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_av中文字幕网免费观看_51激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久久综合网 -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8

關于印發金融協作配合城市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2-04-28
關于印發金融協作配合城市管理辦法的通知


龍政綜〔2012〕198號



新羅區人民政府,市直各有關單位:

  《金融協作配合城市管理辦法》已經市政府2012年第三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龍巖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金融協作配合城市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快推進龍巖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步伐,配合政府強化城市管理,提升龍巖中心城市的整體形象,根據《龍巖市人民政府關于強化中心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聯動的實施意見》有關精神,結合龍巖市金融部門工作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章 行政執法信息共享

  

  第二條 龍巖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以下簡稱“執法局”)在取得政府授權后,與人民銀行龍巖市中心支行、中國銀監會龍巖監管分局(以下分別簡稱“人行龍巖支行、龍巖銀監分局”)三方簽訂行政執法信息共享協議。

  第三條 行政執法信息共享內容

  (一)執法局向人行龍巖支行、龍巖銀監分局提供以下信息:

  1.城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

  2.行政執法信息動態;

  3.經核實的違章違法企業或建設項目信息;

  4.違章違法企業或項目單位整改情況動態信息;

  5.相關信訪、行政復議案件處理結果;

  6.對相關企業及建設項目金融服務建議包括重點支持、支持、限制、嚴格限制、停貸等;

  7.人行龍巖支行和龍巖銀監分局需要的其他相關信息。

  (二)人行龍巖支行、龍巖銀監分局向執法局提供以下信息:

  1.人行龍巖支行和龍巖銀監分局共同提供銀行業機構對行政執法信息使用情況的反饋;

  2.龍巖銀監分局提供銀行業機構對重點監管企業與項目的授信情況;

  3.執法局需要的其他相關合法信息。

  第四條 雙方應按照承諾的共享信息內容相互提供信息,但可根據形勢變化和工作需要進行協商,對承諾提供的信息內容進行調整和補充。

  第五條 行政執法信息共享的主要方式

  (一)三方確定相關人員具體負責信息共享事宜,人行龍巖支行和龍巖銀監分局接收信息后分別通過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平臺和銀行業橫向聯網信息平臺在轄內銀行業機構和市、縣兩級人行龍巖支行、監管機構共享權限范圍內共享信息。

 。ǘ﹫谭ň职丛聦⒂嘘P共享信息通過郵箱,同時書面(加蓋單位公章)發送給人行龍巖支行和龍巖銀監分局。

 。ㄈ┤诵旋垘r支行和龍巖銀監分局根據執法局需求收集、匯總銀行業機構使用執法信息的情況,以文字、報表等形式通過電子郵箱發送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第三章 行政執法信息使用

  

  第六條 人行龍巖支行對行政執法信息的使用:

  (一)按月或定期通過企業征信系統平臺標注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信息提供綜合轄區銀行機構信貸決策參考;

 。ǘ┮筱y行業機構對企業或項目單位違章違法情節嚴重的實施結算服務限制。

  第七條 龍巖銀監分局對行政執法信息的使用:

  (一)按月通過銀行業橫向聯網平臺發布執法局共享信息;

 。ǘ┮筱y行業機構對違章違法企業或項目單位貸款實施壓縮,對情節嚴重、拒不整改的實施退出;

 。ㄈ┮筱y行業機構將違章違法企業或項目信息作為信貸準入的重要參考依據,根據情節輕重對其授信實施相應限制;

  (四)要求銀行業機構依法配合法定部門,對違章違法企業或項目單位帳戶實施凍結和扣劃罰沒款項等。

  第八條 金融機構對行政執法信息的使用:

 。ㄒ唬┙鹑跈C構應指定聯絡人負責行政執法信息的傳送、使用、反饋工作,并將聯絡人名單報送至人行龍巖支行、龍巖銀監分局備案;

 。ǘ┙鹑跈C構在提供金融服務時,應根據主管部門的要求,依法將行政執法信息作為重要參考依據。

 。ㄈ┙鹑跈C構要積極配合執法局、人行龍巖支行做好宣傳解釋和異議處理工作。

  第九條 信用擔保企業對執法信息的使用:

  國有融資性擔保公司對有違法建設記錄的企業(包括股東個人)或項目不得予以信用擔保。建議其他融資性擔保公司也不予信用擔保。

  

  第四章 金融機構協助查詢、凍結、扣劃

  

  第十條 金融機構對有權機關(詳見附表)在查詢、凍結和扣劃違法違規單位和個人存款帳戶時,手續完備的應當認真協助辦理。

  第十一條 金融機構協助辦理查詢、凍結和扣劃時應核實的資料:

 。ㄒ唬┺k理協助查詢業務時,金融機構經辦人員應當核實執法人員的工作證件,以及有權機關縣處級以上(含,下同)機構簽發的協助查詢存款通知書。

 。ǘ┺k理協助凍結業務時,金融機構經辦人員應當核實以下證件和法律文書:

  1.有權機關執法人員的工作證件;

  2.有權機關縣處級以上機構簽發的協助凍結存款通知書,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由有權機關主要負責人簽字的,應當由主要負責人簽字;

  3.人民法院出具的凍結存款裁定書、其他有權機關出具的凍結存款決定書。

 。ㄈ┺k理協助扣劃業務時,金融機構經辦人員應當核實以下證件和法律文書:

  1.有權機關執法人員的工作證件;

  2.有權機關縣團級以上機構簽發的協助扣劃存款通知書,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由有權機關主要負責人簽字的,應當由主要負責人簽字;

  3.有關生效法律文書或行政機關的有關決定書。

  第十二條 金融機構在協助凍結、扣劃單位或個人存款時,應當審查以下內容:

 。ㄒ唬皡f助凍結、扣劃存款通知書”填寫的需被凍結或扣劃存款的單位或個人開戶金融機構名稱、戶名和賬號、大小寫金額;

  (二)協助凍結或扣劃存款通知書上的義務人應與所依據的法律文書上的義務人相同;

 。ㄈ﹨f助凍結或扣劃存款通知書上的凍結或扣劃金額應當是確定的。如發現缺少應附的法律文書,以及法律文書有關內容與“協助凍結、扣劃存款通知書”的內容不符,應說明原因,退回“協助凍結、扣劃存款通知書”或所附的法律文書。有權機關對個人存款戶不能提供賬號的,金融機構應當要求有權機關提供該個人的居民身份證號碼或其它足以確定該個人存款賬戶的情況。

  第十三條 金融機構在接到協助凍結、扣劃存款通知書后,不得再扣劃應當協助執行的款項用于收貸收息;不得向被查詢、凍結、扣劃單位或個人通風報信,幫助隱匿或轉移存款。金融機構在協助有權機關辦理完畢查詢存款手續后,有權機關要求予以保密的,金融機構應當保守秘密。金融機構在協助有權機關辦理完畢凍結、扣劃存款手續后,根據業務需要可以通知存款單位或個人。

  第十四條 金融機構協助有權機關查詢的資料應限于存款資料,包括被查詢單位或個人開戶、存款情況以及與存款有關的會計憑證、賬簿、對賬單等資料。對上述資料,金融機構應當如實提供,有權機關根據需要可以抄錄、復制、照相,但不得帶走原件。

  第十五條 有權機關在查詢單位存款情況時,只提供被查詢單位名稱而未提供賬號的,金融機構應當根據賬戶管理檔案積極協助查詢,沒有所查詢的賬戶的,應如實告知有權機關。

  第十六條 凍結單位或個人存款的期限最長為六個月,期滿后可以續凍。有權機關應在凍結期滿前辦理續凍手續,逾期未辦理續凍手續的,視為自動解除凍結措施。

  第十七條 有權機關要求對已被凍結的存款再行凍結的,金融機構不予辦理并應當說明情況。

  第十八條 在凍結期限內,只有在原作出凍結決定的有權機關做出解凍決定并出具解除凍結存款通知書的情況下,金融機構才能對已經凍結的存款予以解凍。被凍結存款的單位或個人對凍結提出異議的,金融機構應告知其與做出凍結決定的有權機關聯系,在存款凍結期限內金融機構不得自行解凍。

  第十九條 有權機關在凍結、解凍工作中發生錯誤,其上級機關直接做出變更決定或裁定的,金融機構接到變更決定書或裁定書后,應當予以辦理。

  第二十條 金融機構協助扣劃時,應當將扣劃的存款直接劃入有權機關指定的賬戶。有權機關要求提取現金的,金融機構不予協助。

  第二十一條 查詢、凍結、扣劃存款通知書與解除凍結、扣劃存款通知書均應由有權機關執法人員依法送達,金融機構不接受有權機關執法人員以外的人員代為送達的上述通知書。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附表:

有權查詢、凍結、扣劃單位、個人存款的執法機關一覽表

單位名稱
查詢
凍結
扣劃

單位
個人
單位
個人
單位
個人

人民法院
有權
有權
有權
有權
有權
有權

稅務機關
有權
有權
有權
有權
有權
有權

海關
有權
有權
有權
有權
有權
有權

人民檢察院
有權
有權
有權
有權
無權
無權

公安機關
有權
有權
有權
有權
無權
無權

國家安全機關
有權
有權
有權
有權
無權
無權

軍隊保衛部門
有權
有權
有權
有權
無權
無權

監獄
有權
有權
有權
有權
無權
無權

走私犯罪偵查機關
有權
有權
有權
有權
無權
無權

監察機關(含軍隊)
有權
有權
無權
無權
無權
無權

審計機關
有權
無權
無權
無權
無權
無權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
有權
無權
暫停結算
暫停結算
無權
無權

證券監督管理機關
有權
無權
無權
無權
無權
無權

財政部門
有權
無權
無權
無權
無權
無權


  注:本表所列機關是《金融機構查詢、凍結、扣劃工作管理規定》(2002年)發布之日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具有查詢、凍結或者扣劃存款權力的機關。規定發布實施之后,法律、行政法規有新規定的,從其規定。





 網友熱評:(已有0 條評論)

查看所有 0 條評論 >>>

您還沒有登錄,請 登錄 后再發表評論。如果還沒有注冊,請 注冊 。  

   登錄



相關動態:


相關法規:


相關案例:


相關問答:



寶典申明:此消息系轉自公開媒體,HR寶典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據此采取的任何行動寶典概不負責,如果您認為有內容有侵權的問題,請給及時給我們提出,我們將盡快刪除這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