這既有需求結構矛盾,也有能力結構矛盾,給我們大學畢業生實現充分就業帶來了諸多影響,增加了不少困難。特殊時期,需要我們給予特殊的幫助來促進大學畢業生實現就業。
第二,從就業對象來看,這是一大特殊的群體。促進大學畢業生實現就業,既牽動著千家萬戶,又影響著千秋萬代。一方面,大學畢業生既承載著家庭的希望,又關系著民族的未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一直是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也是學生家長十分關心的問題。把促進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抓好了,不僅解決了我們這些家庭最直接、最現實的困難,而且也為社會的和諧穩定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我們的大學畢業生經過多年的培養教育,掌握了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具備了較強社會就業能力,是我們長沙建設發展的生力軍。使這批學生學有所用、才有所展、創業進步、奉獻社會,既關系學生個人價值的實現,也承載長沙未來發展的希望。
第三,從就業影響來看,這是一份特殊的責任。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既關系到個人的尊嚴,也影響著教育的未來。如果大學生畢業以后,長期得不到就業,不僅會讓他們增加經濟壓力、背上沉重包袱,而且也會使他們失去自信、損害自尊,甚至還可能引發對教育的悲觀預期和對社會的不滿情緒。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歷來是檢驗和評價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尺度,也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對教育的認同和支持。因此,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是我們肩負的一份特殊責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首要任務。
二、把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作為一件實事用心辦好
幫助和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社會、學校、政府都要齊抓共管、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真正把它作為一件實事用心辦好。
1.要幫助端正就業觀念。前幾天我到長沙學院和一些學生就就業問題進行了座談交流,從總體上來看,我們學生的就業觀念是理性的,就業預期是恰當的。但言談中我也感覺到,大學畢業生就業既要解決無業可就的問題,也要重視有業不就的問題,幫助轉變就業觀念仍然是我們大家特別是高校要注重做好的一項工作。現在一些學生在職業取向上重白領輕藍領、在工作去向上重城市輕農村、在崗位傾向上重機關輕基層。因此,要認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一是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間萬象、人生百態,給我們每一個人觀察世界、融入社會提供了客觀標準和思想接口,有的人和事能夠喚起人們的自尊,有的人和事會招致人家的非議,怎么來看待,這就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幫助我們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顯得尤為重要、非常迫切。多年來封建社會遺留的“學而優則仕”,深深地影響了我們,尤其是在我們中部地區,“官本”意識更加根深蒂固,一下要沖破這種束縛,矯正價值取向,還真不容易,需要有個過程。但是,我們必須正確引導,要幫助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追求和人生目標。要使他們認識到,只有把自己事業的成功與崗位的選擇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地實現自己的價值和目標。我們追求的不應該是為了“做官”,而應該是為了“做事”,使自己的價值在實踐中閃光,使自己的價值在創業中升華,成為一個對人民、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二是要樹立正確的成才觀。事業成功,奮斗成才,既是我們學生的追求,也是廣大家長的期望。成才的路徑在哪里?就在實踐。我們的學生通過這些年的學習,積累了豐富的書本知識,但是要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資本知識,必須經受實踐的磨煉,必須通過實踐來豐富。古人經常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既是一個沒有邊界的大課堂,又是一門深奧無比的大學問。到基層去、到企業去、到農村去,可以使我們實踐的空間更大、實踐的舞臺更廣,更加有利于我們青年學生的實踐、成長。三是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人選擇職業,同時職業也選擇人;人選擇崗位,同樣崗位也選擇人。作為大學生來講,我們要調整就業預期,使自己的就業愿望與就業需求很好地統一起來。要打破過去一次分配決定終身的觀念,把就業作起點,把創業作目標,真正做到先就業后擇業,在就業中積累知識,在創業中增長才干。那天長沙學院的學生同我談到,多一份經歷會多一份經驗,我是非常贊同的。在基層先干上幾年,既對了解社會、熟悉基層很有幫助,也對豐富閱歷、增長才干非常必要。所以我們各級黨委、政府和學校,首先要注意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就是要幫助轉變就業觀念。
2.要廣泛開辟就業渠道。要始終堅持“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來開辟就業渠道、提供就業援助、創造就業條件、實現就業愿望。一是鼓勵企業吸納大學生就業。最近市委、市政府出臺的政策文件,對鼓勵企業吸納大學生就業有特殊的政策:銀行貸款有優待,不僅從額度上要放寬,而且在利息上有補貼;社會保障有優惠,對于吸納安置大學畢業生在10人以上,按照企業用工的不同比例,給予不同標準的社會保障基金的補助,為企業降低了因用工增加而帶來的社會保障支付成本;項目申報有優先,對一些高新技術企業安置大學畢業生達到一定比例和要求的,在專項投資和項目立項上都有支持。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希望我們的企業也要盡社會責任,為大學生著想,助大學生就業,這也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二是單位用人優先大學生就業。對事業單位的招聘、用人,我們都有比例要求。有的是要留出崗位的30%,有的是要留出崗位的50%,必須要面向大學生、選用大學生、安置大學生。三是開發崗位招收大學生就業。現在我們崗位開發的潛力很大,尤其是農村鄉村、城市街道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可成為我們吸納和安置大學畢業生的一個重要渠道。到農村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到社區從事法律援助、社保服務和公共服務等等,這些崗位開發的空間都不小。而且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去、到社區去,我們還有政策支持,如在招考上有加分,現在雖然不是公務員,將來參加公務員考試國家有統一的加分標準,市里事業單位的招考我們規定在基層工作兩年以上的加10分;在待遇上有保障,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去、到社區去,如果工資收入低于1000元,市、縣財政要給予支持,保證待遇;在生活上有補貼,特別是對到農村去的,每人每月另給200元交通生活補貼。我們就是要通過這些辦法來開發崗位,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服務。
3.要認真落實就業政策。今年以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大學生就業的政策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政策。這些政策覆蓋面寬、操作性強、含金量高。但是知曉率有多少,落實得怎么樣?我到大學里面作了一些調查,可以說我們有的部門還不明了,我們有的院校還不明了,我們有的學生還不明了,這些政策現在還懸在空中、沒有落實。在這方面要抓好三項工作。一是要抓好宣傳解讀。對這些政策我們要進行解讀,特別是我們的相關部門和學校,要熟知、要了解,要當好宣傳員。我主持了市里兩個文件的起草和討論,可以說每一條都過手了幾遍,但還是有好多記不住。因此我們各個部門、學校都要共同負責,做好政策的宣傳解讀。我們的新聞部門,要通過最簡便、最通俗、最直觀的方式,使這些政策能夠被學生所了解、被社會所知悉。二是要抓好責任分解。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不僅要有明確的政策,而且要有嚴格的責任。這些責任怎么分解,怎么落實,我們各級政府一定要注意抓好。我在同長沙學院學生座談時,有一個旅游管理系的學生非常不錯,自主創業,聯系幾個同學開了個公司。他向我反映,在辦理工商執照、稅務登記的時候,到處碰壁,還被人所騙。本來我們政策規定大學生創業工商登記是免費的、稅務登記是免費的、資金注冊是靈活的,但是人家不知道去哪里辦。最后就找了個社會中介,出了5000元代理費。同志們,這些學生的5000元來得不容易啊,而且這些學生的家長為了自己的子女完成學業也是含辛茹苦。這個中介拿了人家5000元,最后手續還是沒有辦好。所以這件事,我們各個部門都要負起責任。我現在在這里就要宣布一條,凡是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企業登記,都到我們長沙市政府的政務大廳里來辦理,在一個廳里面一次完成,我們工商、稅務等相關部門,都要設立一個專門為大學生自主創業辦理各種手續、登記、權證的工作臺,任何中介組織一律不準搞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所謂代辦服務。三是要抓好督促檢查。對于這些政策,這次會議以后,請我們各個部門都要按照責任分工抓好落實,做到不折不扣。下個月,不但要對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執行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督查,而且要請我們的大學生對相關部門的服務工作進行一次公開的評議,多角度、多層面地看看這個政策落實了沒有、這些服務到位了沒有、這項工作做好了沒有。
4.要切實強化就業服務。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這是政府各級部門的責任所系。各個部門一定要積極履行職責,滿腔熱情、主動服務,做到“三個強化”。一是要強化信息服務。要加強勞動就業市場信息的互通和資源的共享,相關部門要根據各自的職責和職能,與企業和其他用工單位一起,舉辦不同類型的用工招聘會,為我們的大學畢業生就業提供好信息服務。這方面的工作,我們不少單位的工作做得很好,有關部門今年以來和企業聯手,先后組織了十幾場專業招聘,也一直得到了省勞動廳、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 我們要把專業招聘、網絡招聘和其他方式的招聘結合起來,真正做到資源共享,使就業的市場能夠連接到我們每一個學生,使信息資源真正為我們每一個學生和家長共享、共用。二是要強化培訓服務。由于我們大學畢業生學的專業不同,與實現就業的能力要求存在差異,所以在離校之前進行見習培訓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在出臺政策規定的時候,就明確了支持學校和企業開展見習培訓和技能實訓,并且對見習實訓期間一般見習人員提供每人每月400元的生活補貼,對符合條件的零就業家庭大學畢業生、登記失業一年以上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和殘疾大學畢業生提供每人每月600元的生活補貼,既不增加企業、學校的壓力,也不增加學生家庭的負擔,都由政府來買單。我們已經決定,今年先抓好30個見習基地,見習的人次要在3000以上。三是要強化援助服務。我們的初次就業歷來是不可能達到100%的,因此,對在一定時間內沒有實現就業的大學畢業生,要提供援助服務。重點是要落實“一先三保”的政策。“一先”,即是允許大學畢業生在長沙先落戶、后就業。我們的大學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不是包袱而是財富。所以對于大學畢業生落戶我們要放開,允許先落戶、后就業。“三保”,即對在長沙落戶還沒有實現就業的大學畢業生提供生活保障,憑“三證一簿”到勞動部門登記就可以享受;提供醫療保障,落戶以后統一加入城市居民的醫療保險;提供住房保障,就是按照廉租房的政策規定給予160元/月的廉租住房補貼。而且我們的政策規定不僅僅是限于長沙籍的學生,還包括外地的學生。我們希望并歡迎更多的大學畢業生留在長沙、扎根長沙,與長沙共奮進,與長沙同發展。
三、把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作為一件要事統籌推進
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是我們各級黨委、政府當前的首要任務,各個部門一定要從全局出發,共同努力,切實抓好。做好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工作,還要做到“三個結合”。
一是要與鼓勵自主創業結合起來。去年以來,我們提出了創業富民的口號,并且把打造創業之都作為長沙的城市定位,出臺了相關政策。今年針對大學生就業這一現實,就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又出臺了專門文件。在創業中成就夢想,在創業中收獲人生,在創業中奉獻社會,這應該成為當代大學生的正確選擇。讓大學生在創業中感受到政府的溫暖,感受到社會的關懷,這也是我們的責任所在。要積極支持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真正做到從尋找崗位到創造崗位的轉變,從被動就業到主動創業的轉變。我們高校要做好創業教育、提供創業幫助。各級黨委、政府要提供四個方面的政策支持:一是提供小額貸款。根據初始創業的需要,提供小額貸款、小額貸款的擔保和貼息,貸款額度最高的可達200萬元。二是提供用房補貼。對入駐大學生創業基地的,減免經營用房租金,第一年每月900元、第二年每月700元、第三年每月500元。三是提供創業優惠。創業初始三年期間,營業稅和所得稅全免,如果企業成長性好,特別是科技企業還需要繼續扶持的,我們還可以延長兩年。四是提供項目支持。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自主創業項目,在產業政策上給予重點扶持。同時,我們長沙廣電中心還開辟了一個“創業大本營”的電視欄目,有創業名師指點,有創業政策宣傳,有創業服務跟進,為大學生指導創業的路徑,幫大學生達到理想的彼岸。
二是要與加強人才儲備結合起來。一個城市的發展,一個產業的振興,人力資源是最寶貴的資源,人才優勢是最可貴的優勢。當前我們一方面要看到,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困難現實,另一方面,我們要看到攬儲人才的難得機遇。所以在這個時候要特別注意加強人才的儲備,要把促進學生就業與加強人才儲備結合起來。儲備了人才就儲備了優勢,儲備了人才就儲備了后勁,儲備了人才就儲備了未來。最近市里還將專門就人才儲備制定一個三年行動計劃,根據不同的人才需求和人才結構,按照黨委、政府牽頭,政策鼓勵引導,用人單位自愿,程序規范統一的原則,選拔和儲備一批人才。我們不僅面向全省、還要面向全國的大學畢業生來攬儲人才,采取先儲后用、先進后出的方式,積累人才資源,形成人才優勢,攬儲天下人才,成就長沙夢想。如果我們這個城市大學生的比例能再提高,大學生的作用能更強化,這就是長沙發展與進步的希望所在、優勢所在、力量所在。作為一個省會城市,我們的城市品位、城市實力、城市形象也會有一個較大的改善。
三是要與優化教育結構結合起來。隨著就業市場的變化,對我們的教育結構優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要圍繞怎么突出社會需求來優化教育結構、突出辦學特色來優化教育結構、突出實踐能力來優化教育結構。這段時間我在幾所高校和大學生一起座談時,他們都談到了這個問題。有的學生提出來,從進入高校的那天開始,就要著力于創業教育和能力培養。我們要遵循教育規律,根據市場需求來優化教育結構。同時,在老師怎么來指導就業、學校怎么來服務就業等方面,也應進行積極探索,開辟途徑,創造特色。只有這樣,我們大學生走出校門、邁向社會,才會適應得更快、成長得更好。
(此文系根據作者2009年5月12日在全市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錄音整理)
編輯: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