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財經1月訊 在網易經濟學家年會期間,網易財經《意見中國--網易經濟學家訪談錄》欄目專訪了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他因為對市場搜尋理論和宏觀經濟的貢獻而獲得2010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以他的搜尋理論出發,他對經濟危機之后的就業問題提出了什么建議?他怎樣理解通脹和失業之間的關系?對中國經濟,他怎么說?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因為在市場搜尋理論和宏觀經濟方面的突出貢獻獲得了2010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皮薩里德斯來到中國參加網易經濟學家年會期間,接受了網易財經的專訪。帶著他獲獎的理論模型,對中國經濟,他提出了一些建議。
皮薩里德斯就職于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在20世紀30年代,哈耶克的經濟理論曾經風靡于這個世界頂尖的經濟學院。哈耶克指出,通貨膨脹的效應就好像是為癮君子注射毒品。在短期內,通脹確實可以讓國民經濟的就業率重振復蘇,然而,一旦其效應過去之后,被通貨膨脹扭曲的經濟結構將無法持續下去,反而會造成更大規模的失業。皮薩里德斯是贊成這個學說的,他講道:“但是另一方面通貨膨脹破壞市場機制,導致供求失調,同時擾亂了相對價格和工資,產生了許多錯誤信息,將就業配置到并不是社會真正重要的部門中,就業崗位錯誤的在部門間轉移。”
皮薩里德斯并不認為人民幣升值會損害中國經濟。相反,升值可以促使中國經濟從外向出口型轉為內需主導的經濟結構。此外,并不需要擔心人民幣升值會給中國帶來通貨膨脹。
勞動力市場的搜尋理論是皮薩里德斯的最大貢獻,但他認為,“任何涉及兩個以上的人的互動,如何形成成功的關系,都可以用搜尋理論來分析。”其中最顯著的兩個例子就是:男女婚嫁和購買中意的住房。
提高勞動者收入分配在當下是個大話題。皮薩里德斯肯定了工會改善工人福利的正面作用,認為“任何促進就業市場信息流動的東西對經濟都是有益的……從而促進就業”。但工會不可發展過大,成為特權性的工會,“在工業化國家,特別是西歐和北美,情況并不總是這樣樂觀,工會領袖往往貪求更多權力,濫用這種權力,要求過高的工資,對勞動力市場、就業狀況構成了巨大的阻礙。”這種破壞性的工會是不值得中國的去學習的。
以下為全部訪談實錄:
通貨膨脹扭曲資源配置
網易財經:十分高興見到您,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先生!歡迎您做客網易財經。我們得知您獲得了201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那么您剛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心情呢,能和我們分享一下嗎?
皮薩里德斯:非常感謝您的盛情邀請。當我得知這一消息時,我簡直不敢相信我被授予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但接下來我就該為盛大的諾貝爾獎授獎儀式做許多的準備工作了。我要忙這忙那,還要寫好演講稿,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事實上,一旦你參加整個儀式之后,你會發現,情況發生了變化 ,與你想象的不一樣,但你還是會激情四射的去演講。被授予了最高獎勵,還舉行了如此盛大的儀式,我十分欣慰,這值得我畢生為之努力。
網易財經:好的。那您想過怎么樣花費這樣一筆巨額獎金嗎?
皮薩里德斯:實際上,獎金并沒有那么多。獎金本身也許比較豐厚,但是你知道獎金要我們三個人平分,所以并沒有那么多。至于怎么花這筆錢,我還沒有想好。也許會留一部分給孩子,但誰又知道呢?也許以后我還會改變想法的。
網易財經:在20世紀初,哈耶克的經濟理論在倫敦十分盛行。他認為通貨膨脹能夠暫時促進就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但是一旦通貨膨脹結束,這些就業崗位就化作泡沫。那您是怎么看待通貨膨脹與失業的關系的?
皮薩里德斯: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理論。一方面我認為這個理論是有效的,適度的通貨膨脹能促進就業。我的確相信這一點,因為結構性因素可能影響經濟,供求因素改變價格,包括勞動力的價格。當需求過大時,供不應求,物價上漲,容易引發通貨膨脹,但是這種需求會導致企業勞動力需求的提高,從而短時間內促進就業。這點上來看,這個理論是有效的。但是另一方面通貨膨脹破壞市場機制,導致供求失調,同時擾亂了相對價格和工資,產生了許多錯誤信息,將就業配置到并不是社會真正重要的部門中,就業崗位錯誤的在部門間轉移。物價上漲,有些工人為了得到更多的工資會得到額外的工作,做出了錯誤的結構分析,然而當通貨膨脹結束的時候,這些就業泡沫就化為虛幻。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降低物價減少就業泡沫有利于健康經濟的長遠發展。
人民升值不會導致通脹
網易財經: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面臨巨大的壓力,這是出于對美國自身就業壓力的考慮嗎?
皮薩里德斯:實際上,我并不這么認為。當然,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一部分可能來自對美國就業的考慮,但是也有政治原因摻雜其中。但從國際收支的角度來看,中國有巨大的財政赤字,如果對經濟放任不管,完全自由發展,就違背了經濟規律,可能使經濟低迷。而歐元應該適當的貶值,考慮到歐洲現在的經濟發展狀況,這有利于他們走出經濟危機。而中國的國際貿易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如果人民幣升值,中國的貨物就會更加的昂貴。人們就會減少購買中國貨物轉而消費國內產品,那么國內需求就會增加,這得益于人民幣升值。我個人認為,美國施加的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是政治、經濟各種原因錯綜復雜的結果。
網易財經:那么您認為中國提升人民幣匯率是一件好事兒嗎?
皮薩里德斯:事實上我認識是有益的。根據調查研究多次表示,如果你對別人的貨幣貶值也就意味著你的匯率貶值。這樣就會在對外貿易中占優勢,如果你一直保持著低價,那么就可以銷售很多貨物。但是也有副作用,就是進口其他的貨物時會很昂貴。就中國來說,過低的匯率,有利于出口,但是會把過多的資源放在對外出口中;而這并不有利于國內經濟的發展,如果你們的貨幣升值,那么更多的資源會用于國內經濟的發展。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支持人民幣升值,但這還有待時間的檢驗。而今,中國內需的增長遠大于出口,出超的情況也逐漸改善,這兩年的年出超率維持在6%左右。內需的增長刺激了國內生產的發展,所以我們支持中國人民幣匯率提升。這還會創造更多的和平,減少摩擦,這是件好事兒。
網易財經:但是對中國老百姓來說,他們不希望人民幣升值,因為那可能引起通貨膨脹,人們擔心他們可能會……
皮薩里德斯:哦,不不!不會的!我并不擔心什么通脹問題。因為中國經濟增長率很高,遠大于通貨膨脹率,中國經濟有很多的盈余。但是很難確定,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誰受益了,他們在公共生活中沒有太多的話語權。
搜尋理論適用于買房、婚嫁
網易財經:我們知道你因搜尋理論贏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那么除了勞動力市場外,您認為該理論還適用于其他領域嗎?
皮薩里德斯:從廣義上來說,搜尋理論的精髓即,人們要想湊到一起,形成一種有利可圖的合作,需要耗費時間成本。因此任何涉及兩個以上的人的互動,如何形成成功的關系,都可以用搜尋理論來分析。我們的研究只是個開始。這包括許多種形式的互動,比如說婚姻。搜尋理論可以適用于夫妻的匹配,即兩個人如何成功地組建家庭,有些互動會帶來成功的婚姻,有的則并非如此。你可以用搜尋理論來闡釋人們之間這種結合的過程。另一個著名的例子是尋找心儀的房子,要想買到你愿意居住的房子,必須要有愿意賣房子的人,愿意買該住宅的人,而他們之間的匹配必然存在摩擦,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適合的房子不會自動出現在你面前,你得去搜尋,我們原用于勞動力市場的搜尋理論也可以應用到房市。當然還有其他應用領域,不過上述的兩個例子是除勞動力市場之外最顯著的。
網易財經:我們知道您有個關于就業和經濟形勢的關系的模型,您能向我們解釋一下嗎?
皮薩里德斯:該理論的核心是,高效率是在人們的相互匹配之中實現的,人們在與某種類型的人匹配時,可能比與另一種類型的人在一起時效率更高,盡管他們也并不清楚確切的原因。比方說有些人的能力特別適合某種工作,而一些雇主的工作崗位需要某種能力,卻難以描述或找到適合的員工。當一個有工作崗位需要招聘員工的雇主和一個員工匹配的話,你并不清楚這種配對是否會成功。我們提出的理論指出,如果你花點兒時間來測試員工是否有某項工作所需的能力,或者花時間來面試,你可能找到更為匹配的人,從而從該項合作中獲得更高的效率。這就是雇傭與生產力關系的模型產生的根據。有時候你會發現某些資源被閑置了,比如說失業的勞動者,你可能會說,這多浪費啊,他們本可以工作。但這不一定是浪費,有時候他們可能正試圖在勞動力市場上尋找更好的匹配。最終,這將比不管什么工作不挑不撿就去做更好。因此暫時失業不一定完全是浪費時間,而是相當于為將來創造更多產出而投資。
網易財經:金融危機之后失業人數大增,您認為你的理論能部分解釋這種現象嗎?
皮薩里德斯:搜尋理論可以解釋,為何在經濟恢復的背景下,就業率提高并不快。因為在金融危機后,勞動力市場的重新調整,即形成新的高效的工作關系需要一定時間。故而你不能指望就業率突然提高,相反這種改善將是逐步發生的。經濟中出現了一些結構性的變化,比方說根據近來的經驗,銀行在擴張方面將會也應該會變得更謹慎;這意味著一個想要拓展業務的銀行和適合此項工作的求職者之間的匹配過程耗時將更長。
網易財經:前不久,美國推出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許多論者把這一舉措解讀為美國自己率先復蘇,讓其他國家付出代價。您怎么看待量化寬松政策?您認為該政策是有益的嗎?
皮薩里德斯:是的,事實上我認為量化寬松對全世界及對美國自身都有好處。部分原因在于,美國的經濟復蘇對全世界都有益;我不認為美國希望全世界為其經濟復蘇埋單,因為,很顯然美國的經濟政策應該從美國經濟的需要出發,為何要考慮別的國家?我們的政府和經濟決策者就應該關注美國經濟,幫助它實現復蘇。我相信第二輪量化寬松對經濟是有益的,雖然該政策爭議太大,但它能增加商品銷售價格,刺激投資。你看到的一些說法肯定也指出,量化寬松將使美元略微貶值,具體會貶值多少不得而知;這會增加美國的出口額,近來我們確實看到美元有所貶值而出口增長。因此有些人指責美國采取了試圖以美元貶值來實現經濟復蘇的政策,我對該說法的回答是:你們本國的政府也應該實行量化寬松。我希望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以及其他主要央行都追隨美聯儲的腳步,進行量化寬松,這樣各國政策就不會出現相對貶值,而是集體貶值。如果日本也采取同樣的措施,全球經濟將有更多流動性,這會使全球物價復蘇,而且人們也不會有理由指責某種貨幣貶值更快。指責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是不合理的,我鼓勵全世界都追隨美國的腳步,那就不會有這種指責了。
網易財經:您是否認為貨幣戰爭存在?
皮薩里德斯:我認為,僅僅因為某些國家試圖阻止其貨幣升值,就將其看作某種國際沖突是不正確的,比如一個國家試圖使貨幣貶值,另一個國家嘗試貶值更多。我認為各國最好就直接采取對本國經濟有益的政策,即使這意味著貨幣貶值或者阻止貨幣升值。如果這與貿易伙伴的利益存在沖突的話,他們大可以采納類似的政策,這樣大家都會受益。
特權工會阻礙經濟發展
網易財經:下面我們來談談與中國經濟有關的問題。盡管中國人口數量龐大,但在近幾年內出現了“用工荒”,許多企業找不到低端簡單的勞動力。從您的搜尋理論怎么看這個現象?
皮薩里德斯:搜尋理論指出,為合適的工作找到合適的員工需要耗費時間;其原因之一是:最適合的員工或許在國家的另一地區,這看起來可能正是中國的問題。某些工作潛在的適宜員工,可能身處西部、內陸地區。人們顯然會問,為什么他們不遷徙到城市去,從事這些低端工作呢?這種遷徙確實不斷發生,但也存在許多障礙,比如住房問題;城市的房價通常要比鄉村高很多,比方說你把家鄉舒適的房子賣了,來到城市,結果卻發現你什么都買不起,無法承受房價。我們看到,在迅速發展的國家中,這些問題都會引起低端勞動力的短缺,人們的遷徙放緩,主要是因為住房問題;還與教育培訓等有關,在農村工作所需的教育培訓比城市少得多,因此你很難直接搭車去城市就找到適宜的工作,而必須獲得一些相應的培訓。在這些方面,政府可以提供幫助--如果政府真的希望維持城市化迅速發展,以填補這些勞動力短缺--那么政府可以提供住房補貼、進行更多關于城市生活的培訓以及使遷徙到城市后的社會保障與農村接軌等等。當然這又會導致城市規模過大,擁擠不堪,因此中國現在的政策或許不是鼓勵大量農村移民涌向城市。
網易財經:上面說到,企業招不到工人,另外一方面,受良好教育的中國大學生畢業后卻找不到工作,許多人呼吁政府來調控。您怎么看?
皮薩里德斯:中國經濟遲早會向高端轉型,而高端行業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多數大學畢業生多數遲早會找到工作的。其中某些行當的人才需求量較大,人們可以通過教育和培訓向這些行業轉型,通常高學歷人才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強。因此我不認為政府應當控制人們接受何種類型的教育。同時我認為良好的失業保險體制對經濟健康至關重要,該保險也應覆蓋大學畢業生,以幫助他們度過找工作的短暫困難期。
網易財經:工會或者對最低工資立法等措施能不能幫助工人找到合適的工作,并提高工人的福利?
皮薩里德斯:工會顯然有可能促進就業,因為任何促進就業市場信息流動的東西對經濟都是有益的,理論上組織良好的工會能為其成員提供就業信息,從而促進就業。但在工業化國家,特別是西歐和北美,情況并不總是這樣樂觀,工會領袖往往貪求更多權力,濫用這種權力,要求過高的工資,對勞動力市場、就業狀況構成了巨大的阻礙。在有些國家,工會組織得相當成功,比如在北歐國家,工會化程度很高,而且看起來運作得不錯,增進了工人的福利。在另一些國家,工會是破壞性的,它們阻礙了對經濟健康有利的改革的推行。比如說,許多人指出英國和美國工會的運作方式對經濟不利。
網易財經:一些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很大,您認為中國應該從歐債危機、美國加州的債務危機的教訓中吸取什么樣的經驗教訓?
皮薩里德斯:歐洲一些小國的問題是,它們多年來赤字龐大,以至于它們的國債余額達到了驚人的程度。當市場或者說借錢給他們的人,意識到這些國家要還清這些債務,必須征收極為龐大的稅收,而這種稅收水平是很難實現的。因此債主們變得很擔心,不愿意再借給這些國家更多錢,擔心無法獲得清償。這就是債務危機的起因,即債券投資者失去了信心,擔心這些國家無法清償。至于在中國,根據我的理解,地方政府沒有自行征稅來償還債務的權限,如果我的理解正確的話,你們面臨的情況與歐洲完全不同。因為貸款給地方政府的銀行不可能對它們增加稅收的能力失去信心——因為它們本來就沒有增稅的權限,因此即使中國出現債務危機,其性質與歐洲主權債務維基也將非常不同。我認為,中國可能出現的問題是,某些地方政府的支出持續高于其稅收及中央政府的轉移支付,最終銀行可能停止向它們貸款,或者要求提高利率,因為懷疑其債務水平過高導致難以清償。這樣突然之間,這些地方政府需要支付的利息提高了,同時地方政府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減少支出,因為沒有自行增收的權力。因此中國可從西歐學到的唯一教訓是:如果你讓地方債務水平過高,利率將會上升,迫使它們減少支出。
網易財經: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您認為中國的最大優勢在哪里?
皮薩里德斯:最大的優勢是充沛的勞動力,你前面提到的“民工荒”是因為勞動力不能自由遷徙,但我相信政府能夠緩解這一問題。中國有充沛的勞動力,隨著教育的發展,還有大量高學歷的人才,這是巨大的人力資源,是中國的比較優勢所在。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現在正利用這種優勢,來自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遠銷全世界。不同于德國意大利等國生產的技術密集型產品,中國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這是中國相比其他國家的優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