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
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省直有關部門: 為進一步貫徹執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招用技術工種從業人員規定》(第6號令),緊緊圍繞勞動保障中心工作,在嚴格落實就業準入制度,整體推進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普遍實行勞動預備制度工作中形成合力,實現高質量就業和穩定就業,我們制訂了《關于全面推行就業準入、職業資格證書和勞動預備制度的實施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同時,各市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務于12月15日前連同貫徹落實情況報送省廳。 全面推行就業準入、職業資格證書和勞動預備制度的實施意見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發〔1999〕9號,以下簡稱《決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勞動保障部等部門<關于積極推進勞動預備制度加快提高勞動者素質意見>的通知》(國辦發〔1999〕60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招用技術工種從業人員規定》(部發第6號令,以下簡稱《規定》),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實現高質量就業和穩定就業,促進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現就全面推行就業準入、職業資格證書和勞動預備制度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指導思想:推行就業準入、職業資格證書和勞動預備制度(以下簡稱“三項制度”),要緊緊圍繞我省經濟發展和勞動保障中心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招用技術工種從業人員規定》,提高勞動者素質,優化勞動力資源配置,規范勞動力市場秩序,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就業機制,實現高質量就業和穩定就業,進一步促進我省的經濟發展和完善勞動保障制度。 工作原則:推行“三項制度”要牢牢把握勞動保障工作大局,圍繞“兩個確保”形成合力。就業、職業培訓、勞動工資和勞動保障監察等職能機構以及職業介紹服務中心、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等單位,要緊緊抓住貫徹《規定》的有利時機,各司其職、協調聯動、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要主動與有關部門溝通協商,爭取支持和配合,努力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局面。 二、實施范圍和要求 1、就業準入制度的實施范圍是國家規定的(目前為90個)技術工種(職業)。主要對象是初次就業的勞動者,包括:城鎮初高中畢業生、待業人員以及農村從事非農產業工作或進城務工的人員。上述人員凡從事國家規定的技術工種(職業)工作的,必須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方可就業;轉崗從事技術工種工作的,也須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對已經從事技術工種工作,但無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要經過培訓、鑒定,逐步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就業準入制度是“三項制度”的切入點,也是培訓、就業、職介、勞動工資、勞動監察等各項工作的結合點,要密切配合,確保將這一制度落到實處。 2、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實施范圍是按照中央、國務院《決定》中“在全社會實行學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的要求,在國家規定的90個技術工種(職業)的基礎上,積極創造條件,努力提高職業資格證書在其他技術工種(職業)的覆蓋面。主要對象是各級職業學校(院)的畢業生和各類社會培訓機構的結業生,并逐步向企業在職職工拓展。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要與就業、培訓和企業勞動工資制度改革相互銜接,整體推進。要通過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引導培訓,促進就業,服務企業。使職業資格證書真正成為勞動力市場的“通行證”。 3、勞動預備制度是普遍對新生勞動力和其他求職人員進行1—3年的職業培訓。其范圍和對象是: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城鎮未能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和農村未能繼續升學并準備從事非農產業工作或進城務工的初、高中畢業生。還可結合當地實際,引導、組織準備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的初、高中畢業生以及城鎮失業人員、企業下崗職工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實施勞動預備制度要同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和落實就業準入制度有機地結合起來,完善培訓、鑒定、就業的一條龍服務體系。要將學校教育與勞動預備制培訓統籌規劃,努力做到將城鎮未能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全部納入勞動預備培訓,實現城鎮勞動預備制度對象的全覆蓋。 三、實施內容和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宣傳。各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要充分認識貫徹落實《規定》,推行“三項制度”對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就業質量,推動企業改革和發展,促進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流動,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要組織有關單位和有關人員認真學習、正確掌握《規定》的有關精神,把《規定》的各項政策用足、用好。同時,要對貫徹落實《規定》,全面推行“三項制度”,開展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和具有針對性的宣傳活動,提高社會各界對“三項制度”的認識,強化用人單位、職介機構和勞動者就業的資格準入觀念,大力提升職業資格證書的社會認可程度。 2、加快職業培訓整體改革。職業培訓工作要堅持突出特色、服務就業的基本原則。各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各類培訓實體要強化職業資格的導向作用,用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把培訓工作引導到促進就業的方向上來。特別要圍繞國家規定的90個技術工種(職業),調整專業設置,并按照國家職業標準的要求,調整培訓內容。各類培訓實體要努力適應不斷變化的勞動力市場需求,提高培訓質量,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為企業和社會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技能型、復合型人才。在職職工培訓工作要以崗位職業資格培訓為重點,引導用人單位積極開展在職職工培訓,使從事國家規定的技術工種(職業)的職工逐步達到本工種的職業技能要求。對于轉崗、轉業從事技術工種的職工,用人單位應按照國家標準進行培訓,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 3、擴大鑒定范圍,提高鑒定質量。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要堅持社會化管理的方向,堅持“社會效益第一,鑒定質量第一”的原則,按照面向市場、擴大范圍、完善制度、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既要保證進入勞動力市場的證書數量和等級能夠滿足就業崗位的需要,還要保證證書質量能夠滿足用人單位的用工要求。要進一步拓寬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領域,從鑒定區域、鑒定對象、鑒定工種、鑒定形式等方面積極擴大職業技能鑒定的覆蓋面。特別要重點抓好90個技術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保證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尤其是初次就業的人員都能得到相應的職業技能鑒定服務。要進一步完善職業技能鑒定的質量保證體系和監督檢查體系,從規章制度、約束機制和操作程序、考試技術上把好職業技能鑒定的質量,確保鑒定工作的客觀、公正、科學、嚴謹,以維護職業資格證書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4、強化就業準入的制約性。要運用就業政策支持“三項制度”的建設和推行,通過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就業機制,引導勞動者依靠提高素質、公平競爭就業,引導勞動力的合理有序流動,逐步從安置就業轉為素質就業。要進一步加強對各類非勞動保障部門開辦的職業介紹機構的管理,制定相關政策和規定,規范運作秩序,切實把好技術工種從業人員的準入關。 5、進一步規范職業介紹工作。職業介紹工作要把貫徹落實《規定》同貫徹落實《河北省勞動力市場管理條例》和推進勞動力市場三化建設結合起來。各級各類職業介紹機構要以《規定》和《條例》的要求規范職業介紹行為,在顯著位置公告國家規定的持職業資格證書就業的技術工種(職業)范圍,印制的求職登記表及相關表格必須增設有關職業資格證書的項目。各職業介紹機構或用人單位在發布技術工種招聘廣告時,必須注明應聘人員的職業資格要求,在辦理國家規定的技術工種職業介紹時,必須查驗求職者的職業資格證書原件,確認符合國家規定后,方可推薦就業。要進一步加強信息網絡建設,加強相互聯系和溝通實現用工信息、培訓信息、職業技能鑒定信息對接。 6、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勞動工資工作要把推行“三項制度”同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企業工資收入分配制度結合起來,積極引導企業建立培訓、考核與使用相結合,并與待遇相聯系的激勵機制。要引導企業運用職業資格證書規范用工制度,在辦理用人單位招用、調入從事技術工種人員以及簽訂勞動合同過程中,嚴格實行憑證上崗;要引導企業把職業資格證書作為企業內部分配的重要工具,建立以崗位工資為主要形式的工資制度,實行持證上崗,以崗定薪,崗變薪變。省廳將制訂90個技術工種的工資指導價位,在勞動力市場予以公布,供用人單位確定技術工人工資水平和勞動者選擇職業時參考。 7、切實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要把用人單位、職業介紹機構執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和就業準入制度的情況納入日常監督檢查的范圍,督促用人單位在招用技術工種從業人員時,自覺按照國家規定從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中錄用;檢查職業介紹機構對國家規定的技術工種是否嚴格按照憑職業資格證書推薦就業。對用人單位、職業介紹機構違反規定,招用、介紹無職業資格證書人員從事技術工種就業的,要及時督促其改正,對拒絕改正的,要依法給予行政處罰,保證“三項制度”的順利、全面推行。 四、實施步驟 推行“三項制度”,落實各項配套措施,加大執法監察力度,實現高質量穩定就業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省廳根據全國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座談會議精神和我省實際,對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實施這一工作作了大體安排,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具體實施計劃見附表): 第一階段(從現在起到今年12月底)為準備階段。重點是學習宣傳、安排部署、制訂措施,為全面推行“三項制度”做好準備工作。 第二階段(2001年1~6月份)為重點突破階段。主要任務是完善條件、擴大培訓和鑒定規模,在職業學校(院)、培訓實體畢(結)業生以及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初次就業人員的職業技能鑒定方面實現突破。就業、職業培訓、技能鑒定、職業介紹、勞動保障監察等機構要落實相關措施,力爭在6月底前對初次從事國家規定的技術工種的人員全部實現憑職業資格證書就業。 第三階段(2001年7月以后)為鞏固推進階段。在全面落實就業準入制度基礎上,重點指導用人單位對已經從事技術工種但未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在職職工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職業資格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力爭在2003年底前,使全省所有從事國家規定的技術工種的從業人員都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全面落實持證上崗的要求。 省廳在第二、三階段將組織對貫徹落實“三項制度”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對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進展緩慢的市、縣要通報批評,以確保推行“三項制度”工作的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