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的根本出路;
|
(一)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放在改革發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勞動關系是現代社會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關系之一。勞動關系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是實現科學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年來,歷屆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我市勞動關系也存在一些不和諧因素,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勞動強度大、工資偏低、超時加班;少數企業欠薪問題突出,侵害勞動者權益;有些企業漠視員工的精神追求,缺乏人文關懷;勞動利益協調機制不夠健全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科學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并大力加以解決,把和諧勞動關系建設擺上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進一步推動勞動關系和諧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
(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根本上解決勞動關系不和諧的問題。從長遠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根本出路。 近期勞動關系不和諧引發的突出問題,是傳統發展模式“重物輕人”造成的必然結果。因此,我們要從以人為本的高度,把關心人、注重人文關懷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特別是要把以人為本體現在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中,充分激發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力實施自主創新主導戰略,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鼓勵產業高端化發展,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積極培植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快“騰籠換鳥”和“雙轉移”步伐,加大企業技術改造的財政支持力度,強力淘汰落后產能,通過技術改造不斷改善企業生產環境,降低企業勞動強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前要重點改善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引導企業轉變經營理念,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加強對員工的人文關懷,改善員工生產生活條件,使員工更加有尊嚴地工作和生活,構建以人為本、和諧共處、共謀發展、共享成果的新型社會主義勞動關系。
|
(三)正確認識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深刻內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保證。既要依法保護企業經營者的合法利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發揮企業在促進深圳經濟社會發展、解決群眾就業中的主體作用,又要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因此,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就是要充分發揮企業和勞動者兩方面積極性,努力形成企業和勞動者雙贏的局面。
|
二、進一步優化企業和諧發展環境;
|
(四)優化政府服務環境。不斷完善政府服務體系,創新服務機制,豐富服務形式,提高服務效率,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依法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依法監管企業的經營活動;積極穩妥地依法調解勞資糾紛,為企業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
(五)加快完善工業區的規劃和功能布局。針對部分老工業區規劃布局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科學規劃大型制造企業的生產生活功能布局,解決其功能不完善、生產生活區比例不協調、密度過大等問題,在老工業區改造和新工業區的規劃中引入新理念,努力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適應現代產業發展需要的規劃布局。
|
(六)加快推進老工業區公共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加大政府對老工業區改造的投入,加快企業生產生活區的交通、水、電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和員工提供優質的生產和生活環境。
|
(七)加大企業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力度。各相關執法部門要形成合力,加大企業周邊環境整治力度,重點整治大型工業區、大型企業、重點企業、優勢企業周邊的社會治安環境,消除不穩定因素,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安全的社會環境。
|
三、進一步加強政府監管和機制建設;
|
(八)進一步貫徹和完善勞動法規。加大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規的貫徹力度,依據相關法規督促企業清理廠規廠紀,對不合法的內容進行整改。針對當前勞動關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完善和諧勞動關系建設的相關法規,加快出臺《深圳經濟特區勞動關系集體協商條例》。大力開展勞動法律法規宣傳工作,切實加大執法力度,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
(九)開展改善用工環境專項大檢查。重點檢查企業工資標準和支付、工作時間等情況,對于嚴重違法企業要依法公開曝光,從嚴處罰。建立經常性檢查和執法的長效機制,促進企業守法經營。
|
(十)完善企業工資合理增長和支付保障制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及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維護低收入勞動者的權益,推動企業建立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在經濟效益增長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勞動者工資水平。完善欠薪保障制度,大力落實建筑行業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探索建立勞動密集型企業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制度,嚴厲打擊企業惡意欠薪行為。
|
(十一)完善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全面推行集體協商制度,完善行業性、區域性集體合同和專項集體合同制度。進一步完善市、區勞動關系協調委員會,建立健全街道勞動關系協調委員會,指導和幫助勞動者依法理性維權、用人單位依法用工,促進勞資雙贏。
|
(十二)完善勞動爭議調解工作機制。加強市、區、街道三級調解網絡建設,完善街道勞動管理辦、司法所、街道工會或社區工會聯合會共同參與的街道勞動爭議調解工作機制。以基層工會委員會、工會聯合會為依托,指導和大力推動全市企業,尤其是非公有制企業,健全完善內部調解組織和機制,建立健全企業矛盾沖突快速處理機制,提高應對勞動關系不和諧引發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
|
(十三)健全企業黨群組織。進一步加強企業特別是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力度,不斷提高企業黨群組織的覆蓋面。重視發揮工會作用,加強基層工會尤其是非公有制企業工會建設,創新工會工作方式,使工會成為工人利益訴求的“代表者”,切實維護員工合法權益;發揮女職工委員會工作優勢,促進企業尊重和保護女職工的特殊權益;創新企業團建和青年工作模式,探索團組織和青年組織引導、服務青年員工的新機制。企業黨群組織要依法履行職責,大膽開展工作。以黨組織為龍頭,形成工作合力,充分發揮傳統思想政治工作優勢,共同做好企業管理者和廣大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員工的歸宿感和認同感。
|
四、鼓勵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
(十四)順應變化轉變經營觀念。企業要堅持“以人為本、永續發展”的理念,摒棄“重資本,輕勞動”的思想觀念,強化員工主體意識,正確認識和評價員工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把勞動擺在與資本、土地、管理同等地位,在追求企業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員工的全面發展,通過員工生產積極性的提高,實現員工和企業共同發展。
|
(十五)改善勞動條件和生活環境。企業要通過更新設備、科學管理等方式,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減少員工加班時間,降低勞動強度。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保護勞動者的人身安全,使員工能夠積極勞動,快樂生活。
|
(十六)切實保障員工合法權益。企業要自覺遵守國家的勞動法律法規,規范勞動管理行為。積極推行勞動合同制度,依法規范用工行為。嚴格執行最低工資標準,按時足額支付員工工資,不得采取變相手段予以克扣或者拖延。確有必要加班的,加班時間應當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
(十七)加強人文關懷和文化建設。企業要實行人性化管理、民主管理,落實員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調動勞動者積極性,實現企業和勞動者共享發展成果的目標。針對“80后”、“90后”新生代年輕務工者的特點,更加關注、尊重他們的精神追求。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完善企業內部文化設施,健全各種文化體育隊伍,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促進員工身心健康,形成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
|
(十八)建立企業社會責任激勵機制。鼓勵和支持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企業家,對推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做出突出貢獻的社會組織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各級黨委、政府在推薦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榮譽市民,評選先進企業、優秀企業家時,把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作為重要參考指標。政府部門在對企業進行有關評價、認證及選擇政府采購供應商、政府工程承包商等工作時,要把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作為一項重要考核指標。鼓勵金融機構、監管機構等采取相關措施,積極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
五、建設高素質的員工隊伍;
|
(十九)樹立遠大的理想和信念。企業員工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要教育廣大員工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與企業共同發展的主人翁意識。以崇高的理想信念、精神追求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勇敢面對人生挫折和坎坷。
|
(二十)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和技術技能。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要建立政府和企業共同培訓員工制度,用好政府培訓資金。鼓勵企業重視和加強對員工的在職培訓,對員工的培訓和進修給予一定的資助。引導員工在工作之余加強科學理論和業務技能的學習,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增強融入城市、適應社會的能力。
|
(二十一)增強抗壓耐挫的心理素質。健全企業心理咨詢服務隊伍,加強對員工的心理方面的培訓和輔導,促進員工的身心健康,引導員工正確對待工作、生活、感情、疾病等問題,增強抗壓和耐挫能力。
|
六、加快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
|
(二十二)完善公共服務政策。研究制定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制度框架和配套措施,使基本公共服務全面、平等地惠及全市居民,努力實現區域和群體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目標,讓所有對深圳作出貢獻的來深務工人員都能享受深圳的發展成果。
|
(二十三)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完善文化、衛生、體育、居住、交通等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在來深務工人員密集的地區,建立健全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增建文體設施,豐富文體活動。在來深務工人員出行頻繁的區域增設公交線路,降低出行成本。
|
(二十四)改善來深務工人員子女教育服務。逐步完善來深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安排制度,健全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對招收來深務工人員子女的民辦學校按規定提供適當財政補貼。按照就近入學原則,對符合入學條件的來深務工人員子女予以積極妥善的安排。
|
(二十五)完善來深務工人員社會保障制度。修改完善社會保險相關法規,做好來深務工人員社會保險跨地區轉移接續工作,進一步完善來深務工人員及其子女的醫療保險制度,擴大少兒醫保覆蓋面,逐步提高醫療保險待遇。積極落實工傷保險浮動費率制度,促進企業開展工傷預防工作,有效加強勞動者的安全保護。修改完善失業保險條例,逐步將來深務工人員納入失業保險范圍。探索建立來深務工人員醫療救濟制度。
|
(二十六)創新社會管理方式。積極探索和創新社區與企業協同管理的新模式,將基層社區的公共服務延伸到企業內部,鼓勵引入專業管理機構,盡快改變部分企業辦社會的狀況,不斷創新企業社區管理模式。認真研究在一些“社會職能企業化”的大企業中存在的社會管理問題。推進社工、義工進企業,重視發揮社會組織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積極作用。
|
七、強化社會激勵機制
|
(二十七)加強輿論宣傳。宣傳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堅持正面宣傳,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及時公布有關信息,建立勞資糾紛突發事件的應對機制。大力宣傳勞資關系和諧的先進典型,正確把握勞動關系突發事件的宣傳尺度,努力維護深圳改革開放的良好形象。
|
(二十八)完善激勵機制。提高來深務工人員政治待遇,增加來深務工人員市、區兩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名額。鼓勵來深務工人員奉獻社會、貢獻深圳,積極開展勞動競賽、技能比武,授予有突出貢獻、有重大創新、比武優勝者以技術標兵和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
(二十九)拓寬來深務工人員入戶渠道。繼續完善技術技能遷戶、投資納稅遷戶等政策。凡獲得深圳市級榮譽稱號的,可自愿將戶籍遷入深圳。研究實施來深務工人員積分制入戶政策,按照個人素質、就業能力、參保情況、居住情況、累計貢獻及遵紀守法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判積分,總分達到一定數值的即可入戶。
|
(三十)開展送溫暖活動。各級工青婦組織要真誠關心來深務工人員疾苦,切實解決他們工作生活中的困難,為其排憂解難,做來深務工人員的貼心人。要建立與來深務工人員的緊密聯系制度,適時開展送溫暖活動。加強員工之家、員工之友、員工聯誼會等員工組織建設,擴大員工的人際交流渠道,滿足其需要親情,渴望友誼的精神需求。
市區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意見精神,盡快制定實施細則,確保本意見落到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