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_av中文字幕网免费观看_51激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久久综合网 -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8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辦法(試行)的通知

2012-05-04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辦法(試行)的通知

豫政〔2012〕48號



各省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河南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辦法(試行)》已經2012年4月18日省政府第102次常務會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五月四日



  河南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促進職業院校與企業深度合作,培養支撐產業發展、改善民生、提升競爭力所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增強職業教育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的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是指職業院校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在人才培養與職工培訓、科技創新與技術服務、資源共享與共同發展等方面開展的合作。

  第三條 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是政府、職業院校、行業協會、企業的共同責任。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實行政府推動、行業協會協調、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機制,遵循自愿協商、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過程共管、責任共擔的原則,堅持以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為導向,實現生產、教學、科研相結合。

  第二章 政 府

  第四條 各級政府應支持和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可以結合本地實際,建立校企合作相關組織,負責統籌協調本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規劃、資源配置、經費保障、督導評估等工作,推動職業教育校企合作。

  為有效推動全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省政府成立由省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省政府國資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等部門和部分行業協會、企業、職業院校參加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委員會(以下簡稱校企合作促進會)。校企合作促進會下設秘書處,具體負責全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作。

  第五條 各級政府應定期對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項目及其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評估和督導,對校企合作工作成績突出的企業、學校及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并通過主流媒體向全社會廣泛宣傳。

  第六條 各級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財政、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國土資源、國資、農業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引導和推動職業教育校企合作。

  發展改革、科技等有關部門對在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作中成績突出的企業,在技術改造、新產品研發等項目建設上予以優先支持。

  國資、工業和信息化等有關部門應將企業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情況作為考核與評價企業和企業負責人業績的重要內容。

  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有關部門對校企合作成績突出的職業院校,在品牌示范性學校、實習實訓基地等建設上予以優先支持。

  第七條 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制定鼓勵與支持政策,推動職業院校教師到企業實踐,促進企業的高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員兼任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有企業工作或生產一線服務經歷的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師優先晉升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有輔導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經歷的企業職工優先晉升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

  各地可以建立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人才庫,探索職業院校之間“雙師型”教師互聘互用機制。

  第八條 各級政府應整合職業教育相關專項資金,引導和鼓勵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主要用于:資助職業院校與企業聯合設立職業教育實習實訓基地、合作建設實驗室或生產車間等校企合作項目;資助職業院校為實習學生統一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對企業接納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發生的物耗、能耗給予適當資助;對與職業院校合作開展職工教育和培訓并取得顯著成績的企業給予表彰、獎勵;對職業院校參與企業技術改造、產品研發、科技攻關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給予資助或獎勵;表彰、獎勵其他在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等。

  第三章 行業協會

  第九條 各行業協會應在政府相關部門的牽頭支持下,成立由行業協會、企業、職業院校組成的行業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指導委員會),引導、協調、指導本行業的校企合作工作,發揮在信息、人才和技術等方面的資源優勢,發布和預測本行業用人信息;向職業院校推薦開展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組織行業內員工培訓;參與制定職業院校實踐教學標準及實習指導教師能力標準;參與行業職業教育技能大賽舉辦等工作;參與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項目的評估、職業技能鑒定及相關管理工作,推動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項目順利實施。

  第十條 各行業協會可以牽頭成立由有關職業院校和企業參加的全省性行業職業教育集團(以下簡稱職教集團)。在校企合作促進會的推動下,充分發揮職教集團的載體作用,以產業和專業為紐帶,統籌行業、企業和職業院校等資源,積極開展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實習就業指導等,實現專業與產業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

  第四章 企 業

  第十一條 企業應積極與職業院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可以與職業院校共建對口專業,聯合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合作培養師資,合作培養企業急需人才,共同開發教材,合作進行產品設計和技術創新,合作組建產學研聯合體等,共同搭建服務區域產業發展平臺。

  企業可以通過參股、入股等多種形式,與職業院校聯合組建辦學實體或獨立舉辦職業院校。

  第十二條 企業應根據實際生產需求,合理確定實習環節和實踐內容,接納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并給予上崗實習學生適當的勞動報酬。

  企業應按照與職業院校的合作協議,與職業院校共同組織和管理學生實習,制定實習計劃,提供實習場地和設備設施,并指定專人負責學生實習工作,安排有經驗的技術或管理人員擔任實習指導教師,做好實習、實踐前的安全培訓和實習、實踐期間的勞動保護、安全等工作。禁止企業安排實習學生從事不符合實習特征或與實習內容不一致的勞動生產。

  第十三條 鼓勵企業積極接納職業院校教師進行教學實踐或建立教師培訓基地,幫助職業院校教師和管理人員進行實踐鍛煉和崗位體驗。企業可以與教師合作開展產品研發、技術改造等工作。

  第十四條 企業應建立職工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制定本單位職工培訓計劃。企業可以舉辦職業教育機構或委托職業院校對本單位職工和準備錄用的人員實施職業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

  企業應按照不低于職工工資總額的2.5%提取教育培訓經費并列入成本開支,所提取經費主要用于企業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的教育培訓。企業應嚴格遵守勞動就業準入制度,可以優先錄用與合作職業院校共同培養的人才。

  第十五條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符合稅收減免稅條件的,享受有關稅收減免政策。企業接納學生頂崗實習并支付給實習學生的報酬,可以在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前扣除;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和用于職業教育事業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可以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委托職業院校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企業舉辦職業教育機構或設立實習實訓、實踐基地的,可以參照執行公益事業用地的有關政策,并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接納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機構學生實習實訓、教師實踐的,根據接納的人數及崗位的特殊性,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或補貼政策;企業為職業院校學生提供的獎學金、助學金費用等可列入企業教育培訓經費,作為企業成本列支,享受有關稅收減免政策。企業為職業培訓開發的培訓教材,經相關機構和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審定,可以在職業院校中使用,按教育部門相關規定享受補貼政策。

  第十六條 鼓勵企業為職業院校提供資助和捐贈。企業可以通過多種捐助形式支持職業院校建設和發展,可在職業院校設立獎學金、助學金、獎研金、獎教金、創業就業基金等資助項目。

  第十七條 企業應及時向行業協會反饋人才需求和崗位技術變化信息,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參加指導委員會,積極參與組建職教集團,并將與職業院校的合作訴求反映給行業協會。

  第五章 職業院校

  第十八條 職業院校應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主動與企業在學生實習、專業設置與課程開發、訂單式教育與就業推薦、師資交流與培訓、職工培訓與繼續教育、產品研發、技術攻關等方面開展合作。

  第十九條 職業院校應積極實行“雙證書”(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在教學中引入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實現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對接,并向合作企業優先推薦畢業生。

  第二十條 職業院校應聘請企業的高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員兼任專業課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鼓勵職業院校聘請企業的高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員到校任教或參與管理工作,參與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設定、專業設置、課程改革、教學評價等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第二十一條 職業院校應建立學生和教師到企業實習、實踐制度。職業院校在校學生按有關規定應到企業或生產服務崗位參加上崗實習,實習成績計入規定的學分;專任教師應定期到企業或生產服務崗位實踐,并將實踐情況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內容。

  第二十二條 職業院校應優先安排與其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的企業職工進校接受職業技能培訓或繼續教育。職業院校應積極參與企業的技術改造、產品研發和科技攻關等項目,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第二十三條 職業院校應加強對實習學生和實踐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并指派指導教師,按照《河南省工傷保險條例》為實習學生統一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實習學生和實踐教師應遵守企業制度和勞動紀律,保守企業商業秘密。

  第二十四條 職業院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通過參股、入股的形式,與相關企業聯合組建經濟實體或獨立舉辦經濟實體。

  第六章 責 任

  第二十五條 職業院校、企業違反有關規定,侵害實習學生、實踐教師、企業職工合法權益的,應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 職業院校學生、教師在實習、實踐期間發生安全事故的,職業院校實習學生和實踐教師侵害企業商業秘密的,均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第二十七條 職業院校、企業弄虛作假獲得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資助或獎勵的,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由相關部門追回已發放的資助或獎勵資金,取消其獲得相關資助或獎勵的資格,追究有關人員的相關責任。

  第二十八條 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其他部門及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在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上級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據有關規定給予處分。









 網友熱評:(已有0 條評論)

查看所有 0 條評論 >>>

您還沒有登錄,請 登錄 后再發表評論。如果還沒有注冊,請 注冊  

   登錄



相關動態:


相關法規:


相關案例:


相關問答:



寶典申明:此消息系轉自公開媒體,HR寶典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據此采取的任何行動寶典概不負責,如果您認為有內容有侵權的問題,請給及時給我們提出,我們將盡快刪除這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