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報訊】(記者 楊麗萍 實習生 方曉淳)昨天,市勞動保障局向社會公布了2009年度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受金融危機影響,與上年度相比,今年度我市工資指導價位呈下降態勢,價位平均數為2750元/月,比上年度的2860元/月下降了3.8%,為11年來首次下降。同時,職工收入差距繼續縮小,金融業總體收入水平仍居各行業之首。
工資指導價平均數為2750元/月
我市從1999年開始建立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制度,歷年來定期向社會公布我市當年度的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指導價位按高位數、中位數、低位數和平均數形式公布。企業經濟效益較好可參考工資指導價位的高位數價位;經濟效益一般可參考中位數的價位;經濟效益較差可參考低位數價位,但企業確定的工資標準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
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從總體上看,今年度工資指導價位高位數、中位數、低位數及平均數分別為:23700元/月、2460元/月、1102元/月、2750元/月,分別比上年度下降了8.5%、3.9%和3.8%,但低位數比上年度的1030元/月增長了7%。
市勞動保障局工資福利處處長吳立勇認為,高位數、中位數下降,而低位數上漲充分說明政府控制高收入、保證低收入的工資調控政策已見成效,“金融危機下,為了有效地緩解金融危機對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的沖擊,政府加強了調控力度,比如去年我們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特區內由850元每月上調到1000元每月,特區外由750元每月上調至900元每月,同時在企業推廣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從而保障低工資勞動者的工資收入。”
工資差距繼續縮小
今年的工資指導價位公布了農林牧漁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等18個行業的工資水平。
我市總體的工資差距由去年的25倍繼續縮小為21.5倍,工資差距最大的行業是金融業,高位數月薪為36190元,低位數月薪為1800元,工資差距達到20.1倍,工資差距最小的行業是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高位數月薪為12800元,低位數月薪為1200元,工資差距僅為10.6倍。
金融業收入仍最高,但同比降幅超三成
行業工資水平最高的為金融業,平均工資達到5300元/月,其次為房地產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分別達到3752元/月和3710元/月。行業工資水平最低的為農林牧漁業,平均工資僅2100元/月,其次為居民服務業和制造業,平均工資分別為2130元/月和2145元/月。
金融業近年來一直是“最能賺錢”的行業,但受金融危機影響,金融業今年總體收入水平比上年度大大“縮水”。平均月薪從去年的7785元降低為今年的5300元,降幅超過30%。與之相反,較低收入行業的薪水有所上漲:去年收入最低的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平均月收入為1996元,而今年則達2130元;另外,制造業去年平均月收入2010元,今年則為2145元。
航空運輸飛行服務員收入高
今年的工資指導價位覆蓋面為歷年之最,涉及的工種達到了566個,分職業技能等級的技能類工種有57個,分各種經濟類型的工種有73個,比上一年度均有所增加。同時,還發布了《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工資指導價位(2009年)》,涉及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五個職業資格等級的職業技能工種達57個,為全省最多。
從分工種工資指導價位看,平均收入水平最高的前5個職位依次是:航空運輸飛行服務員、企業董事、證券交易員、企業經理、律師,工資指導價平均數分別為19650元/月、13633元/月、12186元/月、11195元/月、10860元/月;但從工資指導價高位數看,排名前5位的職位依次是航空運輸飛行服務員、律師、通信工程技術人員、企業董事、證券交易員和證券發行員,工資指導價高位數分別為72000元/月、60000元/月、40000元/月、36000元/月、36000元/月。
企業加薪最高可達21%
【本報訊】(記者 楊麗萍)記者昨天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獲悉,我市企業調薪仍可參照廣東省2008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執行,工資指導線基準線為15%,上線為21%,下線為5.5%,這意味著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工資增長最高可達21%。
企業應該依照廣東省公布的工資指導線,結合本企業的實際,確定本企業人均工資增長水平。生產經營正常、經濟效益增長的企業,上年人均工資為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80%以上2倍以內的,工資增長幅度可按基準線確定;上年度人均工資為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倍以上的,工資增長幅度應低于基準線;人均工資低于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80%的,工資增長可在基準線與上線之間的幅度內確定。
經濟效益好、支付能力強的競爭性企業,可以按工資指導線的上線確定職工人均工資的增長。生產經營尚屬正常、但經濟效益增長緩慢的企業,可按不低于下線的標準安排職工工資增長。經濟效益下降幅度較大或虧損的企業,經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協商同意,可以按下線安排職工工資增長,但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能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另外,各類企業在確定本企業工資增長時,應當著力提高工資水平偏低的生產一線職工的工資水平。對工資水平低于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或兩年以上不增長以及工資增長緩慢的生產一線職工,要予以傾斜。生產一線職工平均工資水平不增長的企業,經營者工資不得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