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_av中文字幕网免费观看_51激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久久综合网 -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8
[首頁]
[收藏]
法律
首頁
>
法律列表
>
農業部關于做好2012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意見
農業部關于做好2012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意見
2012-01-11
農業部關于做好2012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機、畜牧、獸醫、農墾、鄉鎮企業、漁業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為全面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中發[2012]1號),以及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做好2012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現提出以下意見,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2011年,面對異常發生的自然災害和異常波動的市場環境等嚴峻挑戰,各級農業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圓滿完成“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的目標任務,鞏固和發展了農業農村經濟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新高,首次邁上11000億斤新臺階,連續五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實現半個世紀以來首次連續八年增產。主要農產品產量全面增加,農產品市場供應充足、質量安全保持較高水平,重大動物疫情形勢總體平穩,農機、農墾、鄉企持續發展,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快速增長。農民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量創歷史之最,增幅連續兩年超過城鎮居民。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抑制物價過快上漲、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贏得了主動,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我們黨將召開十八大。做好農業農村經濟工作,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農民持續增收,對于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具有特殊重要意義。黨中央、國務院對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提高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促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提出了新的明確要求,出臺了力度更大的支持政策,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面臨許多有利條件。但同時也面臨著發展基數和生產成本高、氣候條件和市場變化不確定等諸多挑戰,保持糧食穩產增產和農民就業增收的難度明顯加大,任務更加艱巨繁重。各級農業部門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把困難和問題估計得更充分一些,切實做好應對準備,切實做好各項工作,務必防止盲目樂觀、工作松懈、政策減弱,務必防止糧食生產出現拐點、農民收入出現滑坡,堅決鞏固和發展來之不易的好形勢。
2012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和中央1號文件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為重點,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全面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堅持“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目標不動搖,千方百計使糧食產量穩定在10500億斤以上、農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持續提高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為實現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基礎保證。
一、落實和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進一步加大農業支持保護力度
1.全面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2012年,中央繼續加大對“三農”投入力度,財政投入、固定資產投資、農業科技投入的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各級農業部門要搶抓難得機遇,搞好落實和配套,強化政策宣傳,加大監管力度,確保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基層、兌現到農戶。把農業“四補貼”、糧棉油糖高產創建、草原生態保護補獎、生產大縣獎勵補助、“菜籃子”生產專項等作為政策落實工作重點,積極推動新增補貼向主產區、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傾斜。推動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落實好產糧(油)大縣、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補助政策。推動完善和落實糧食最低收購價、大宗農產品臨時收儲、生豬市場調控等政策,探索建立主要蔬菜品種價格穩定機制,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積極推進農業援疆援藏和扶貧開發工作,強化資金、技術、人才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2.推動完善農村金融和農村社會發展等支持政策。繼續推動完善農村金融扶持政策,創新農村金融機構、產品和服務,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開展信用合作,探索滿足農村金融需求有效辦法。推動擴大農業保險險種和覆蓋面,加大保費補貼力度,開展設施農業保費補貼試點,扶持發展漁業互助保險,鼓勵地方開展優勢農產品生產保險。落實好農墾危房改造政策,穩步推進墾區城鎮化進程,加快改善農場職工生活環境。推進農村社會管理創新和文化建設,推動落實好農村社會保障、義務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文化惠民等政策,加快改善農村民生。
二、全力奪取糧食生產好收成,穩定發展棉油糖等經濟作物生產
3.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千方百計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依靠科技著力提高單產和質量,實現夏糧早稻增產、秋糧穩定。夏糧突出抓好冬春抗旱和病蟲害防控,落實好小麥抗旱澆水和“一噴三防”。早稻突出抓好整地和育秧環節,推廣應用大棚育秧、集中育秧技術。秋糧突出促早熟和防災減災,突出抓好玉米生產,積極落實東北地區膜下滴灌和西北地區全膜覆蓋技術,挖掘玉米增產潛力。繼續開展糧食穩定增產行動,完善各部門協同督導糧食生產的機制,組織好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考核評價,推動落實糧食省長負責制。繼續加強糧食高產創建整建制推進工作,選擇基礎條件好、增產潛力大、科技水平高的產糧大市,率先開展整地市高產創建試點。推進高產創建示范片與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各種社會化服務組織相結合,改善高產示范片生產條件,提高糧食生產在農資供應、耕作收獲、生產管理、病蟲防治等方面的組織化程度。強化農業防災減災,加強墑情態勢與生產形勢監測和災害預測預判預警,加快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完善重大病蟲疫情防控支持政策。
4.統籌發展棉油糖等經濟作物生產。支持優勢產區加強棉花、油料、糖料等生產基地建設,穩定面積、優化布局、提高單產、提升效益。繼續推進棉油糖高產創建,開展整鄉推進試點,與棉花輕簡育苗移栽、甘蔗健康種苗、生產全程機械化等技術示范推廣有機結合,加強技術培訓和現場觀摩,切實增強示范帶動效應。加強天然橡膠等熱作生產基地建設,優化生產結構布局,培育優勢特色產品,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5.加快農墾現代農業建設。以農田水利、物質裝備、科技創新等為重點,加強農墾大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進一步提高農墾糧食、糖料、棉花、生豬、奶牛、天然橡膠等供給保障能力,發揮農墾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支持農墾國有農業企業發展,使用好國有資本預算投資,推進資源整合和資本運作,促進產業轉型,培育一批大型跨國農業企業集團。
三、穩定發展“菜籃子”產品生產,保障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6.提高蔬菜等園藝產品生產水平。實施全國蔬菜產業發展規劃,加強優勢產區生產基地建設。穩定大中城市菜地保有量,提高本地應季蔬菜自給能力。加強蔬菜生產信息監測,將監測范圍擴大到580個蔬菜產業重點縣。支持蔬菜集約化育苗場建設,提高蔬菜生產設施化水平。繼續開展蔬菜、果樹和茶葉等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推進標準化生產。
7.抓好生豬牛羊等主要畜產品生產。穩定發展生豬生產,切實提高母豬產仔能力、仔豬成活率和生豬科學飼養水平,加強生產監測和形勢預判,盡快完善調控預案,適時啟動調控措施,努力避免豬價大幅波動。大力扶持牛羊肉生產,重點做好民族地區牛羊肉生產保供。在牧區推進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在北方農區和半農半牧區推廣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和高效集中育肥,在南方地區推行適度規模養殖。大力提高牛羊肉生產標準化、良種化水平,加強肉牛肉羊生產大縣建設,提高牛羊肉綜合生產能力。抓好飼草料基地建設,啟動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繼續推進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發展,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8.促進漁業健康發展。擴大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規模,開展水產養殖生態環境修復試點,加快池塘標準化改造,提升水產養殖綜合生產能力和防災減災能力,保障水產品安全有效供給。開展良種體系建設與生產規范推進行動,新建一批大宗品種和優勢品種遺傳育種中心和原良種場,全面推進水產苗種產地檢疫,提高水產原良種生產、新品種選育和災后苗種調劑保障能力。扶持壯大遠洋漁業,支持專業化、標準化遠洋漁船更新改造和新漁場資源開發。加強漁港、漁政建設和管理。推進以船為家漁民上岸安居工程。
9.深入實施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加強部門溝通協調,推動將各項支持菜籃子產業發展的政策落到實處。推動地方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探索圍繞生產用地保有量、重點產品自給率、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應急供給保障能力等指標開展責任考核。
四、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堅持不懈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
10.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繼續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切實加強“瘦肉精”專項整治和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對個別產品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實施集中治理。進一步完善國家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對農獸藥和飼料生產、經營、使用實行全過程監管,嚴格規范使用飼料添加劑。進一步加大農資打假力度,強化檢打聯動和綜合執法。大力推廣高效安全、低毒低殘留新型化肥和農藥。加快農業標準制修訂步伐,加強“三品一標”認證監管,支持農業標準化整體推進示范,啟動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建設。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體系,開展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和追溯體系建設。加快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建設,確保年底全國所有鄉鎮基本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機構。
11.狠抓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落實強制免疫、檢疫監管、疫情監測和應急管理等各項措施,提高免疫質量,果斷處置突發疫情,防止疫情擴散蔓延。切實加強疫苗質量監管,嚴格實施日常監督、飛行檢查、駐廠監督、批簽發等管理制度,督促企業嚴格按照生產規程組織疫苗生產和檢驗活動,嚴格疫苗生產原材料質量控制。扎實做好優先防治疫病基礎監測工作,在全國開展禽流感、口蹄疫、布病病原學專項監測,啟動實施重點單項動物疫病防治計劃。實施種畜禽場疫病凈化計劃,強化源頭防治。繼續抓好布病、血吸蟲病、包蟲病等重點人畜共患病防控。加強非洲豬瘟、瘋牛病等外來動物疫病監視監測,防范境外重大動物疫病傳入。加強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和生物安全區建設,進一步推進動物標識及動物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加強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健全動物防疫責任體系,規范畜牧獸醫行政執法行為,嚴格執行《農業部關于畜牧獸醫行政執法六條禁令》。推進執業獸醫和官方獸醫制度建設,加強鄉鎮畜牧獸醫站和村級防疫員隊伍建設。開展獸醫實驗室考核和檢測比對工作,加強實驗室能力建設。組織實施《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做好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12.做好農業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草原火災防控能力建設,強化應急培訓和演練,嚴格草原火災隱患排查和防火督查,加強火情監測預警、應急物資保障和應急處置。加強農機安全管理機構設施裝備建設,強化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注冊登記、牌證核發和年度檢驗,實行農機定期免費檢驗制度,鼓勵開展農機安全保險保費補貼。開展“平安農機示范縣”、“平安漁業示范縣”等創建活動。強化漁船進出港簽證和漁船檢驗,推進漁業安全救助體系建設。加強“平安墾區”建設。
五、扎實開展“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全面推進農業科技進步
13.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支持農業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著力突破農業重大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解決科技與生產脫節問題。以種業為重點,以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為導向,繼續組織實施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推動落實一批種業和農業生產急需的科技攻關項目,大力發展以現代生物技術為核心的生物育種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突破性新品種。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完善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農產品為單元、以產業鏈為主線、以綜合試驗站為基點的新型農業科技組織模式,及時發現和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充分發揮技術創新、試驗示范、輻射帶動的積極作用。繼續實施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和948計劃,加強農機農藝融合技術研發,加強應對農業災害、節本增效、節能減排、保障農產品安全等關鍵技術引進和研發。啟動實施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規劃,重點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和以綜合性重點實驗室、專業性(區域性)重點實驗室、科學觀測實驗站一體化布局的農業部重點實驗室體系,促進農業科技基礎條件建設和科技資源共建共享,加強科研育種基地、南繁基地、應用研究示范基地、檢測中心、科學調查船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體系等建設和系統布局。完善、優化科研立項機制、分類評價機制、大協作機制,培育一批科技型農業企業,形成科技創新合力。
14.強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鄉鎮農業公共服務機構管理體制,強化縣級業務主管部門對鄉鎮農技推廣工作的管理和指導。全面實行人員聘用制度,嚴格上崗條件,落實崗位責任,推行縣主管部門、鄉鎮政府、農民三方考評。進一步加大投入,按種養規模和服務績效落實推廣工作經費,并納入地方財政預算。推進各地切實提高基層農技人員待遇水平,落實工資傾斜和績效工資政策,確保基層農技人員工資收入與基層事業單位平均工資水平相銜接。各地要落實配套資金,確保2012年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項目基本覆蓋農業縣(市、區、場)、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條件建設項目覆蓋全部鄉鎮。全面實施鄉鎮農技推廣機構條件建設項目,為鄉鎮農技推廣機構新建或改擴建業務用房,配備檢驗檢測、推廣服務等儀器設備和交通工具。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特崗計劃試點,選拔一批大學畢業生到鄉鎮擔任特崗人員。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工作納入績效考評,對每個縣的推廣工作經費落實情況、每個鄉鎮或區域站的建設進展進行跟蹤管理,對機構設置、隊伍建設、工作經費、條件建設、制度建設、人員待遇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確保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15.大力推廣農業防災減災穩產增產重大關鍵技術。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種養模式、不同農時季節,及時發布抗災減災應急預案和技術指導方案,推廣應用關鍵實用技術。推動落實農業防災減災穩產增產關鍵技術良法補助,重點推廣“三北”地區玉米地膜覆蓋和膜下滴灌、黃淮海地區小麥測墑補灌和“一噴三防”、東北水稻大棚育秧和南方早稻集中育秧、農機深松整地、保護性耕作、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動物疫病防控等關鍵技術。繼續開展科技大會戰,動員全國農業科教系統力量全員參與,組織全國70萬名農業科技人員下鄉、進村、到場、入戶,扎實開展全年全程農業科技服務,實現對農業大縣、重點鄉村全覆蓋。在17個水稻主產省(區、市)全年推廣超級稻1億畝以上。
16.發展現代農作物種業。制定實施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種業發展布局和重點任務,整合各方資源和力量,引領現代種業發展。推動出臺一批種業扶持政策,特別是在支持企業商業化育種、良種繁育補貼、種子儲備、制種保險、管理體系建設等方面出臺配套的政策措施。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扶持一批骨干種子企業,推動商業化育種資源、技術、人才等要素向企業流動,支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做大做強。加強優勢制種區種子基地建設,繼續實施種子工程等項目,在西北、西南、海南等優勢區啟動建設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集約化種子生產基地,加快新品種推廣步伐。加強種子體系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種子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建立相對集中穩定的種子生產基地,在糧棉油生產大縣建設新品種引進示范場。加強種子供需調度,做好品種和區域調劑。組織開展種子執法年專項行動,確保生產用種安全。完善品種審定、保護、退出制度,強化種子生產經營行政許可管理,嚴厲打擊制售假劣、套牌侵權、搶購套購等違法行為。
17.培養現代農業人才和新型農民。全面實施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依托現有重大科研計劃、項目和基地建設,加強農業科研人才及創新團隊培養,重點培養一批中青年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加強農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引導和鼓勵高校涉農專業畢業生到縣鄉農業公共服務機構工作。廣泛開展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分層分類定期培訓,選送基層農技推廣骨干到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研修、深造。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以培訓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負責人、大學生村官、農村經紀人、農機手、農產品加工和休閑農業從業人員等為重點,加快培養一批農村發展帶頭人、農村技能服務型人才和農村生產經營型人才。擴大農村勞動力陽光工程培訓規模,提高補助標準,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利用冬春農閑季節,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開展農業科技大培訓。
六、強化重大項目工程建設,提高現代農業物質裝備水平
18.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實施好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田間工程,加快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繼續搞好農地質量調查和監測工作。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整縣(場)試點、整鄉推進,大力推進配方肥產業化,對小型智能化配肥設備開展補貼試點,鼓勵建立配方肥現場混配供肥服務網點。擴大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規模,鼓勵和支持農民秸稈還田、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加強設施農業裝備與技術示范基地建設,搞好田間灌溉、機耕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動田間末級灌排溝渠、機井、泵站等配套設施建設,發展小型集雨蓄水設施、應急水源、噴滴灌設備等。
19.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加大投入力度,引導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項目、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工程和其它各類資金項目向示范區傾斜,努力把示范區建設成為優質糧食、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生態農業發展基地,更好發揮示范引領帶動作用。以高標準農田建設、設施農業建設、農業科技推廣應用、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為重點,推進示范區建設,著力在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取得突破。加強示范區建設的規劃和指導,搞好監測評價,定期發布評價結果。研究制定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政策性文件。
20.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精心部署組織春耕、三夏、“雙搶”、“三秋”等重要農時機械化生產,推動水稻和玉米機械化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農機深松整地面積繼續增加。加強農機化推廣培訓,促進農機農藝融合。積極推廣精量播種、化肥深施、保護性耕作等技術。著力解決水稻機插和玉米、油菜、甘蔗、棉花機收等突出難題,大力推進設施農業、畜牧水產養殖等機械裝備,探索農業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鼓勵發展大型、高效植保機械。因地制宜推廣使用小型實用施肥機械。推動落實支持農機化發展的信貸、稅費優惠政策,鼓勵種養大戶、農機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購置大中型農機具。推動農機服務市場化和產業化,培育壯大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促進農機專業合作社與農機企業、金融企業開展“社企合作”。
21.強化農業生態環境建設。推進農村沼氣建設,支持發展戶用沼氣、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大中型沼氣、鄉村服務網點等。編制沼肥綜合利用規劃,啟動秸稈綜合利用等重點工程和項目,加快農村廢棄物的能源化、資源化利用。繼續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開展農業清潔生產示范,加快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進一步加大農產品產地環境保護力度,加強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監測和修復治理。加大農業野生植物保護和利用力度,加強外來入侵物種防控。繼續實施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擴大退牧還草工程實施范圍,支持草原圍欄、飼草基地、牲畜棚圈建設和重度退化草原改良。加強牧區半牧區草原監理工作。推動實施南方草地保護建設和牧區防災減災工程。推進漁業節能減排,強化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加大漁業增殖放流、海洋牧場和水生生物保護區建設,嚴格實施休漁禁漁制度。
七、推進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強化農產品營銷促銷
22.加強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建設。推進國家級專業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指導產地批發市場開展升級改造,完善交易場地、電子結算、信息處理、檢驗檢測等配套設施。支持生產基地、專業合作社就地建設農產品窖儲、加工、包裝、貯存等配套設施,發展一體化冷鏈物流體系,提高生產者營銷能力。推動落實免除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政策,推動落實和完善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
23.搞好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加強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健全生產、批發和零售三個環節的價格監測體系,重點采集生產者價格信息,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指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增強面向生產經營者的信息服務能力。加強主要農產品成本收益調查,做好重要農時的農作物種植意向調查和夏季糧油、早稻、全年糧食產量預測預報。
24.推進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組織實施《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十二五”規劃》。抓緊推進“金農工程”二期項目立項工作。繼續實施“三電合一”項目,完善12316“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組織實施國家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農業項目。開展農業農村信息化評估試點工作。啟動農民專業合作社信息化建設工程試點。
25.促進農產品產銷銜接。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推進生產者與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賓館飯店、學校企業食堂等直接對接,支持生產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城市社區增加直供直銷網點,形成穩定的農產品供求關系。舉辦多形式、多層次的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辦好第十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活動,培育農產品展會品牌。加強鮮活農產品市場突發異動情況調度分析,妥善應對滯銷賣難等問題。
八、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保持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26.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進一步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積極發展區域特色產業,加強特色農產品品牌創立和保護,努力打造高效精品農業,提高農業效益。認定第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發揮專業村鎮、龍頭企業、種養大戶的帶動作用,促進節本提質增效。
27.推進農村二三產業健康發展。支持發展鄉鎮企業,積極培育產業集群,促進轉型提升。推動落實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增強吸納農民就業能力和縣域經濟活力。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穩步推進休閑農業發展,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加強規范管理,完善行業標準,搭建服務平臺,培育農民就業增收新的增長點。
28.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繼續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促進改善農民工務工就業環境,保障務工農民的合法權益。加強對農民就業創業的指導,大力開展農民創業就業培訓,轉變培訓方式,促進培訓與基地建設、人才培養、產業發展等緊密結合,提高農民就業增收技能。鼓勵和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引導農民創業園區建設,以創業帶就業。
九、深化農村改革,擴大農業對外開放
29.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步擴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落實財政補助政策,保障試點工作經費。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積極培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繼續推進土地承包糾紛仲裁體系建設,加強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執法檢查。按照權屬明確、管理規范、承包到戶的要求,加快推進草原確權承包工作,依法開展草原登記。
30.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完善扶持合作社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大財政、稅收、金融等支持力度,推動涉農建設項目委托有條件的合作社實施。推進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深入開展示范社建設行動,加強合作社帶頭人和財會人員培訓,建立健全合作社輔導員隊伍。鼓勵和支持大學生村官領創辦合作社,組織好“國際合作社年”系列活動。
31.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抓好扶持政策的貫徹落實,優化龍頭企業發展環境,引導龍頭企業應對經濟形勢變化和市場風險,推動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深入推進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開展第五次國家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監測。支持各地加強農業產業化人才培訓培養。強化龍頭企業與合作社、一村一品專業村鎮、農戶的密切合作,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
32.加強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組織實施農村改革試驗區試驗項目,指導各試驗區嚴格按照批復的試驗內容開展改革試驗,探索完善農業農村發展體制機制。加強對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的組織領導,及時掌握試驗項目進展,強化監督檢查,穩妥處理改革試驗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農村改革試驗區各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
33.積極推進農村其他改革。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監管平臺建設,強化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推進以股份經濟合作制為主要形式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農村集體產權交易平臺。推進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規范化建設,研究制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操作規程,推動完善財政獎補政策。延伸農民負擔監管領域,重點治理向村級組織攤派問題,研究制定對涉及農民切身利益違規違紀問題查處指導意見。切實加強基層農經機構、隊伍建設。深化農墾改革,健全完善管理體制和企業經營機制,啟動實施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試點。
34.提高農業對外開放水平。鞏固強化多雙邊和區域農業合作機制,積極參與國際標準規則制定和多雙邊農業貿易談判,做好糧食、棉花、大豆、化肥等貿易政策制定和協調。加強農業產業損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健全農業產業損害風險評估機制,加強農產品貿易救濟。大力推進農產品國際營銷,強化農產品出口促進措施,進一步優化農產品貿易結構。引導外商投資發展現代農業,強化外資并購國內涉農企業安全風險防范,提高“引進來”的質量和水平。推動完善扶持農業“走出去”的政策措施。
十、加強農業系統自身建設,以良好作風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再創佳績
35.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繼續通過“百鄉萬戶調查”活動、選派干部基層掛職和支農鍛煉等方式,鼓勵支持農業系統干部職工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建立健全領導干部聯系基層制度,鼓勵農業系統領導干部長期定點聯系一個村、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或一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深入了解農業生產、政策落實和農民生活等情況,以點帶面指導工作。
36.健全工作落實機制。不斷改進方法、健全機制、創新方式,確保各項政策在基層和農戶中得到落實。根據農時特點和生產規律,及時細化促進農業穩定增產、防災減災、節本增效、市場監管和安全生產等各項措施,確保各項重點措施在農業生產中得到落實。根據基層關切和農民需求,制定重大技術路線和工作方案,及時將實用技術、市場信息、政策法規送到基層一線、田間地頭,確保各項指導服務在農業系統工作中得到落實。啟動實施績效考核向省級農業部門延伸試點。
37.推進農業依法行政。完善農業法律法規規章,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提高農業立法質量。深入開展農業法制宣傳教育。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為民服務機制,促進行政審批規范高效透明運行。扎實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及時、全面公開涉及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政務信息。全面推進農業綜合執法規范化建設,改善條件,加強培訓,文明執法,努力提高執法效能。
38.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推進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通過結對幫扶、包村服務、送政策送技術下鄉等方式,為農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強化涉農重大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強化農業系統內部以及與其他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促進資金、技術、人才向“三農”傾斜,形成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強大合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政風行風建設,強化廉政風險防控管理,堅決查處各種違法違紀案件,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牢固樹立農業系統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網友熱評:(已有
0
條評論)
查看所有
0
條評論 >>>
查看所有
0
條評論 >>>
您還沒有登錄,請
登錄
后再發表評論。如果還沒有注冊,請
注冊
。
登錄
用戶登錄:
X
相關動態:
·
職工不足或正好工作滿十二個月不能享受年休假
·
是什么造成百萬大學生找不到工作
·
大學生找工作成本人均超三千元
·
奉賢部分企業推出四天工作制(圖)
·
國務院關于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
相關法規:
·
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
·
關于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
·
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管理辦法 (已廢止)
·
關于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隨用工單位改革實行勞動合同制的意見
·
企業工會工作條例(試行)
相關案例:
·
工作期間遭毆打,單位也要擔損失
·
工作近40年卻無法正常退休 工程師法院討說法
·
工作18年未給辦養老保險 員工狀告傳媒大學
·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專題七:隨意給員工定性不能勝任工作敗訴案
·
工作時間斗毆傷亡不屬工傷
相關問答:
·
公司不安排工作怎么賠償?
·
不安排工作的處理
·
可否不實行“雙休日”而安排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不超過6小時40分鐘?
·
帶薪年休假工作年限累計規定適用外籍或港澳臺人士嗎?
寶典申明:此消息系轉自公開媒體,HR寶典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據此采取的任何行動寶典概不負責,如果您認為有內容有侵權的問題,請給及時給我們提出,我們將盡快刪除這些內容。
HR資訊
在線問答
案例分析
最新培訓
最新動態
行業視點
HR法律法規
HR法律法規大全
常用法規
最新法規
新法解讀
立法動態
法律文書
法律基礎
熱門問題法律搜索
法律
補償賠償
補償賠償計算公式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
企業合法解除
企業違法解除
員工合法解除
員工違法解除
協商解除
合同訂立
固定期限
無固定期限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
非全日制
派遣合同
學生實習合同
集體合同
退休返聘合同
兼職協議
其他勞務合同
服務期協議
競業限制協議
保密協議
規章制度
員工手冊
招聘
合同
考勤
福利薪資
崗位管理
考核
培訓
獎懲
民主管理
秘密
競業限制
借款借物
其他
快速避險
第一步:訂立書面合同
第二步:交納社保
第三步:加班工資
第四步:規章制度
第五步:解除合同
免費注冊
|
首頁
|
改進建議
|
聯系我們
|
試用說明
|
代理合作
|
立即購買
|
幫助
|
產品介紹
|
有問必答
|
取回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