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_av中文字幕网免费观看_51激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久久综合网 -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8
[首頁]
[收藏]
法律
首頁
>
法律列表
>
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國土資源“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國土資源“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1-09-13
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國土資源“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土資發〔2011〕13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副省級城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土資源局,解放軍土地管理局,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部其他直屬單位,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部機關各司局:
現將《國土資源“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三日
國土資源“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
國 土 資 源 部
二〇一一年八月
目 錄
第一章 形勢與需求 1
一、“十一五”國土資源科技工作成效顯著 1
二、“十二五”是國土資源科技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6
三、“十二五”國土資源工作對科技提出了迫切需求 8
第二章 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10
一、指導思想 10
二、發展目標 12
第三章 推動國土資源重點領域科技創新 15
一、加強土地資源管理科技創新 15
二、深入開展支撐找礦突破科技創新 18
三、強化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科技創新 23
四、大力推進地災防治、地質環境保護和全球變化科技創新 25
五、加強基礎研究 29
六、積極探索前沿科技 31
七、加強國土資源信息化科技創新 33
八、加強國土資源綜合管理創新 34
第四章 大力建設科技支撐體系和創新體系 36
一、加強科研基礎條件平臺體系建設 36
二、加強質量監督檢測體系建設 38
三、加強國土資源標準化體系建設 39
四、加強國土資源科普體系建設 40
五、推進國土資源衛星應用體系建設 41
六、完善國土資源科技創新體系 43
第五章 保障措施 45
一、加強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 46
二、建立共同責任制度 46
三、建立科技規劃計劃制度 47
四、加強科技規劃評估和項目管理 48
五、加快建立科技人才培養制度 49
六、建立產學研聯合攻關機制 50
七、加強國際科技合作 50
八、加強科技投入 51
國土資源科學和技術進步是支撐引領國土資源事業科學發展的關鍵,是“破兩難、促轉變”的重要保障。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根據《國土資源部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土資源“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國土資源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制定《國土資源“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是落實“科技興地”戰略的重要部署,國土資源科學和技術活動必須符合本規劃,有關財政專項資金應根據本規劃進行部署安排。
《規劃》以2011年為基準年,規劃期至2015年。海洋、測繪地理信息和能源領域分別由有關部門另行制定,本《規劃》只涉及其有關地質調查、資源調查科技內容。
第一章 形勢與需求
“十一五”時期,圍繞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十二五”時期是國土資源科技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實施節約優先戰略、實現地質找礦重大突破、防治地質災害、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土資源科技發展提出迫切要求。
一、“十一五”國土資源科技工作成效顯著
“十一五”期間,圍繞重大科技問題開展攻關,國土資源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科技創新體系逐步健全,有效地服務于土地資源調查評價與監測、基礎地質調查、礦產資源勘查和綜合利用、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為提高國土資源保障與監管能力、為國土資源事業改革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為“十二五”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科技創新能力逐步提高。
“十一五”期間,牽頭承擔了國家863、973和支撐計劃等20多項重大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9項、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300余項。在土地、礦產與海洋資源、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防治、地球科學前沿等領域取得了一大批理論和應用成果,為國土資源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學技術支撐。
重大地學基礎研究取得創新成果。地球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鉆探工程順利啟動實施,對探索深部巖石圈演化規律、了解地震機理、加強資源勘查和災害預測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陸域永久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巖溶與碳循環研究成果引起國際科學界高度關注。地層學研究新獲得3條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金釘子)。同時,基礎地質工作更加注重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為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和青藏鐵路建設等重大工程選址提供了重要基礎地質資料,全面完成了上海、北京等六個城市地質立體填圖等。
國土資源大調查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共完成1:25萬區調494萬平方千米、1:5萬區調30萬平方千米,提交1040幅國際分幅的1:25萬、1:5萬區域地質圖,編制了重要成礦帶系列地質圖件,初步建立了國家區域地質數據更新體系,為我國地質找礦、國土規劃和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基礎支撐。
集成應用高新技術,保障與監管能力穩步提升。衛星遙感等高新技術在資源調查、評價、管理與保護中的支撐作用日益明顯。積極開展國土資源衛星應用體系建設,衛星應用效果顯著。高新技術的應用,推動地質找礦實現突破,創新了中國區域成礦理論,深化了中國地質構造體系的認識,建立了一批重要成礦區帶找礦模型,構建了高效的勘查技術體系,在云南紅河等地建立了勘查示范研究基地,在四川攀枝花、西藏驅龍、云南普朗、新疆彩霞山、內蒙古畢拉格、遼寧大臺溝等20多個靶區、礦區深部或外圍獲得找礦重大突破。
自主研發勘查技術及儀器裝備取得新突破。研制成功我國首套全軸航磁梯度測量系統并投入試生產,在2000米地質巖心鉆探、寬幅高光譜小衛星載荷、中西部大型礦產基地綜合勘查、危機礦山接替資源勘查等領域全面開展攻關,為實現重點成礦帶找礦突破打下堅實基礎。集中開展了天然氣水合物富集規律和勘探開發先導技術研究,研發了4500米級深海作業系統,提高了我國深海能源資源勘探的技術裝備水平。圍繞地質災害監測防治,開發了滑坡空間識別預測技術等,在汶川、玉樹大地震和舟曲地質災害等重大地質災害監測防治、現場災情快速排查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土地科技攻關取得重要進展。土地調查與監測從數量擴展到數量、質量、生態并重,調查監測技術裝備全面升級,空間分辨率不斷提高。從區域尺度到村鎮尺度開展土地規劃理論與技術研究,增強了土地規劃的科學性。土地利用與評價、土地整理理論和技術的提高,進一步增強了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在耕地分等、耕地多功能開發、基本農田質量提升、礦區土地復墾等技術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力地支持了土地資源管理工作。
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初步形成了支撐國土資源監管、調控的信息化技術體系,為國家對耕地保護、土地市場、礦業市場等進行宏觀調控提供了準確的數據支撐,全國遙感影像“一張圖”初步建立,信息服務與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
國土資源國際科技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積極參與大型國際科技合作計劃,有力推動了國土資源科技發展和“走出去”戰略。參與、主持國際地學計劃110項,青藏高原深剖面項目取得重大發現,1:250萬比例尺亞洲中部及鄰區地質圖、1:500萬比例尺亞洲地質圖編制取得重大進展,地質勘查、海洋調查、遙感等新技術的合作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提高了國土資源調查和評價的精度和效率。
(二)科研條件平臺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不斷強化科技創新條件平臺建設。國家、部重點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研究基地,野外科學觀測站、臺、網和科普基地等科研平臺全面建設,中國地質科學院大陸構造與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已通過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立項評審,新建了9個部級重點實驗室,14個部級重點實驗室建設得到加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巖溶研究中心落戶中國,北京離子探針中心成為國際大型儀器共享開放研究基地。命名了57個國土資源科普基地,開展了地球日等多場科普活動,科技成果的獎勵和推廣普及得到加強。新建設并認證了24個部級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標準化工作不斷強化,為國土資源各項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和監管依據。
科研儀器、裝備顯著改善,擁有大型科學儀器設備200多臺(套),服務能力、共享程度大幅提高。激光拉曼光譜儀、高分辨離子探針、激光顯微探針微區測年系統等先進的分析儀器為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HC-2000氦光泵磁力儀、直升機頻率域航電等國際領先的大型航空物探設備,高分辨率地震探測儀器、新型航攝相機和高精度定位系統獲取了海量地球物理勘查、遙感調查數據,為土地資源調查與監測、地質礦產調查、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調查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科技創新隊伍建設得到加強。
中國地質科學院有1000人進入國家非營利科技創新研究基地,形成了大陸地質與地球動力學等5個優勢學科群,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質、土地以及國土資源管理支撐隊伍的科技能力逐步增強。地方國土資源科技力量、行業科技隊伍承擔了大量土地調查、地質勘查與資源評價相關科研任務。
涌現出一批高層次創新型中青年科技人才。14人榮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7人進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5人獲得國家杰出青年人才基金,23名科學家在國際學術組織中任職。優秀青年人才得到培養,部“百人計劃”共遴選106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遴選157名青年科技骨干,覆蓋26個省(區、市)國土資源部門,他們已成為國土資源科技工作的重要力量。
二、“十二五”是國土資源科技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新世紀以來,世界科技呈加速發展態勢,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興起,前沿技術領域呈現群體突破態勢,學科交叉融合加快,新興技術不斷涌現,全球正步入創新密集和產業變革的時代。在今后一個時期內,國土資源科技工作要努力為保障經濟發展和保護資源環境服務,迎頭趕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步伐。
(一)保障資源安全供應已成為國際科技發展的核心。
資源問題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制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世界能源消耗量顯著增加,耕地與糧食安全的警鐘再次敲響,資源全球化戰略不斷深化。減輕資源和環境的壓力、走低碳經濟道路的關鍵是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
深化成礦預測與深部地質找礦成為解決資源能源短缺的重要方向。大陸深部、海洋深部能源資源探測及開發科技,深部成礦規律研究,以及節約利用資源、開發新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技術研發和使用成為國際科技競爭的熱點。拓展地質找礦新領域,非傳統能源、稀土金屬、稀有金屬、稀散金屬的成礦規律研究和勘查技術方法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
(二)地球系統科學研究與應用是解決當代資源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
強調全球性、統一性的地球系統科學理念逐漸成為引領新世紀地球科學的發展方向。地球科學研究的空間范圍不斷拓寬,形成龐大、完整的“上天、入地、下海、登極”的研究體系,對日地空間、地球深部、海洋和極區的探索諸多方面研究得到加強。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以及防范地質災害,加強海岸帶地質、地球表層水循環系統“碳匯”作用研究、碳地下埋存調查評價、提高地質災害風險防治水平以及加快地質災害應急指揮系統建設等成為世界上主要國家的科學研究重點。
國土資源的一體化管理成為國際主流。各國政府對資源的管理目標從單一向綜合轉變,更加重視經濟發展、資源開發與生態管護之間的動態平衡。
(三)高新技術的發展使得國際國土資源調查、監測和管理工作發生了重大調整。
高新技術成為國土資源調查工作的先導,信息技術和衛星、航空對地觀測技術的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國土資源調查的工作效率,帶動和引領著現代國土資源調查工作。對地觀測技術提供了全球性、重復性、實時性、連續性的地球表面觀測數據,是了解和把握資源與環境的態勢,解決人類面臨的資源緊缺、環境惡化、人口劇增、災害頻發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重要技術手段。
(四)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是解決資源環境復雜問題的關鍵,成為當前國際競爭的重點。
科技創新是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的主導力量,創新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根本。科技創新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徑,一方面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以前還難以想象其利用價值的自然物變成可以開采利用的寶貴資源。
三、“十二五”國土資源工作對科技提出了迫切需求
“十二五”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攻堅階段,從我國基本國情、發展階段和資源稟賦來看,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解決資源環境約束。
(一)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節約用地制度需要更有力的科技支撐。
當前,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的矛盾趨向復雜,土地管理的兩難局面和壓力更為突出。樹立新型資源觀和資源管理觀,由外延粗放利用資源向內涵集約利用資源轉變,由偏重資源的數量管理向數量質量生態綜合管理轉變,由單純的資源管理向資源資產資本三位一體管理轉變,由單純著眼國內資源向統籌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轉變,是當期國土資源工作的重要發展趨勢。
隨著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深化,支撐土地管理履行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各項職能的方法技術仍需加強,關鍵科學問題亟待研究,土地調查和動態監測的技術體系、土地評價與規劃先進理論和技術方法、區域綜合整治技術、節約集約利用技術、保護與監管技術裝備等亟待加強。提高國土資源管理的科學水平成為當前工作的重點。
(二)堅持陸海統籌、實現找礦重大突破是國土資源科技發展的重要任務。
我國經濟社會將平穩較快發展,對國土資源的需求將明顯高于以往任何時期的水平,同時我國還面臨資源供應緊張和利用效率低下的突出矛盾。我國石油、天然氣、鐵、銅、鋁等重要礦產資源大量依賴進口,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資源稀缺與粗放利用并存,綜合利用水平低。
我國大陸地質背景復雜,隨著地質工作程度逐漸提高,找礦難度不斷加大,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緩解資源瓶頸制約。我國海洋地質調查、能源探測技術手段不足,深水、深海、大洋、極地海洋地質工作程度較低,海洋基礎地質科學研究薄弱,需要大力提升我國海洋地質科技水平。立足國內實現找礦突破,節約集約利用增加有效供給,要求我們進一步提高科學技術對國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保護的支撐能力。
(三)防治地質災害、應對全球變化對國土資源科技提出迫切要求。
我國地質構造復雜、活動斷裂發育、地殼穩定性差、地形地貌起伏變化大,氣候變化、強降雨過程和地震引發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增多。中、西部地質環境脆弱。各地采礦和工程建設積淀的環境地質問題形成了許多地質災害隱患。
以3S技術為支撐的調查評價、監測預警、防治和應急響應技術體系尚需建立,地質災害實時監測、短期預報、快速響應等關鍵技術需加強攻關。崩塌、滑坡、泥石流防治,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等技術手段亟待提高,地質碳匯研究和地質碳儲技術儲備不足。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已對國土資源科技發展提出迫切要求。
(四)構建新機制、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是國土資源科技發展的當務之急。
面對國土資源事業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尚不顯著,科技管理工作還存在著差距。科技領導決策體系的作用并未得到很好發揮,科技工作的統籌部署不夠,規劃和計劃體系尚需健全完善。科技創新的基礎條件平臺薄弱,重點實驗室、野外科研基地、工程技術中心的創新和服務能力不能滿足國土資源工作的需要。
科技工作的資金保障不穩定,基礎性、綜合性科技工作滯后,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亟待加強。科技人才的斷層和高端科技人才的缺乏成為國土資源事業發展的最主要制約瓶頸之一。急需建立適應國家科技體制和滿足國土資源事業發展需求的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工作新機制和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第二章 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支撐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以實施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工程為抓手,以“強化支撐、建立平臺、培養人才、完善機制”為重點任務,加快實施“科技興地”戰略,加強機制創新和管理創新,強化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為地質找礦重大突破、堅守耕地紅線、防災減災等國土資源中心任務提供強大的保障,大力建設科技支撐體系和創新體系,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突出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為國土資源事業科學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戰略部署上,按照“需求引領、強化應用,前瞻部署、突出重點,自主創新、加強協作,統籌協調、支撐發展”的基本要求,不斷加強國土資源科技工作。
堅持需求引領,強化應用。緊緊圍繞國土資源事業改革發展的主題,解決關系全局、影響發展的重大難點問題。從實現地質找礦突破、節約利用資源、地質災害防治以及提升國土資源調查、評價、規劃、保護和利用整體水平的重大需求中確定任務,從提高國土資源工作效率、改進工作手段方面開展科技攻關。加強標準規范的研制,強化國土資源基層科技能力的提升,突出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大力推廣一批為地方服務、為群眾造福的新技術新方法。
堅持前瞻部署,突出重點。面向直接影響到國土資源調查質量的基礎性研究和前沿技術領域前瞻部署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野外科研基地等科研條件平臺,超前部署、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對地觀測、海洋資源調查、地球深部探測等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把握未來科技競爭戰略制高點。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解決重大基礎科技問題、加強科技人才培養為重點,堅持一手抓核心技術裝備的引進和研發,一手抓科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隊伍和高水平科技人才。
堅持自主創新,加強協作。把自主創新擺在國土資源科技發展的突出位置,從與世界上相同學科領域發展的比較中提出創新任務,不斷增強地學理論、儀器裝備的創新和自主研發能力,強化野外科研工作在自主創新中的源頭地位。強化政產學研用結合,調動企業、大學、科研院所等力量參與國土資源科技創新。
堅持統籌協調,支撐發展。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國土資源事業發展的需求和任務出發,加強與國家科技主管部門、中央與地方之間、國土資源各業務部門之間科技工作的分工協作與統籌協調,支撐國土資源各項事業的發展。
二、發展目標
“十二五”期間,緊緊圍繞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和長遠發展的需求,深化資源節約利用、地質找礦、土地資源管理、地質災害防治、全球氣候變化等重點領域的關鍵技術創新,大力建設科研基礎條件平臺、質量監督檢測、標準化、衛星應用、科普五大科技支撐體系,培養一批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至“十二五”期末,努力實現以下主要目標:
推廣和應用一批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地質環境相關領域勘查技術方法,國土資源管理科技水平達到國際先進。
——發展和推廣一批土地調查、監測、整治的新儀器、新設備,土地調查監測、規劃評價、綜合整治、節約集約利用、耕地監測與保護的理論與方法技術體系進一步完善。
——推廣應用40項先進成熟的物探、化探、遙感、鉆探、測試等新技術新方法,宣貫培訓50項技術標準,建立高效快速地質勘查、地質環境開發利用與保護、礦山環境治理的理論與方法技術體系。
——建立國土資源衛星應用系統,統籌發展衛星、航空、地面觀測技術,對地觀測高技術在土地資源調查監測、礦產開發、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得到強化,衛星應用體系初步建立。
——研發土地資源管理、地質礦產管理現代科技信息技術支撐體系。加強國土資源軟科學研究,建立國土資源綜合管理科學理論體系。
研制和引進一批地質找礦和地質災害防治關鍵技術和儀器裝備,地質找礦技術和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研發一批1000米-2000米勘探深度的物探、鉆探等勘查技術,研發一批西部難進入地區勘查、地質復雜區找礦、深海區探測等重大核心技術裝備,建立深部找礦立體綜合勘查體系。
——研發釩鈦磁鐵礦等一批難利用、難選冶、共伴生等金屬礦、非金屬礦、尾礦的綜合利用技術,實施一批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示范工程,盤活增加一批難利用資源儲量。
——建立以“3S”技術為支撐的地質災害實時監測、短期預報、快速響應等關鍵技術與裝備,初步形成符合我國地質地形特點的地質災害防治技術體系。
——建立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地質碳匯、碳儲技術方法體系,研究青藏高原、海岸帶等4類地區地質響應記錄,為我國有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供科學依據。
建立和發展一批重點實驗室、野外科研基地、工程技術中心,攻克一批重要地學理論,國土資源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
——建立覆蓋國土資源主要領域的科研基礎條件平臺體系,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10個國家級平臺,建設2個國際研究中心,建設部級科研平臺130個,改善儀器設備和科研環境。
——形成基本覆蓋我國主要省區的地質礦產質量監督檢測體系。建立土地調查領域的質量監督檢測技術和標準體系。認證和建立20個以上質量監督檢驗機構,總數達到70個。
——建立基本滿足國土資源管理需要的技術標準體系,在行業管理和服務領域、土地資源領域、地質礦產領域、地質環境領域、國土資源信息化5個領域制修訂300項重要標準規范。
——建設國土資源科普基地150個,編寫5套科普圖書和音像制品,培育一批科普活動精品,推進科技項目成果科普化及科普開放日制度,形成較為完善的國土資源科普體系。
——穩定發展地層、古生物、巖石等傳統基礎學科,開展大陸構造與動力學等10項重大基礎地質問題攻關,提出若干新觀點、新理論。加強土地基礎科學研究,初步構建土地學科體系。
——建立地球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體系,探索前沿科技。建立近海至3000米深海地質調查、勘查理論和技術體系。發展南北極、月球及深空探測地質理論和勘查技術。
培養和引進一批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國土資源科技創新隊伍不斷壯大。
——建立中央、地方、企業相結合的創新體系,建設15-20個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團隊,建設3-5個國家科技創新團隊。
——自主培養造就和引進急需緊缺高端科技創新人才50名,科技領軍人才100名,資助150名杰出青年人才開展前沿與創新研究。
第三章 推動國土資源重點領域科技創新
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撐,不斷加強土地資源管理、地質找礦突破、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地災防治、地質環境保護、應對全球變化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強化基礎地學、土地科學理論研究,積極探索前沿科技。
一、加強土地資源管理科技創新
開展土地調查與監測技術研發,構建土地資源動態監測平臺。開展土地規劃與調控科學研究,提高土地資源合理配置能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的理論方法與技術研究、耕地監測與保護研究,增強土地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的水平。開展土地資源管理體制與機制研究,促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一)土地調查與監測技術研發
研究土地利用/覆蓋監測的遙感分類方法與光譜特征,開發高精度快速衛星定位/衛星遙感地面調查、巡查技術與裝備,攻克慣性導航/衛星定位地籍調查關鍵技術,開展全國宗地統一編碼方法技術和三維地籍研究。研究數量、質量、生態遙感綜合監測關鍵技術。發展鄉鎮國土資源監管數字化技術,開發“批、供、用、補、查”網絡化監管技術系統,研究建設用地國家在線監管技術。開展全國土地登記信息動態監管與服務體系建設。開展物聯網新技術應用。建立多時相耦合“一張圖”技術體系。
(二)土地規劃與調控科學研究
研究國土規劃理論、方法與技術,研究土地數量、質量、生態綜合管護的理論、方法與技術,發展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的土地評價技術,研究土地規劃與城鎮規劃、產業規劃的協同耦合技
術,研究區域城鎮空間規劃技術,研究土地調控數據采集、整合與決策分析技術。開展縣域土地管控、典型城鎮村節地技術研究,建立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的土地規劃和實時調控技術體系。按照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加強區域土地綜合研究。研究長三角土地精細化管理、珠三角用地效益提升技術,研究兩型社會建設區、中部經濟區、城鄉統籌區、老工業基地振興基地的土地調控技術。
(三)土地綜合整治的理論、方法與技術研究
研發建設用地再開發技術系統、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技術系統、農田修復與土地整理關鍵技術。深化土地綜合整治模型研究,加強生態脆弱地區土地生態整治的理論、方法和關鍵技術研究,加強鄉村景觀整治的方法技術研究,開展低效建設用地、邊際耕地整理與生態環境建設技術,開展整鎮、整村土地綜合整治關鍵技術研究。開展海岸帶開發與土地生態修復技術、沿海灘涂農用
地生態化開發、信息化監管技術研究。研究典型工業區重金屬污染場地再利用技術、西南山區土地綜合整治、強擾動礦區土地復墾關鍵技術和礦區地上地下資源協調開發關鍵技術。
(四)耕地監測與保護研究
加強區域土地保障與保護技術系統的綜合研究。研制耕地質量鑒定技術,研究不同生態區耕地質量演變規律和調控技術體系,建立耕地質量等級監測與監管體系。研究邊際耕地后備資源開發技術和基于食品安全的耕地質量等級評價體系。研制分區域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技術和標準。
二、深入開展支撐找礦突破科技創新
推廣一批地質找礦理論和方法技術,開展整裝勘查區和重要成礦區帶固體礦產和油氣地質找礦綜合研究,支撐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目標的實現。開展勘查技術裝備研制,推動深部金屬礦探測和新能源勘查科技創新,提高我國地質調查和資源發現能力。
(一)找礦理論和方法技術成果推廣
培訓推廣區域成礦體系與成礦系列、重要成礦區帶找礦模型
等一批先進成熟的重大地質基礎理論成果,推廣應用航空物探測量系統、大深度重磁電物探、衛星和航空遙感地質調查技術、實驗測試方法技術、數字地質調查技術等一批先進成熟勘查技術。
宣貫培訓《礦產資源綜合勘查評價規范》、《地質巖心鉆探規程》以及地質實驗測試領域一批國家、行業標準。
(二)加強地質找礦綜合研究
充分利用基礎地質調查成果和多種調查資料,開展綜合研究,總結區域成礦理論、找礦規律,創新地質理論。重點開展成礦條件及成礦規律研究,開展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成礦遠景區劃研究。開展大型、超大型礦床理論預測與立體探測,揭示成礦物質遷移—集聚—淀積的物理、化學過程和成礦機理,為地質找礦突破和后備礦產基地提供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和新途徑。開展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礦產資源戰略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全球資源調查與境內外成礦規律對比研究。
開展整裝勘查區成礦、找礦重大科技攻關與戰略靶區優選。研發中東部典型礦集區立體探測技術體系,開展老礦山深部和外圍找礦方法技術研究,開展重要成礦帶和大型礦集區2000-3000米空間的找礦研究,大幅度提高礦床發現率。研發復雜地質地形條件大型礦產資源基地勘探評價技術,開展西部緊缺戰略性礦產資源快速綜合勘查模型與戰略靶區優選研究。
開展替代能源、稀土金屬、稀有金屬、稀散金屬、礦物材料研究,開拓非金屬礦產新用途,開拓未來新型資源領地,為解決我國未來礦產資源接替奠定基礎。
(三)勘查技術裝備研發
實施勘查技術裝備國產化、品牌化工程,發展從衛星到航空、從地面到深部、從陸地到海洋、從野外到室內的國土資源觀測與探測技術體系。加強國土資源勘查關鍵技術的突破和集成創新,形成高精度、可靠、快速、實用的國土資源調查、勘查方法技術體系。開發航空地球物理探測系統、航空高光譜探測系統等支撐技術。發展地質實驗分析測試技術方法。研發滿足不同需求和適用不同地質景觀條件的勘查儀器裝備,支撐現代地質勘查工作。
(四)推進深部金屬礦勘探開發科技
重點開展深部(500-2000米)找礦中的地質找礦預測理論與技術方法、大探測深度地球物理勘查、深部地球化學勘查和深部找礦勘查技術組合研究,開發3000米至5000米先進鉆探技術,深化深部成礦作用與成礦規律及礦產勘查新理論的研究,使我國勘查深度提高到1500米,探索至2000米。選擇鐵礦、銅鎳礦、斑巖銅鉬礦及金礦等戰略地區實施深部找礦科技示范工程。
推進深部及復雜地下礦高效、安全開采理論及關鍵技術,開展深井礦山的提升、通風、降溫、排水、充填技術研究,發展高應力區采礦理論與微震監測技術、高應力礦山巷道支護與采場巖層控制技術、金屬礦山巖爆發生機理及防治技術。
(五)油氣地質調查科技攻關
堅持油氣并舉,以構造地質為主線,采用高分辨率地球物理探測等綜合技術手段,重點在變形盆地、造山帶前陸和南方海相碳酸鹽區開展油氣地質調查與資源評價研究。開展山前構造帶構造建模、多期構造背景油氣保存等理論研究,開展青藏高原地區地震等多種地球物理勘探技術方法組合研究,開展灰巖裸露區、沙漠區、復雜地形地質條件區地震勘探技術以及灰巖區化探技術等勘探技術研究與裝備研制,優選勘探靶區,發現深部油氣藏,支撐油氣勘探取得突破。開展全球主要含油氣盆地對比研究。
堅持陸海統籌,加強海域油氣資源地質勘查理論和技術攻關,發展用于深水油氣探測的海洋重磁梯度測量技術、海底復雜地質條件高精度油氣地震采集和數據處理技術、油氣勘探綜合異常分析技術、地球化學探測技術、微生物勘探技術,開展油氣成藏富集規律、邊緣海地質構造演化及其資源環境效應等研究。
(六)新能源勘查科技創新
重點探索永久凍土區、深海區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開發技術研究,探索其分布規律、成礦理論、勘查與評價技術方法。發展適用于深海天然氣水合物探測的高分辨率地震探測技術、海底視像探測技術、水下多參量立體探測技術等勘查開發關鍵技術,選擇有利區塊開展示范工程,評價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開發利用前景。研發凍土帶天然氣水合物綜合勘查技術。
開展頁巖氣、煤層氣、致密砂巖氣、油頁巖、油砂、幔源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形成地質條件、成藏規律研究和勘查評價技術研究。開展陸相頁巖氣地質選區與資源評價方法、低階煤煤層氣勘探技術研究,開展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實驗測試技術、鉆完井、排采技術和大規模分段壓裂、長距離水平井、環保型壓裂液等勘探開發關鍵技術工藝研究,選擇重點有利地區開展示范工程,建立適合我國復雜地質特征和賦存規律的理論和評價技術。
三、強化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科技創新
開展重要難利用金屬礦產和非金屬礦綜合開發技術研究,加強尾礦資源開發利用技術研究,提高資源開發利用綜合效益。深化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技術研究,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
(一)重要難利用金屬礦產綜合利用技術攻關
重點發展和完善復雜共伴生、難選冶、低品位、難利用金屬礦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等。開展鐵礦等大宗難利用金屬礦種綜合利用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實施一批科技示范工程。開展大型礦山高效節能采、選、冶裝備及智能化控制技術研究,研制大型金屬礦規模化開采技術與裝備、難采選礦高效開采技術與裝備。開展鹽湖資源、深井鹵水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
強化資源高效開發與綜合利用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與推廣,發展數字礦山技術、綠色礦山建設技術,提高能耗比。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的地區、井下監管、礦山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監管、礦山儲量動態監管等技術開發。開展重要礦種開發流程、方式、設計方案等方面技術標準制定,初步建立具有我國特色的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標準體系。
(二)非金屬礦高值開發利用技術研究
研究礦物晶體結構及化學組成與其物化性能的內在聯系,提高我國主要非金屬礦產資源的利用價值。開展優勢非金屬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及裝備研制,選擇石墨、螢石、重晶石、磷礦、硅藻土、菱鎂礦、膨潤土、煤系高嶺土等戰略礦產,進行提純和深加工新技術研究,推動我國非金屬礦產業技術水平的提高。
(三)尾礦資源開發利用技術研究
建立我國礦山尾礦、廢石數據庫,研究尾礦、赤泥、廢石等固體廢棄物利用途徑,建立我國礦山尾礦等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
體系。開展再選(冶)的新技術、新設備、新藥劑的研究和廢石、
尾礦整體利用技術開發。開展尾礦利用技術標準制定。加強煤系硫鐵礦、稀土礦尾礦資源的綜合利用技術研發。開展礦山廢棄物回收利用技術、無害化處置、生態恢復技術研究。
(四)深化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技術
完善土地資源集約利用的調查與評價技術體系,健全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標準。研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結構與時序的節地控制技術。開發創新型城市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技術、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與安全保障技術、廢棄工礦地復墾與利用技術、城市農田空間布局與開發利用技術。開展中原、長三角、珠三角、北方等重要經濟區土地精細化利用技術研究,開展西南山區城鄉統籌、中部兩型社會建設的土地利用與監管技術研究。
四、大力推進地災防治、地質環境保護和全球變化科技創新
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保護技術方法研究,構筑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防治和應急響應技術體系。開展全球氣候變化地質響應研究、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技術研究、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加強主要自然災害及其土地利用風險評價研究,提高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能力。
(一)地災防治和地質環境保護技術方法研究
研究以“3S”技術為支撐的調查評價、監測預警、防治和應急響應體系理論方法技術和防災減災系統,加強地質災害實時監測、短期預報、快速響應等環節的關鍵技術攻關。大力開展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縫防治、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等技術研究。開展地質災害形成機制、演化規律、成災機理研究,加強地質災害的模擬和實驗研究。開展三峽庫區蓄水后地質災害研究,開展汶川、玉樹地震災區震后地質災害研究。
開展地質環境開發利用研究,探索形成地質環境質量、容量與適宜性評價、功能區劃和風險評估方法體系。開展活動斷裂與區域穩定性研究、第四紀古氣候變化與地質環境演化關系研究。開展城鎮地質環境風險評估與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農村地質環境監測評價和防護關鍵技術研究。開展地下工程建設及地下空間使用地質環境安全關鍵技術研究。
開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技術研究。加強礦山地質環境基礎理論及調查、監測、預測預報技術研究。開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全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及修復技術、生態環境脆弱條件下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重建技術研究,提高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水平。
開展區域地下水循環過程及可持續利用的相關理論研究,建立區域含水層精細探測與水資源評價技術體系,開展地下水資源勘查關鍵技術及高效利用技術研究,研發西部干旱區、西南石山巖溶區嚴重缺水地區地下水勘查與快速找水技術與裝備。加強重點地質遺跡調查評價與保護技術方法研究。
(二)氣候變化地質響應研究
開展全球氣候變化地質環境敏感區的災害與環境調查研究,獲取全球氣候變化的地質證據和原始數據。開展更新世晚期以來不同尺度氣候變化的周期性事件研究。開展13萬年以來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研究,建立若干新的同位素代用指標,重建洞穴石筍、黃土堆積、大洋沉積、湖泊紋泥和冰芯等地質記錄環境代用指標的二氧化碳濃度。以青藏高原及周緣、內陸干旱區、巖溶石山地區、沿海地區為重點,建立全球氣候變化長期監測研究基地。
(三)地質碳匯和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技術攻關
加強巖溶、土壤和礦物等地質碳匯研究,建設巖溶碳匯監測網絡,精確估算巖溶碳匯通量并構建石漠化治理巖溶增匯的試驗示范。研究不同地質條件下土壤固碳機制,評價鎂橄欖石、蛇紋石等基性、超基性巖礦物及尾礦礦物固碳潛力。
開展地質碳儲方法、捕獲和封存(CCS)工藝及監測技術攻關,探索人工固碳增匯技術和途徑。以盆地(平原)為單元,以深部咸水含水層、含石油盆地、含天然氣盆地和含煤層氣盆地為重點,編制全國地質碳儲潛力評價圖。篩選戰略遠景區,實施地質碳儲工程科技示范工程。
(四)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研究
開展淺層地溫能、中低溫地熱的綜合利用的關鍵技術研究,大力推廣地源熱泵技術和地熱回灌技術。在瓊北、滇西、藏南、東南沿海等重點地區,開展地下3000-5000米干熱巖地質勘查的鉆探、物探、測井等勘查技術攻關,開展干熱巖熱能開發利用的關鍵問題研究,推動全國地熱資源的廣泛利用,為地熱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和工程技術。
(五)主要自然災害及其土地利用風險評價研究
基于衛星和信息技術,研究主要地質災害、氣象水文災害、環境災害對土地退化風險的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探討應對自然災害的土地利用布局優化模式和技術措施。研究生態脆弱區耕地開發中的區域土地退化和生態環境效應,長江下游、珠江三角洲平原耕地減少與地表硬化對水文災害和水環境的影響,中國耕地重心向“三北”位移對碳庫及氣候變化的影響,建立應對生態環境安全與全球氣候變化的耕地布局和利用模式調控技術體系。
五、加強基礎研究
開展基礎地學學科建設、重大基礎地質問題研究和土地基礎科學理論研究,發展地球系統科學。
(一)基礎地學學科建設與發展
穩定發展地層、古生物、構造、礦物、巖石學等傳統基礎地質學科。逐步恢復各時代、各門類古生物基礎研究,建立化石鑒定體系,完善區域地層系統,解決地質調查中地層時代確定問題。培養一批巖石學人才,提高巖石、礦物鑒定技能。開展系列古生物化石圖冊、各類巖石學志、構造形跡、要素圖冊等基礎地質讀本和指南編撰。開展全球性的地層層型剖面、經典古生物化石群落、地層單位、超高壓變質帶、超強地震遺址、特殊地質景觀和露頭以及獨特的青藏高原、黃土、巖溶等立典研究。開展全國與洲際性以及大區域地質系列圖件編制。開展重要類型礦床、礦種立典研究,礦物系統研究與實驗礦物研究,研究礦物物理、化學新性能,開拓開發礦物新材料。推動地球科學各學科之間的交叉研究,加強地球科學和其他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交叉,加強地球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研究,發展系統地球科學等新興學科。
(二)土地資源基礎科學理論研究
加強土地自然屬性與利用特征研究,建立土地分類指標體系。構建土地學科體系。加強耕地生產能力形成機理研究,研究中國耕地生產能力核算及人口承載力評價技術方法。加強土地利用過程與格局控制的基礎研究,開展土地利用空間系統與區域發展的互動機理研究。
(三)重大基礎地質問題攻關
瞄準我國重大資源與環境問題,以解決中國及亞洲大陸重大地質關鍵科學問題的調查和綜合研究為基礎,開展大陸地殼和地幔結構、組成與動力學研究,發展大陸動力學。開展青藏高原基礎地質、巖溶動力系統與碳循環、中國陸塊聚散過程與成礦作用動力學演化、重要生物群演化、年代地層格架及重要地區地層對
比、早前寒武紀基礎地質等重大基礎研究。開展礦集區、整裝勘查區、重大工程建設區、城市群、災害易發區、區域含水單元、重點海岸帶、海洋礦集區等重點地區三維地質填圖技術研究。
六、積極探索前沿科技
推動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大陸深部科學觀測、深海資源探測科技、極地與探月等研究,取得一批獨創性的重大基礎研究成果,搶占未來科技競爭制高點。
(一)地殼深部探測與觀測
加強地殼深部探測與觀測研究,積極推動地殼探測工程的立項,探索地球深部,提升地球科學認知水平,引領地球科學發展,加快推進我國從地質大國向地質強國邁進。
繼續組織實施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建立地球深部探測網絡,為資源調查評價、環境與生態監測、地質災害防治提供基礎數據和儲備先進技術。開展地殼深部物質組成與結構探測,開發陸基、空間和海域地殼結構立體探測與地殼運動監測技術體系,自主研制與開發地球深部探測儀器設備、超深鉆裝置、深部實驗室設施,構建地殼深部探測實驗室。
開展大陸深部科學觀測。統籌開展深部探測鉆探工作,實施中國大陸深井長期觀測網計劃。完善東海中國大陸科學鉆探長期觀測站。完成汶川地震斷裂科學鉆探施工和取樣,開展地質構造、地震地質、巖石力學、流變學等多學科觀測和綜合研究。部署超深科學鉆探工程,整合陸相油氣盆地科學鉆井,建立深部觀測試驗場、地殼運動深井觀測網、二氧化碳地質存儲實驗場以及深部礦產、干熱巖勘查開發野外科研基地。
(二)深海資源探測科技創新
發展深海探測技術,立足近海,擴至深海、遠洋。深化海底綜合調查技術,開展大深度、崎嶇海底等復雜地質條件下地球物理信息采集、處理、解釋技術研究,研發深水鉆完井技術。發展大洋海底多參數勘查、取樣、原位觀測技術,開展大洋地殼科學鉆探,開展海底網絡觀測、多參數觀測技術研究與應用。開展深海和大洋科學研究,開展海底地形地貌、基底構造及其活動、沉積物大規模側向運移和滑坡、海底環境及時空演化等海底過程研究。追蹤世界海洋地質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取得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海洋地質科技成果。
(三)極地與探月研究
以南極為重點,適度開展北極地質科學考察。開展東南極內陸綜合地質、泛非期普里茲構造帶及其鄰區構造格架與演化、大陸冰下地質研究和南極內陸地球物理探測。開展以月球探測為主的遙感深空探測技術與行星年代學、比較行星學、行星地球化學研究。
七、加強國土資源信息化科技創新
加強國土資源信息化科技創新,建立國土資源管理的支撐體系和公共服務技術體系,促進決策科學化和管理信息化。
建立土地管理、地質礦產管理現代科技信息技術支撐體系。以全國國土資源“一張圖”、綜合監管平臺和網絡互聯互通為基礎,立足信息化新技術應用,開展國土資源管理綜合監管與決策支持系統、四級融合聯動、部門信息共享和互操作關鍵技術研究。
發展土地資源信息系統,研發基于網絡的農村土地調查數據管理、信息共享、信息服務等關鍵技術。發展土地分等定級估價信息系統、土地利用監測信息系統、土地生態環境調查與評價信息系統,研發空間數據庫、數據倉庫、空間數據挖掘技術。
研發地質調查全流程信息化關鍵技術與信息系統。加強3S技術、網絡技術、云計算、物聯網、數字地球等技術的跟蹤和應用研究,發展區域地質調查、礦產資源調查、地下水調查、地質災害調查野外數據采集與分析評價系統、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遙感監測系統、地質災害監測與預警預報系統、地質災害監測實時傳輸與會商系統。加強地質資料信息的開發利用技術研究,開展地質資料分級分類的服務和互聯共享機制研究,研發面向重點成礦區帶、重點經濟區、生態環境脆弱區、重大工程建設區和重大地質問題區的地質資料信息整合、深度加工、服務產品開發技術,制定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相關標準和規范,建立完善標準體系。
八、加強國土資源綜合管理創新
圍繞國土資源改革發展,兼顧當前和長遠,開展戰略規劃、制度建設、改革創新、監管服務等方面的問題研究,為國土資源管理和科學決策提供有效支撐。
(一)完善國土資源綜合管理科學理論體系
深化國土資源戰略研究。開展數量、質量、生態并重,資源、資產、資本三位一體的新型資源綜合管理模式研究。開展陸海統籌、水土統籌研究,提高資源綜合效益。建立國土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的調查監測指標體系,健全國土資源統計體系、宏觀調控指標體系。開展國土資源法律體系基礎理論研究,加強國土資源管理立法技術和規范研究,深化依法行政制度體系研究,建立國土資源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后評估理論模型和指標體系。開展資源利益沖突和社會風險管理研究。圍繞發展方式轉變、資源配置方式轉變和政府職能轉變,開展國土資源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和構建科學發展新機制研究。建立國土資源科技統計指標體系,加強科技創新效益評估方法、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研究。
(二)土地管理體制與機制創新研究
加強土地產權經濟理論與制度創新研究,研發土地產權管理和土地登記技術體系。加強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技術經濟評價研究。研究中國土地市場的發育過程和形態演變規律,土地市場指數測度,土地市場—房產市場—金融市場深度融合與交互作用機理,研發基于土地市場自組織演變的土地市場監控技術支持體系。開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差別化管理政策、耕地保護補償機制、節約集約用地政策措施、農村宅基地退出和補償機制、戰略性新興產業用地管理政策、綜合改革試驗區土地政策、房地產用地調控政策等研究。
(三)地質礦產管理體制與機制創新研究
系統跟蹤全球能源、礦產資源宏觀形勢,開展全球能源、緊缺礦產和戰略性礦產資源戰略研究。開展礦產資源規劃理論研究,加強區域經濟發展與礦業產業布局戰略研究。開展礦產資源稅、費政策研究,促進資源利用方式的轉型。開展地質工作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研究。系統跟蹤全國整裝勘查區地質找礦的經驗,研究和完善地質找礦新機制。開展風險勘查資本市場與礦業權市場構建研究。開展國有地勘單位改革與發展戰略途徑研究。研究礦山環境生態補償機制。開展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和地質信息資料管理政策研究。開展地質科技發展戰略研究。
第四章 大力建設科技支撐體系和創新體系
大力加強科研基礎條件平臺、質量監督檢測、標準化、科普、衛星應用五大支撐體系建設,完善國土資源科技創新體系,突出培養造就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夯實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基礎。
一、加強科研基礎條件平臺體系建設
以重點實驗室為骨干的國土資源科研基礎條件平臺體系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礎保障,是凝聚、吸引和穩定優秀科技人才、重大創新科技成果產業化、社會化服務的重要支撐。“十二五”期間,以統籌室內研究與野外觀測、科學理論和方法技術、儀器研發與推廣應用、自主創新與共建共享的原則,實施國土資源科研基礎條件平臺計劃,通過國家長期穩定支持,逐步形成以國家、部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野外科研基地、國際研究中
心等為核心的創新基地體系,力爭在“十二五”期末基本覆蓋國土資源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的主要學科和重點領域。
(一)建設重點實驗室
積極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以國土資源領域優勢重點學科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優化重點實驗室布局,改善科研基礎條件,面向國際競爭,集中力量開展資源環境和地球科學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探索科學前沿,加強理論和技術儲備。
加強部級重點實驗室建設。在部直屬事業單位、地方國土資源系統及有關大學、企業凝聚專業特色突出、裝備優良的技術隊伍,新建和部省共建一批部級重點實驗室。完善重點實驗室的運行和管理制度,加強學術交流,改善創新文化氛圍和學術環境,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加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巖溶研究中心建設,積極爭取新建地球化學填圖、深部探測國際研究中心,發揮其國際科技合作重要基地的作用,吸引和凝聚國際優秀人才。
(二)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以現代土地調查監測、地質調查勘查關鍵工程技術、裝備研發為重點,強化國土資源技術研發與調查有機結合,探索集成、配套的工程技術成果轉化應用的有效機制,建設一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展土地利用調查與監測、土地綜合整治、地質遙感儀器、金屬礦綜合利用、金鋼石鉆探、巖土鉆掘等領域工程技術,大幅提升技術創新和服務地質找礦能力。
(三)建設野外科研基地
以加強野外科研工作為目的,引導基層加大科技的投入,建設一批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以野外科研基地為依托,建設數據觀測、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與人才培養的綜合平臺,加強“產學研”交流與合作, 持續開展土地、地質、礦產領域關鍵數據、地質現象等要素的采集、觀測與綜合研究,試驗示范新技術,實現國家野外科學數據資源的持續增加,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開展中國大陸科學鉆探長期觀測站、高原鹽湖、基礎地質、典型礦床、地質災害、地下水試驗場、土地數量—質量—生態綜合監測等一批野外觀測基地的建設,加強基地的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科技人才培養,獲取海量野外觀測科學數據。
二、加強質量監督檢測體系建設
加強部級質檢中心建設和認證,加強監督檢測技術創新,不斷完善質檢儀器裝備,提升質量監督檢測和執法監管能力。
(一)部級質檢中心建設和認證
完善部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的管理體制,加強部級質檢中心建設和認證,建立基本覆蓋我國主要省區的礦產資源質量監督檢測機構。新建10個以上部級質檢中心,拓展金屬礦物選冶產品分析測試、金剛石鉆探工具質量、巖石物性測試等領域,探索建立土地資源調查的質量監督檢測體系和機構。
(二)監督檢測技術體系建設
不斷完善和提高質檢中心的大型儀器裝備,加強大型儀器設備的開放共享和綜合利用,為科技創新提供實驗技術服務。加快制定、修訂監督檢測技術標準與規范,為國土資源規劃、整理、實驗測試、保護和利用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和監管依據。加強土地調查檢測、地質實驗測試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
三、加強國土資源標準化體系建設
加強國土資源標準規范修制定,建立標準宣傳、培訓、監督檢查、評估體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一)技術標準體系建設
深入推進國土資源標準化建設,開展國土資源標準體系建設,在詳細分析土地、地質礦產管理和技術工作業務流程的基礎上,結合國土資源工作發展趨勢,進一步細化和建設土地、地質礦產、地質環境等領域子體系。明確各子體系的構成和內涵,編制各領域標準體系表,提出需要制定、修訂的標準和內容。加強標準宣傳、培訓、監督檢查、評估體系的建設。
開展標準化基礎理論研究,系統開展標準的清理,建立標準資源數據庫,建立標準信息發布與交流平臺,培養標準化人才。開展國外先進標準的跟蹤應用研究,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加大采標工作力度。
(二)重要技術標準規范的制定
開展國土資源行業管理和服務領域、土地資源領域、地質礦產領域、地質環境領域、國土資源信息化領域五項重要標準修制定專項計劃。加強國土資源行政審批、執法監督、預算定額、質量監管、社會公共服務等工作管理標準規范建設,開展全國土地利用“一張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技術等土地資源領域的技術標準制定,開展深部勘查、新能源勘查、資源綜合利用、基礎調查、地質災害防治等地質礦產領域的技術標準制定,開展國土資源信息服務規范、數據匯交、共享規范等信息化領域的技術標準制定。用5年時間,制修訂300項左右標準,基本滿足國土資源調查、監測、評價、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需要。
四、加強國土資源科普體系建設
實施《國土資源“十二五”科學技術普及行動綱要》,建設國土資源科普基地,開展系列重大主題科普活動,創作一批有廣泛影響力的科普作品,形成特色鮮明的國土資源科普體系,提高大眾對國土資源國情的科學認知程度。
(一)建設國土資源科普基地
健全國土資源科普基地管理制度,編制《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建設指南》,持續開展科普基地命名工作,新建100個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到2015年達150家規模。優化科普基地建設結構,平衡發展土地、地質礦產、地質環境與災害各領域的科普基地,注重土地領域及綜合性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建設,加大對貧困落后地區、西部地區、偏遠山區科普基地建設的支持。建設國土資源科普基地網站,加強對已命名科普基地的考核評估。
(二)開展國土資源科普活動
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渠道,面向青少年、大學生、社會公眾以及國土資源管理干部等群體,規范和強化科普活動,做精重大主題科普活動,積極開展應急性科普宣傳。建立科普開放日制度。充分借助世界地球日、防災減災日、科技活動周、全國土地日等平臺,創新形式,開展系列重大主題科普活動。針對社會公眾關注的話題或突發事件,以電視專題節目、網站在線訪談、報刊專題文章等形式,普及科學知識。
(三)創作國土資源科普作品
探索建立科研、教育、傳媒、文學、藝術工作者合作的平臺及機制,以圖書、電視節目、電影、動漫游戲等多種形式,創作系列涉及地球科學、土地礦產資源國情、地質災害、地學與氣候變化等知識的有廣泛影響力的科普作品。組織編寫出版5套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科普叢書和音像制品,獎勵、宣傳優秀科普作品及其創作者。探索科研成果科普化工作,培養科普人才。
五、推進國土資源衛星應用體系建設
加快推進陸海統籌的衛星應用系統建設,加強國土資源對地觀測技術研究,實施國土資源衛星應用工程,提高資源、生態和環境調查和監測水平。
(一)加快陸海統籌的衛星應用系統建設
以發展自主資源衛星和建設高分應用示范系統為契機,推進國土資源衛星應用系統建設。開展衛星技術應用于土地利用、礦產資源、基礎地質、地質災害、地質環境調查及圖件更新工作,提高國土資源遙感調查工作的定量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積極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建設,實現“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促進國產高分辨率數據進入國土資源遙感調查、監測和監管的主體業務流程。
加快推進陸海觀測衛星業務發展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初步建立土地資源利用全要素調查、重點城市土地利用動態監測、土地質量狀況調查監測、礦產資源調查監測等業務的衛星遙感資源環境調查監管技術體系,加快建立地質災害易發區遙感調查監測、生態地質環境遙感調查、重大地質災害應急監測等工作的衛星遙感災害監測預警技術和應用體系。
(二)國土資源對地觀測技術創新
加強資源衛星、高分衛星、環境減災星等我國自主的系列衛星的應用技術開發,積極跟蹤國外衛星應用新技術。開展國土資源要素信息快速提取技術、海量數據并行批量與協同處理、雷達/高光譜衛星數據精細應用等關鍵技術研發,發展可用于國土資源調查與能源勘查的星載高光譜成像儀及其應用技術。加強地質災害衛星監測預警與評估技術研發。
發展面向全球的陸地/海洋資源環境綜合觀測技術、地學信息可視化與制圖綜合技術,開展國土資源行業/區域綜合對地觀測技術應用、衛星遙感與導航服務綜合技術應用。統籌開發衛星高光譜和航空高光譜應用技術,盡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業務化運行能力的航空高光譜遙感系統,研制發展地面成像光譜遙感和深部探礦急需的巖心光譜探測設備,提高對地探測能力。
六、完善國土資源科技創新體系
發展國家科技創新隊伍,建設土地、地質等工作的科技支撐隊伍,突出培養造就高層次創新型國土資源科技人才,保障國土資源事業可持續發展。
(一)國土資源科技創新隊伍建設
國土資源有關單位和企業要以支撐和引領國土資源事業改革發展為目標,以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開發為主要方向,形成由科研單位、企業、相關事業單位和高校組成的配置合理、協調發展的國土資源科技創新體系。
加快國家科技創新隊伍發展。全面推行現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完善科技運行機制。中國地質科學院要充分發揮國家科技創新隊伍的作用,以自主創新為核心,不斷完善學科結構,以地球科學研究、地質找礦技術創新、地質環境研究、科技人才培養為重點任務,大力發展大陸地質與地球動力學、成礦作用和資源評價、地下水資源與表層動力學、地殼變形與地質災害動力學、應用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探測及分析測試技術5個優勢學科群,努力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地球科學研究中心。
加強國土資源科技支撐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地質科技支撐隊伍結構,加強調查與科研有機統一,不斷提高解決重大地質科學和技術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土地規劃、整理等土地科技支撐隊伍和國土資源政策標準研究、管理科學、科普、信息技術等科技支撐隊伍科技能力,服務土地資源的管理。
加強地方國土資源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各省地質調查院、土地規劃院等單位要以服務國土資源管理為目標,大力加強科技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承擔土地調查、地質勘查與資源評價科研任務的能力。建立重大科技攻關和成果示范推廣的部-省聯合推進機制,促進基層國土資源工作的現代化。加快發展冶金、有色、煤田、建材、黃金、核工業以及與土地、地質礦產相關大學、企業等行業科技隊伍,使之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二)突出培養造就高層次創新型國土資源科技人才
加強國土資源各類人才的培養,統籌發展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復合型管理人才、地質找礦一線緊缺人才、土地科技緊缺人才。加強全系統基層青年科技骨干培養,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加大對突出貢獻杰出科技人才的獎勵力度。重點扶持45歲以下的優秀科技人才。
實施國土資源高端科技創新人才開發和引進計劃。依托國家相關重大科技計劃、重點工程、重大建設項目,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團隊,爭取有3-5個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團隊進入國家科技創新團隊。
實施國土資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加大資助力度,依托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國際研究中心、野外科研基地等科研平臺和項目扶持培養杰出青年科技創新人才。著重為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的成長打造寬松的學術和野外實踐環境,每年選派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到國外進行考察、進修和培訓,依托國際合作平臺培養人才。
“十二五”期間,在地球前沿科學、資源節約利用、土地科學與信息化、地質找礦、地質災害理論與預警預報高技術研發、空間海洋資源探測技術等重點科研領域,自主培養造就和引進急需緊缺高端科技創新人才50名、科技領軍人才100名,資助杰出青年科技創新人才150名,造就一批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學術群體,形成15-20個具有明顯優勢和特色的高水平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團隊。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為有力推進規劃順利實施,必須加強統籌部署,落實責任,增加投入,強化監督管理,建立民主決策機制、科技工作統籌制度、產學研聯合攻關機制。
一、加強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
建立科技事項議事制度,加強對科技工作的領導。國土資源部科技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集中研究、決策國土資源重大科技事項,審定科技發展規劃和年度科技計劃,監督科技規劃及保障措施的落實。每一個五年計劃召開國土資源部科技大會,按照國家科技創新工作和國土資源管理的要求,部署下一個五年的科技發展工作。部科技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快制定議事程序、規則,充分發揮國土資源部科技專家咨詢委員會的作用。
進一步加強國家科技政策法規的落實,制定加強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工作的指導意見。深入落實《科技進步法》、《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及其配套政策措施,強化科技監督管理職能,建立“科研基地搭臺、人才培養先行、產學研用結合、科技專項引導、重點領域突破”的國土資源科技創新機制,不斷加強國土資源領域的科技創新工作。
各省(區、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建立健全科技領導小組議事制度、專家咨詢制度,定期召開會議,落實國家、國土資源部科技政策、規劃及有關重大科技事項,進一步加強對本省國土資源科技工作的領導。
二、建立共同責任制度
國土資源部科技主管部門牽頭組織實施本規劃,各業務主管司局、直屬單位等要以推進國土資源科技進步為共同責任,建立重大科技事項協調機制,分工協作,整合推進解決涉及土地、地礦等領域的共性科技問題。
加強國土資源部與國家科技工作相關部門的聯系,建立會商機制,共同商議和解決國土資源領域面臨重大科技問題,組織開展國土資源領域科技創新工作。
各省(區、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國土資源部直屬單位應進一步健全完善科技工作管理體系,加強科技工作管理、監督力度,建立貫穿省、市、縣的科技工作管理網絡,做到省級有處室,市縣有崗位,科技工作有人思考、有人規劃、有人組織實施。
三、建立科技規劃計劃制度
強化科技規劃指導作用,建立規劃體系。科技發展規劃是針對國土資源事業當前需求以及長遠發展需要的統籌謀劃和戰略部署。各省(區、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部直屬單位,應根據地方和單位特點,制定本省、本單位的五年科技發展規劃,做好重點科技任務的落實,報國土資源部備案。
建立年度科技計劃制度,統籌推進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年度科技計劃是落實科技發展規劃、服務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基礎。國土資源部有關業務主管部門、直屬單位、各省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逐步建立有關專項的備選科技項目庫,根據國土資源中心工作需求,通過凝練、整合,制定項目年度計劃。國土資源部于每年4月份組織匯總、發布國土資源部系統年度科技計劃,明確科技任務、目標,分工協作、共同推進。
建立科技成果交流制度,每年組織召開科技成果交流會,及時推廣轉化新成果。充分發揮國土資源部各業務司局和國家土地督察機構在落實科技創新任務和推廣應用科技成果中的作用。
四、加強科技規劃評估和項目管理
建立健全科技規劃和計劃檢查評估制度。通過評估,分析本規劃的執行和進展情況,并作為對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及直屬單位科技工作考核的依據。加強年度科技計劃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各單位每年向國土資源部提交上年度科技計劃執行情況和重大科技進展。
強化項目的過程管理。進一步完善國土資源部科技項目管理辦法,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立項程序和管理制度。項目的執行實行年度報告制,承擔單位在每年十一月底前,填寫年度執行情況報告(項目執行不足六個月的,可在下一年度一并填寫),報送部科技管理部門。項目執行過程中的重要進展、事件要在兩天內報送簡報。部定期組織對項目的中期檢查和現場抽查,加強對重大、重點項目的監督檢查。
加強科研團隊和基地的管理。加強與《國土資源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的銜接,統籌項目實施、人才團隊培養和科研基地建設工作。對于完成國土資源部年度科技計劃、國家科技計劃任務出色,有領軍人才,國內一流,專業、年齡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研發團隊,經評估認定一批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團隊;青年人才輩出,依托研究實力雄厚的單位、實驗室,經評估認定一批國土資源杰出青年人才培養基地。加強對創新團隊和基地的支持。
五、加快建立科技人才培養制度
落實國家科技人才政策,創造條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加強與國家“千人計劃”等高層次科技人才培養計劃的銜接,深入推進“國土資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工程”,探索國土資源領域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的培養機制。
國土資源科技項目設立首席科學家(專家),負責項目實施的技術管理和協調,組織技術交流。重大項目設立總體專家組,專家組組長為首席科學家(專家)。在國家科技計劃以及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建立“雙負責”制度,依托大項目培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建立公開競爭選拔首席科學家(專家)機制。
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進一步完善科技獎勵制度。按照“目標導向、分類實施、客觀公正、注重實效”的要求,制定國土資源部創新人才成就獎、突出貢獻獎、杰出青年人才獎評選表揚辦法,加強對科技創新和野外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的引導和激勵。進一步加強科技獎勵工作,充分發揮科技獎勵在引導科學和技術發展、激勵科技創新人才成長中的重要作用,積極申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完善國土資源科技獎勵制度,宣傳推廣優秀科學技術成果。
加強國土資源科技創新文化建設,大力弘揚李四光等老一輩科學家的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引導青年科技人員樹立敢于突破、勇于創新的自信心,樹立團結協作、共同發展的團隊精神。繼續弘揚“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的三光榮精神,切實加強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共同防治學術不端行為,構建良好學術風氣。
六、建立產學研聯合攻關機制
不斷完善和發展產學研有機結合推動自主創新的機制,探索建立國土資源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進一步增強對產學研聯合創新的支持,加強對土地、地勘單位、企業、科研院所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吉林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有關高等院校技術創新力量的組織和協調,聯合進行技術研發,推進國土資源調查、勘查核心技術裝備的應用和轉化。
建立科技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加強大型科研設備共建共享工作,充分發揮北京離子探針中心國際大型儀器科研中心的作用。整合國土資源調查和研究工作中形成的數據資源,建設一批國土資源數據中心,完善數據共享政策與標準。
七、加強國際科技合作
跟蹤世界先進科技,加強國際科技合作是提升科技水平的必要措施。進一步加強國土整治和土地調查評價規劃、地質礦產科技、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際科技合作。加強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亞太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合作,培養國際合作人才。
搭建國際科技合作平臺。鼓勵我國科學家以我為主發起重大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積極搭建青藏高原、北極、南極以及巖溶、世界三大巨型成礦帶研究等世界級地質科研合作平臺。鼓勵我國科學家積極參與重大國際科技合作計劃、在國際科技組織中任職、在重點領域直接參與國際科技合作與競爭。加強與有關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學術交流。
八、加強科技投入
積極爭取國家863、973、支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科技計劃對國土資源重大共性科技工作的支持。積極推動地殼探測工程等重大科技專項的立項。
完善國土資源各領域科技創新投入,在國土資源部組織實施中央財政專項資金中,加大配套設置一批科技創新項目,開展綜合研究、技術研發、理論創新以及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推廣。加強對標準化、質量監督檢測體系建設、青年科技人才培養、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基礎平臺建設、科技成果登記發布以及科技獎勵等基礎性、綜合性科技工作的投入,新開工一批重點項目。
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緊密圍繞地方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重點,加大科技工作的投入,積極爭取地方財政資金的支持,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體系。
網友熱評:(已有
0
條評論)
查看所有
0
條評論 >>>
查看所有
0
條評論 >>>
您還沒有登錄,請
登錄
后再發表評論。如果還沒有注冊,請
注冊
。
登錄
用戶登錄:
X
相關動態:
·
國務院關于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
·
落實高溫津貼只發通知不行
·
國務院法制辦關于《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09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
關于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新政策允許同一企業12個月內再申請穩定…
相關法規:
·
關于廢止部分勞動和社會保障政策性司發文的通知
·
關于廢止原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如何確認臨時工用工主體兩個復函的通知
·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廢止勞動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通知
·
關于廢止部分勞動和社會保障規范性文件的通知
·
上海市版權局關于印發《上海市版權公開交易管理辦法》的通知
相關案例:
·
提前一月通知單位解除合同還要承擔違約責任嗎?
·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
提前通知后的工資應照發
·
競業限制期與提前通知期不能并用
·
書面解除通知未送達 勞動關系不算解除
相關問答:
·
廣州亞運會放假通知安排,不放假有無三倍加班工資?
·
深圳大學生運動會(大運會)放假通知安排,不放假有無三倍加班工資?
寶典申明:此消息系轉自公開媒體,HR寶典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據此采取的任何行動寶典概不負責,如果您認為有內容有侵權的問題,請給及時給我們提出,我們將盡快刪除這些內容。
HR資訊
在線問答
案例分析
最新培訓
最新動態
行業視點
HR法律法規
HR法律法規大全
常用法規
最新法規
新法解讀
立法動態
法律文書
法律基礎
熱門問題法律搜索
法律
補償賠償
補償賠償計算公式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
企業合法解除
企業違法解除
員工合法解除
員工違法解除
協商解除
合同訂立
固定期限
無固定期限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
非全日制
派遣合同
學生實習合同
集體合同
退休返聘合同
兼職協議
其他勞務合同
服務期協議
競業限制協議
保密協議
規章制度
員工手冊
招聘
合同
考勤
福利薪資
崗位管理
考核
培訓
獎懲
民主管理
秘密
競業限制
借款借物
其他
快速避險
第一步:訂立書面合同
第二步:交納社保
第三步:加班工資
第四步:規章制度
第五步:解除合同
免費注冊
|
首頁
|
改進建議
|
聯系我們
|
試用說明
|
代理合作
|
立即購買
|
幫助
|
產品介紹
|
有問必答
|
取回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