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記者 周正陽
2013年第一季度招聘高峰將至。今年應屆大專本科生的就業形勢如何?在日前就業招聘網站前程無憂發布的就業報告中,大多數據和信息均指向“飄紅”。在針對24254家雇主的調查中,約35%的雇主計劃于第一季度增加畢業生的招聘量,而這些雇主,又大多是來自中小企業,而并非那些傳統意義上的“名企”。中小企業紛紛亮出誘人的起薪待遇,意在與那些享有平臺優勢的大企業搶奪優質“生源”。中小企業拋給應屆畢業生的“高薪”蛋糕,相較于當年對應屆生“好高騖遠”的指責簡直是大轉彎。畢業生在“薪資”上的訴求得到了更大限度的滿足,這是否意味著經過漫長的金融風暴后,應屆生的就業“春天”已然來臨?而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在招聘數量上的此消彼長,又披露了哪些新的職場格局?
01 全國普遍提薪留才,深圳薪酬優勢銳減
據前程無憂的調查結果,校園招聘的職位中銷售(業務)類占到四分之一,客戶服務類職位21 .6%,業績的要求和技能的標準超過2012年水平。中小民營企業提供給畢業生的薪酬增長幅度(普遍在10%~15%)已經超過了跨國公司和國營企業。前程無憂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告訴南都記者:“由于市場增長放緩,跨國企業和國營企業針對2013年畢業生的招聘量低于2012年,因原薪酬水平較高,大公司的薪酬增長缺乏動力,甚至相當數量的企業無漲薪。小民營企業因為人力資源管理手段單一,又缺乏中長期規劃,只能通過薪酬這唯一杠桿吸引畢業生,但很多畢業生寧可去低薪的知名企業,皆因知名企業的光環效應及發展后勁。”
但這種全國范圍的中小企業“漲薪”行動,卻似乎并未在深圳掀起較大波瀾。據深圳羅湖人才大市場項目部總監劉飛透露,自今年2月以來,深圳將最低工資標準調升至1600元這個“全國最高標準”后,大多數企業中各級職位的薪資等級均依次遞增,但這種增幅卻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企業內部崗位漲薪了,招聘應屆生的崗位也相應提高了起薪門檻,但是,這種增長幅度是十分有限的有些崗位原來2000-3000元/月,現在也只不過漲到了2200-3200元/月而已。而諷刺的是,這些薪水僅僅比內地三線城市同類崗位高出幾百塊而已,按照物價、房價等綜合分析,遠不如折返內地性價比更高。因此,深圳吸引優質應屆畢業生的"薪酬優勢"和"平臺粘性"正在被削弱,致使很多應屆生回流內地。”
深圳的另一個“人才危機”是應屆生的高度流動性和不確定性。中小企業的“高薪養才”究竟是能高效集結優質應屆生的功用,抑或是“為他人作嫁衣”?在劉飛看來,深圳的畢業生構成比較復雜,除了傳統高校、職校的畢業生之外,還有大量的“海歸”或具有相關涉洋背景的新派年輕群體。“這群以"90后"為主力的求職隊伍跳槽頻率遠高于"80后",迫使一些平臺較弱的中小企業不得不打出高薪旗號吸引高材生。但這種暫時性之舉是否又能真正抵消大企業的平臺優勢?這是未知數,于中小企業本身的人才梯隊建設而言,也擔負了很多風險。”
但中小企業與大型名企之間的“奪才”大戰,所折射出的,正是當下就業形勢的更新和變遷。“過去的就業市場中,企業是強勢方,并可聯合起來塑造打壓應屆生的輿論"畢業生不要好高騖遠"、"畢業生怎能半年就跳槽"、"畢業生憑什么剛進來就拿高工資"之類的負面說法在當時極其盛行,如今,企業在物價、當下工資平均指數、"90后"就業心理等各個方面綜合考量,終于調整了招人的態度和策略,"9 0后"求職中的一些"不靠譜"、"不負責"心理也得到了較大的包容。這是雇傭雙方經過多年磨合,才形成的一種新的博弈狀態。”深圳資深人力資源總監陳華武如是說。
02“求穩”心態加深,深圳畢業生未必適應風險高薪崗位
中小企業開出的高薪價碼是否對深圳的畢業生們形成了足夠的誘惑力?南都記者采訪了解到,雖然中小企業開出了動輒6000元以上的高起薪,但這些崗位大多集中在銷售、營銷、業務等比較“動蕩”的位置上,并不是很切中應屆生的心意。正如深圳大學新聞學院畢業生何韻紅所說:“雖然不少崗位都標價很高,但實際上是風險高薪,一些職位也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職位"。”
南都記者走訪深圳各大人才市場、就業招聘機構看到,不少營銷類崗位起薪確實在5000-6000元/月甚至更高,但往往并沒有設置學歷門檻,而傳統意義上的“穩定崗位”(技術類、行政類)則往往是低薪。手持簡歷在中南人才市場晃蕩了很久的深圳大學畢業生劉荷有些心灰:“有些崗位使我覺得自己的學識毫無用武之地,都是"拼體力、拼膽量、拼臉皮厚",拿到這樣的高薪O FFER,我并沒有什么成就感可言。”
而據深圳羅湖人才大市場提供的數據,在2013年春季招聘旺季中,每天進駐、設攤的企業多達500-600家,按照每家企業提供15-20個崗位計算,一場招聘會所提供的崗位至少10000以上。但在這10000多個崗位中,約有60%屬于“風險高薪”,在劉飛看來,這些風險崗位對剛剛從“讀書人”向“職場人”轉型的“90后”應屆生而言,未必能夠勝任。
因此,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高薪”崗位對于應屆生而言更像是懸浮于空中的大餅。“企業以"高薪"攬才,未必意味著應屆生的求職"春天",相反,它給應屆生帶來了新的求職挑戰。企業雖然包容了應屆生的流動性和高薪訴求,但隨之而來的代價,卻是縮短了應屆生的成長周期,使他們加入到更嚴苛的"搏殺型"崗位之中。以學識化為經濟效益的考驗比以往更大。”真愛俱樂部人力資源總監D EM Y如是說。
而劉飛也透露了一個“90后”畢業生的求職心結“求穩”。“現在不少應屆生的求職心理有些奇怪,闖勁、沖勁被磨平,他們有時寧可委身于低薪但舒適、無技術含量的穩定崗位,卻不愿投身到高薪風險崗位之中,他們"跳槽"并不出于對職業生涯的長遠考慮,而是向往"錢多工少",沒有"90"后應有的銳氣。這樣的心態,即使是真正的"求職春天"來臨,也未必能把握住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