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報 王玨磊
硬件黃金時代之后,連續錯過軟件革新、網絡革新、移動革新浪潮
曾經紅極一時的臺灣電子產業或正面臨全面衰退。宏碁、HTC相繼陷入虧損泥潭,兩家企業的創始人不得不復出重新掌舵。華碩公司雖未巨額虧損,但也日漸式微,影響力明顯下滑。只有仍堅持代工老本行的鴻海集團仍然堅挺。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近日一席話振聾發聵:在硬件的黃金時代之后,臺灣的IT企業卻連番錯過了軟件革命、網絡革命、移動革命。在美國談HP、DELL等硬件公司的時候,臺灣在談鴻海、臺積電,在美國進入Google、Facebook時代,臺灣還是在談那幾家公司。臺灣創業創新跟他一樣,“病了”。臺灣科技創新,是否已遭遇殤折,還是仍有復原機會?
「典型案例」
宏碁的“錯”:踩錯點 押錯寶
從高峰滑至低谷,宏碁只用了兩年。在PC的好年景,宏碁一度爬至全球第二大PC廠商的位置,但,隨著移動終端浪潮掀起,PC市場受到沖擊,宏碁首當其沖。2011年,宏碁全年虧損66億元新臺幣(約合2.23億美元)。2012年,宏碁嚴格控制成本,在前三個季度里都實現了盈利,但隨后第四季度提列無形資產損失,讓扭虧最終功虧一簣。2013年Q1,宏碁實現盈利,但Q2虧損3.43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0.7億元),第三季度更是大幅虧損新臺幣131億元(約合27億元人民幣)。
此等慘狀,讓現任掌舵者王振堂不得不引咎辭職,將于明年1月、6月分別卸任CEO、董事長職位,創始人施振榮將復出,重掌大局。
宏碁由盛轉衰,其實只犯了一宗“錯”,即踩錯了點,押錯了寶,沒能跟上PC轉型的節拍。而這一宗“錯”卻是致命的。
押錯寶從2009年開始。那一年,宏碁借助上網本,戰勝戴爾,成為全球第二大PC巨頭。其時,王振堂已預測到了移動終端的潛力,并進行布局,2008年收購了臺灣倚天手機,但他并未全力發展手機業務,而是把寶仍押在上網本身上。
上網本卻好景不長。2010年,蘋果公司推出iPad,平板電腦迅速崛起,上網本業務極速降至冰點。2011年第一季度,宏碁凈利潤同比下降10%,王振堂開始復興計劃,想在平板電腦市場分得一杯羹。然而,此時,智能手機市場日漸興旺。宏碁再度看走眼,其間雖嘗試手機業務,但始終沒有將其作為業務重點,再一次錯過機會。
“宏碁踩點都沒踩對,每一步都踏空了。上網本剛出來時,確實是一股潮流,但這時宏碁就沒有華碩聰明。華碩是發起上網本戰役的,但掙一票就走,這是對的,宏碁堅持做下去,就踏空了。很明顯,上網本一定會被平板電腦打垮。”戰國策首席分析師楊群對《IT時報》記者分析。
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暉明也告訴《IT時報》記者:“電子產品隨著技術的不斷變化,使用價值和功能在不斷演化,而企業如果在技術路徑上處理不好,有所偏離,在戰略節奏上把握不準,就很可能會出現困難。對宏碁來說,在移動互聯網浪潮中,顯然有所錯位和落后。”
HTC“病根”更為復雜
曾經的智能手機王者HTC在8年內從370億美元市值跌落到38億美元。今年第三季度,HTC更是遭遇了2002年以來的首季虧損。據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的數據,HTC的全球市場份額為2.6%,較兩年前的11.1%大幅下降。近日,HTC創始人王雪紅也挺身幕前,分擔了CEO周永明的部分營運職責,周永明則專心負責產品發展。也就是說,王雪紅將正式掌權。
相比宏碁,HTC的“病根”要復雜得多。王雪紅不止一次將HTC目前的糟糕現狀歸咎于品牌營銷的失策。對未來,王雪紅開出兩劑“藥方”:繼續加強營銷,同時更加注重大陸市場。
HTC一向不擅“吆喝”。一個例子是,當年HTC率先推出手機全景拍攝功能,領先蘋果七八個月。然而,在電視廣告中對這一點大肆宣揚的是蘋果,斬獲極豐,始作俑者HTC卻默默無聞。“我們和消費者的溝通有問題。”王雪紅承認。
“安靜而出色,謙卑且卓越”是HTC的核心價值觀,而在手機品牌營銷文化流行“瘋狂、激進”的時代,HTC的理念顯然太過溫和、保守。“當競爭對手都很激烈的時候,你一溫和,就掉下去了。”楊群稱。
數字也能說明一些問題。三星2012年全球廣告費用高達43.5億美元,是HTC的6倍之多,蘋果的花費也是HTC的將近4倍。
不過,HTC正在嘗試改變。今年年初,HTC更換CMO(市場總監)被認為是發起營銷反攻的信號,HTC今年的營銷預算提升了2.5倍,是有史以來投入最多的一年。前不久,HTC還花費重金,與《鋼鐵俠》扮演者小羅伯特·唐尼簽署了全球市場推廣協議。
HTC的另一個短板在中國大陸市場。雖然王雪紅不斷強調中國大陸市場對HTC很重要,但它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王雪紅對媒體表示,明年要拿下中國大陸高端智能手機市場20%的份額。
日前,HTC旗下首款大屏4G LTE智能手機HTC One MAX在中國大陸全球首發,這可以看作是HTC謀求復興的重要戰略轉移。
此外,HTC定價太高,也常為人詬病。HTC以高端手機為自身的“DNA”,產品價位也相應飚高,然而,消費者卻并不買賬,不少人認為其品牌影響力并不足以支撐高價。有渠道商即坦言,HTC應將自己放在中興、華為這一檔,而不應和蘋果、三星競爭。但,對未來的產品規劃,王雪紅稱還會堅持精品路線,重點放在高端,同時將在高端手機里的創新遷移到中端手機中,以提高中端手機的競爭力。
在楊群看來,HTC同樣存在沒踩準點的問題。“前兩年,安卓智能手機變成了硬件‘軍備競賽’,大家都找不到突破方向,結果三星推出大屏手機,成功突圍。現在,HTC推出5.9寸屏的One MAX,說明它醒悟了,但并不一定能獲得市場認可。”
優秀不行,非得卓越
雖然漸趨黯淡,但宏碁和HTC并無大錯,此乃業界另一種較為溫和的看法。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就告訴《IT時報》記者:“我不認為宏碁和HTC戰略上有什么重大失誤,我認為兩者還是非常優秀的,但在這個時代,優秀不行,非得卓越。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大家都提速了,你必須得打起200%的精神,否則就死了。”
業界普遍認為,王振堂錯失平板電腦機遇。但李易認為:“這也不怪他。在平板電腦上,全世界只有三個受益者:蘋果、三星和山寨。做成了是奇跡,做不成是常態,王振堂屬于后者。”
德國電信咨詢公司中國區高級顧問譚炎明認為,宏碁和HTC談不上有大的戰略失誤,它們的“掉隊”只是體現了消費電子行業的重新洗牌、勢力重新分配。“在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發展過程中,企業在業務層面必須實現轉型、突破。以蘋果、三星為代表的公司跟上了潮流,成功地對產品組合進行重新布局。而宏碁沒跟上創新的節奏,永遠慢了半拍。HTC現在言成敗還為時過早,只是出現了一定的波動,需及時調整。它能否構建自有的核心競爭能力,打造別人無法替代的長板,至關重要。這很難,但一定要去做。”譚炎明對《IT時報》記者表示。
「深度剖析」
要掙脫WINTEL魔咒 否則“死于安樂”
30年前,臺灣通過制定政策、提供資金、健全機制、培養人才等多種手段,大力扶持ICT產業發展,逐步形成了代工生產+代工設計的生產模式,并發展成為全球重要的計算機及相關硬件生產商的集散地。但是,因為本地市場空間狹小,臺灣的ICT產業一直嚴重依賴外貿市場。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洗禮”后,外部市場需求下滑,給臺灣的ICT產業帶來巨大沖擊。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分析稱:“與大陸相比,臺灣本地市場太小,公司必須全球化。全球化走得好就一路高歌,但一旦遇到障礙,就扛不住了,因為公司整個的布局、供應鏈、營銷體系都是國際化的,一旦生意不好,僅憑本地市場不足以支撐國際化的體系,很容易崩潰。”
在李易看來,臺灣科技衰退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現在科技企業身處的生態環境已經改變,但是臺灣企業未能緊跟這種變化。“以往的生態鏈是微軟和英特爾說了算,下游PC廠商的發揮空間不大,誰跟得緊,誰把成本、效率控制好就行了,不需要太多創新。今天不一樣了,谷歌安卓系統是免費的,大家愛怎么用怎么用。下游廠商必須得創新,才能出頭。而原來代工出身的臺灣廠商習慣按部就班,一下子不知道怎么玩了,慢慢就掉隊了。”
此外,少有年輕創業者來“攪局”,也使臺灣科技創業缺少新鮮血液。“在這波互聯網浪潮里,臺灣的年輕從業者沒有跟上。大陸不停地冒出創業者,去挑戰傳統企業,逼得傳統企業也很警醒。而臺灣從業者不活躍,年輕創業者不多,老牌企業沒感覺到威脅,時間浪費了,也就落后了。”李易說道。
回溯宏碁、臺積電等臺灣科技企業的歷史,可以發現,其初創多得益于當年的硅谷回臺潮。“將硅谷帶回來的創新成果迅速產業化。遺憾的是,臺灣科技企業卻并未持續跟蹤全球創新的最新動向,同時又未真正形成本地創新源,以致于此后一路錯失新的浪潮。”德國電信咨詢公司中國區高級顧問譚炎明認為。
既缺乏原汁原味的創新,又未及時跟蹤、掃描、拷貝全球創新最新動向,臺灣的創業創新確已站在了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