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
近日,開廠18年的老牌企業東莞德英電子通訊設備有限公司(下稱“東莞德英”)倒閉。因員工擔心拿不到補償金,連續幾日與廠方僵持不下。
如今,在多方努力下,員工終于同意通過法律途徑解決補償事宜,形勢終于有所緩和。
老牌企業窮途末路
東莞德英公司成立于1993年,由莞城街道下屬東莞服飾有限公司與香港德英電子通訊有限公司(下稱“香港德英”)合資建立,主要生產嬰兒監察器及通訊器材。香港德英擁有悠久生產及管理經驗,其產品是世界上同類產品的佼佼者。
作為在莞多年的老牌企業,東莞德英在2000年-2003年鼎盛時期,產值數億元,為飛利浦等企業代工,擁有員工約3000人。
近年來,由于經營不善,東莞德英拖欠供應商款額巨大無力償還,資不抵債,于上周四倒閉。
德英公司尚未向830余名在職員工發放2月、3月工資。在宣布倒閉后,公司承諾發放所欠工資,并于倒閉第二天開始發放。
補償金牽動員工心
對東莞德英的突然倒閉,大多數員工并不意外。有員工說:“工廠近來一直效益不好,倒閉前一天又放假一天,當時我們就感覺會有事,但沒想到這么快。”
按法律規定,倒閉企業應當向員工給付經濟補償金,參照工齡、平均工資等要素核算。對此,東莞德英遲遲未給出明確承諾。
18年來,德英廠擁有多名老員工。有員工說:“我們這里有18年工齡的人有9個,近10年工齡的有五六十個。”
有員工初步估算,擁有10多年工齡的老員工應該拿到五六萬元的賠償金。
員工們對能否及何時拿到補償,感到擔憂。根據以往經驗,若將勞動補償事宜勞動仲裁,等待法院變賣廠方資產,這往往需要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員工們覺得,長期等待有可能夜長夢多。
于是,一些工人等不及3天公示期結束,便在交涉中與廠方僵持不下。
合資方為何不能給錢?
有員工認為,東莞德英倒閉了,但其合資方東莞服飾有限公司仍在,該服飾公司就應給付其經濟補償金,不必等待勞動仲裁。
對此,東莞德英公司子公司的中方代表潘廠長說,按常規,拖欠的工資及應該支付的經濟補償,都應該在勞動仲裁后支付。但在工人的交涉下,政府令東莞服飾公司墊付了欠薪,這對服飾公司構成較大壓力,“把老底都賠光了”。再讓服飾公司墊付幾百萬元的經濟補償金已不可能。也不可能讓政府出錢,因為“那是納稅人的錢”。
潘廠長道出的另一個隱憂是:如果這個廠可以不走法律程序,那以后類似情況,是否都可以仿效這個先例呢?
回歸法律途經
但潘廠長說的這些內情,工人是不知道的。他們只覺得“勞動部門含糊其辭”,更想以最快的速度拿到補償金。
好在,經多方調解,工人現已同意走勞動仲裁這條路了。
昨日,廣東某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律師確認,東莞德英員工已聘請他為代理律師,處理補償事宜。他正著手準備材料,擬將事件提請勞動仲裁。
盡管形勢緩和了,但張勇仍有一絲無奈。他說:“從人情上講,這些人為工廠付出了這么多年,很不容易。按照以前的案例,是可以通過協商得到補償的。”
他說,目前東莞德英公司的資產清算形勢并不明朗,工人可能還要擔憂一段時間。
等待補償金的黎先生在德英廠干了18年。他從18歲進時,還是個毛頭小伙子。現在,他成了車間組長,已為人父人夫。
他說:“我把青春都奉獻給了這個廠。現在突然說沒就沒了,那種感覺就像人生突然變空了一樣,沒有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