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_av中文字幕网免费观看_51激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久久综合网 -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8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印發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認可條件評審項目標準及認可工作程序的通知

2012-07-01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印發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認可條件評審項目標準及認可工作程序的通知

安監總安健〔2012〕8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局:

根據《職業病防治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50號)的規定,為規范有序地做好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認可工作,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制定了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認可條件(甲級和乙級)、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認可技術評審項目和判定標準(甲級和乙級)、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甲級資質認可工作程序、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業務范圍劃分表。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

1.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甲級資質認可條件

2.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甲級資質認可技術評審項目和判定標準

3.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乙級資質認可條件

4.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乙級資質認可技術評審項目和判定標準

5.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甲級資質認可工作程序

6.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業務范圍劃分表

http://www.chinasafety.gov.cn/newpage/Contents/Channel_6288/2012/0703/172944/content_172944.htm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二〇一二年七月一日





附件1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甲級資質認可條件

一、機構條件
(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部門、崗位設置合理,職責明確。
(二)注冊資金8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700萬元以上。
(三)有固定的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所需的工作場所。工作場所面積不少于700平方米,其中,職業衛生檢測實驗室使用面積不少于300平方米,檔案室使用面積不少于40平方米。
(四)有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和質量保證體系;取得省級及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頒發的計量認證證書。
二、人員要求
(一)熟悉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以及本單位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二)專職技術負責人和質量控制負責人應當熟悉本專業業務,不得外聘,具有相關專業高級技術職稱,從事相關專業工作5年以上,并經培訓合格。
(三)申請第一類業務范圍的,應當具有不少于25名經培訓合格的專職技術人員,專職技術人員的構成應當滿足下列條件:
1.高級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5名;中級以上技術職稱或相關專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40%。
2.具有2年以上職業衛生檢測工作經歷的檢測人員不少于10名,且高級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2名。
3.具有2年以上職業衛生評價工作經歷的評價人員不少于10名,且高級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2名。
4.職業衛生工程技術人員不少于3名(其中通風相關專業人員不少于1名),且高級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1名。
5.具有2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公共衛生專業人員不少于3名,且高級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1名。
6.具有滿足所申請業務范圍專業要求的工程技術人員,且每項專業不少于1名。
(四)申請第二類業務范圍的,應當具有不少于10名經培訓合格的放射防護檢測與評價專職技術人員,且專職技術人員的構成應當滿足下列條件:
1.高級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5名;中級以上技術職稱或相關專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40%。
2.具有2年以上相關專業工作經歷的放射衛生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5名。
3.具有2年以上職業衛生工程技術工作經驗的人員不少于1名。
4.具有滿足所申請業務范圍專業要求的工程技術人員,且每項專業不少于1名。
三、實驗室及儀器設備配置要求
(一)具有所申請的技術服務項目所必需的儀器設備(見附錄1和附錄3)。
(二)儀器設備的種類、數量、性能、量程、精度應當滿足工作的需要,且運行良好。
(三)儀器設備應當定期進行計量檢定或校準,并貼有相應狀態標識。無計量檢定規程的儀器設備,應當有相應校驗方法并進行定期校驗。儀器設備應當有完整的操作規程。
(四)標準物質、標準溶液及化學試劑的配制標識與使用記錄應當符合要求。
(五)檢測實驗室應當布局合理,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檢測儀器放置合理,便于操作。實驗室應當配有必要的防污染、防火、控制進入等安全措施。
(六)凡是檢測方法或檢測儀器有要求的,應當按要求對檢測場所的溫度、濕度和放射性本底等環境條件進行有效、準確的測量并記錄。
(七)應當為檢測樣品建立唯一識別系統和狀態標識。應當編制有關樣品采集、接收、流轉、保存和安全處置的書面程序。
(八)放射性檢測場所,應當符合放射衛生有關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要求。有使用放射性標準源或標準物質控制檢測質量的措施。
放射性樣品應當與其他樣品分開存放,專人保管。操作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的實驗室應當有通風設備,地面、實驗臺應當便于去除放射性污染。廢棄的放射性樣品和其他放射性廢物應當按有關規定處理。
四、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能力
(一)具備與申報項目相關的檢測方法和技能,能夠獨立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工作,并解決工作過程中發生的技術問題。
(二)具有所申請技術服務項目所必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能力(見附錄2和附錄4),其中,化學因素重點檢測項目不少于42項,物理因素重點檢測項目不少于8項;放射衛生重點檢測項目不少于12項。
(三)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應當采用國家、行業或地方規定的方法或標準,采用非標方法,應當進行方法比對或驗證,編寫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并經技術負責人審批。
(四)樣品檢測的原始記錄和檢測報告應當按照各自規定要求書寫、打印、審核、簽章、發送和保存。
(五)獨立完成盲樣考核,且考核合格。
(六)原始記錄應當規范、清晰、完整、可溯源,并按規定的時間保存。
(七)應當具備一定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工作基礎,申報的每個檢測項目應當完成至少2份檢測報告(或模擬檢測報告)。
五、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能力
(一)評價報告的編制規范、內容全面、結論正確;評價過程管理符合要求;原始記錄規范、清晰、準確、完整、可溯源,并按規定的時間保存。
(二)應當具備一定范圍的職業病危害評價能力。申請第一類業務范圍的,應當具有不少于3項業務范圍的評價能力;申請第二類業務范圍的,應當具備全部3項業務范圍的評價能力。
(三)應當具備一定的職業病危害評價工作基礎。申請的每項業務范圍應當至少獨立完成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控制效果評價報告(或模擬評價報告)各1份。
六、其他要求
(一)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應當編制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包括質量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記錄表格),并嚴格進行質量控制。
(二)應當有與其開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相適應的經費保障措施。
(三)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必需的勞動防護用品,并根據所申請的業務范圍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安全培訓。

附錄1
實驗室檢驗及現場檢測設備目錄(甲級)
序號 設備名稱 數量(臺/件)
一 采樣設備
1 5L/min~30L/min采樣器(包括防爆) 10(5)
2 1L/min ~5L/min采樣器(包括防爆) 20(10)
3 0~1L/min采樣器(包括防爆) 20(10)
4 各種空氣樣品收集器(大型氣泡吸收管、小型氣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沖擊式吸收管等) 15(每種)
5 壓力計 2
6 溫、濕度計 2
7 流量計 2
二 現場檢測設備
8 熱球式風速儀 2
9 輻射熱計 2
10 通風干濕球溫度計 2
11 黑球、濕球溫度計 2
12 個體噪聲劑量計(包括防爆) 10(4)
13 倍頻程聲級計(包括防爆) 2(1)
14 手傳振動測定儀 1
15 照度計 2
16 電磁場測定儀(含高頻、超高頻、工頻及微波等頻段) 1
17 紫外線測定儀 1
18 煙塵濃度測試儀 2
19 不分光紅外線分析儀 1
20 皮托管 2
三 實驗室檢測設備
21 分析天平(1/1000) 1
22 分析天平(1/10000) 1
23 分析天平(1/100000) 1
24 去濕機 1
25 普通冰箱 3
26 低溫冰箱(-20℃) 1
27 樣品消化裝置 1
28 樣品混勻裝置 1
29 磁力攪拌器 1
30 超聲波清洗器 1
31 恒溫水浴箱 1
32 離心機 1
33 高溫爐 1
34 干燥箱 1
35 紅外線干燥箱 1
36 白金坩堝 5
37 普通坩堝 5
38 瑪瑙研缽 1
39 生物顯微鏡 1
40 相差顯微鏡 1
41 分散度測定器 1
42 酸度計 1
43 分光光度計 1
4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1
45 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 1
46 高效液相色譜儀 1
47 離子色譜儀 1
48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 1
49 氣相色譜儀(FID、ECD、NPD、FPD或PFPD) 2


附錄2
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項目(甲級)
序號 檢測項目 條件要求
一 化學有害因素
(一) 金屬類
1 銻及其化合物 ☆
2 鋇及其化合物 ★
3 鈹及其化合物 ☆
4 鉍及其化合物 ☆
5 鎘及其化合物 ★
6 鈣及其化合物 ☆
7 鉻及其化合物 ★
8 鈷及其化合物 ☆
9 銅及其化合物 ★
10 鉛及其化合物 ★
11 鋰及其化合物 ☆
12 鎂及其化合物 ☆
13 錳及其化合物 ★
14 汞及其化合物 ★
15 鉬及其化合物 ★
16 鎳及其化合物 ★
17 鉀及其化合物 ★
18 鈉及其化合物 ★
19 鍶及其化合物 ☆
20 鉭及其化合物 ☆
21 鉈及其化合物 ★
22 錫及其化合物 ★
23 鎢及其化合物 ☆
24 釩及其化合物 ☆
25 鋅及其化合物 ★
26 鋯及其化合物 ☆
27 銦及其化合物 ☆
28 釔及其化合物 ☆
(二) 非金屬類
29 硼及其化合物 ☆
30 無機含碳化合物 ★
31 無機含氮化合物 ★
32 無機含磷化合物 ★
33 砷及其化合物 ★
34 氧化物 ★
35 硫化物 ★
36 硒及其化合物 ☆
37 碲及其化合物 ☆
38 氟及其化合物 ★
39 氯及其化合物 ★
40 碘及其化合物 ☆
(三) 有機類
41 烷烴類化合物 ★
42 烯烴類化合物 ☆
43 混合烴類化合物 ★
44 脂環烴類化合物 ★
45 芳香烴類化合物 ★
46 多苯類化合物 ☆
47 多環芳烴類化合物 ★
48 鹵代烷烴類化合物 ★
49 鹵代不飽和烴類化合物 ★
50 鹵代芳香烴類化合物 ★
51 醇類化合物 ★
52 硫醇類化合物 ★
53 烷氧基乙醇類化合物 ★
54 酚類化合物 ★
55 脂肪族醚類化合物 ☆
56 苯基醚類化合物 ☆
57 醇醚類化合物 ☆
58 脂肪族醛類化合物 ★
59 脂肪族酮類化合物 ★
60 酯環酮和芳香族酮類化合物 ☆
61 醌類化合物 ☆
62 環氧化合物 ★
63 羧酸類化合物 ★
64 酸酐類化合物 ☆
65 酰基鹵類化合物 ★
66 酰胺類化合物 ★
67 飽和脂肪族酯類化合物 ★
68 不飽和脂肪族酯類化合物 ☆
69 鹵代脂肪族酯類化合物 ★
70 芳香族酯類化合物 ★
71 異氰酸酯類化合物 ★
72 腈類化合物 ★
73 脂肪族胺類化合物 ☆
74 乙醇胺類化合物 ☆
75 肼類化合物 ★
76 芳香族胺類化合物 ★
77 硝基烷烴類化合物 ☆
78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
79 雜環化合物 ☆
80 有機物定性 ☆
(四) 農藥類
81 有機磷農藥 ★
82 有機氯農藥 ★
83 有機氮農藥 ★
(五) 其他化合物
84 藥物類化合物 ☆
85 炸藥類化合物 ☆
86 生物類化合物 ☆
(六) 粉塵類
87 總粉塵 ★
88 呼吸性粉塵 ★
89 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 ★
90 粉塵分散度 ★
91 石棉纖維 ★
二 物理有害因素
92 高溫 ★
93 高氣壓 ☆
94 低氣壓 ☆
95 手傳振動 ★
96 噪聲 ★
97 照度 ★
98 紫外輻射 ★
99 高頻電磁場 ★
100 超高頻輻射 ★
101 微波輻射 ★
102 工頻電場 ★
103 激光輻射 ☆
104 通風(風速、風量、風壓) ☆
說明:★為重點檢測項目;☆為一般檢測項目。

附錄3
放射衛生防護檢測儀器設備目錄(甲級)
序號 設備名稱 數量(臺)
1 X、γ射線測量儀 2
2 環境X、γ劑量率儀 2
3 α、β表面污染監測儀 2
4 中子測量裝置 1
5 高劑量率測量儀 1
6 氡測量儀 1
7 空氣采樣裝置 1
8 灰化裝置 1
9 γ能譜儀 1
10 熱釋光或光致發光測量裝置 1
11 *固體徑跡探測系統 1
12 *低本底α、β測量儀 1
13 *低本底α能譜儀 1
14 *低本底液閃測量儀 1
說明:帶*號者允許與其他單位共享。
附錄4
放射衛生防護檢測項目(甲級)
類別 檢測項目 備注 條件要求
序號 名稱
非醫用輻射設備及場所檢測 1 工業射線探傷放射防護檢測 X、γ和中子等射線探傷 ★
2 人體、行李包、車輛、集裝箱等射線安全檢查系統放射防護檢測 ★
3 非醫用加速器放射防護檢測(不包括中、高能加速器) ★
4 含密封源儀表放射防護檢測 ★
5 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放射防護檢測 ★
6 非密封放射性物質放射防護檢測 ★
7 中子工作場所放射防護檢測 ★
8 X射線衍射儀和熒光分析儀工作場所放射防護檢測 ★
9 其他放射工作場所放射防護檢測 ★
核設施與輻照裝置等大型設施工作場所輻射防護 10 核電站放射防護檢測 ★
11 核燃料循環工作場所放射防護檢測 包括鈾礦開采、鈾礦水冶、鈾的濃縮和轉工化、燃料制造、反應堆、燃料后處理、核燃料循環研究等工作場所 ★
12 大型輻照裝置放射防護檢測 ★
13 中、高能加速器放射防護檢測 大于等于50MeV ★
工作場所放射性核素分析 14 γ放射性核素分析 ★
15 α放射性核素分析 ☆
16 β放射性核素分析 ☆
17 總α放射性分析 ☆
18 總β放射性分析 ☆
19 氡及其子體檢測 ★
20 放射性氣溶膠檢測 ☆
說明:★為重點檢測項目;☆為一般檢測項目。



附件2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甲級資質認可技術評審項目和判定標準
一、第一類業務范圍的技術評審項目和判定標準
1.技術評審項目
考核項目 考核內容 考核結果
序號 具體內容
1.組織機構 法人資格 1 ★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注冊資金和固定資產 2 ★注冊資金8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700萬元以上
計量認證 3 ★取得省級及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頒發的計量認證證書
部門設置 4 *質量管理部門
5 *評價部門
6 *檢測檢驗部門
7 部門負責人任命文件
崗位設置、職責 8 *技術負責人(評價、檢測)
9 *質量控制負責人
10 質量監督員、設備管理員、內審員、樣品管理員、檔案管理員
11 評價人員、檢測人員
12 授權簽發人
經費保障 13 臺賬及經費保障措施
依法執業 14 ★沒有違法行為記錄
2.人員 技術負責人(評價、檢測) 15 ★技術負責人具有與所申報業務相適應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和5年以上工作經驗,且不得外聘
16 經培訓合格
專業技術人員 17 ★經培訓合格的專職技術人員(包括評價、檢測人員) 不少于25名,專業技術人員不得同時在兩個以上(含兩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從業
18 高級技術職稱的專業人員不少于5名
19 中級以上技術職稱或相關專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專業人員不少于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40%
20 *具有2年以上檢測工作經歷的檢測人員不少于10名,且高級技術職稱不少于2名
21 *具有2年以上評價工作經歷的評價人員不少于10名,且高級技術職稱不少于2名
22 *職業衛生工程技術人員不少于3名(其中通風相關專業人員不少于1名),且高級技術職稱不少于1名
23 *具有2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公共衛生專業人員不少于3名,且高級技術職稱不少于1名
24 *具有滿足所申請業務范圍專業要求的工程技術人員,且每項專業不少于1名
25 專業技術人員年度培訓計劃和培訓記錄
現場筆試考核 26 技術負責人(評價、檢測)、質量控制負責人必須參加考試,并考試合格
27 評價人員參加考試人數不少于8人
28 檢測人員參加考試人數不少于8人
29 *現場考試人員合格率達到90%
3.工作場所及實驗室 工作場所 30 ★有與所從事的評價、檢測(檢驗)、質量管理等工作相適應的工作場所,工作場所面積不少于700平方米
31 職業衛生檢測實驗室使用面積不少于300平方米
32 有獨立的檔案室,檔案室使用面積不少于40平方米
實驗室要求 33 檢測實驗室應布局合理,整潔有序,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34 檢測工作場所的水、電、氣布局符合安全衛生要求,實驗室具備有效的防塵防毒設施及相應的警示標識
35 實驗室應配有必要的防污染、防火、控制進入等安全措施
36 凡是檢測方法或檢測儀器有要求的,應按要求對檢測場所的溫度、濕度和放射性本底等環境條件進行有效、準確的測量并記錄
4.儀器設備 儀器設備配備 37 *具有附件1附錄1所規定的實驗室檢驗及現場檢測設備,儀器設備應有購置憑證,停用設備不計入有效設備
38 儀器設備的種類、數量、性能、量程、精度應滿足工作需要,并運行良好
計量檢定 39 *儀器設備應定期進行計量檢定或校準,并貼有相應狀態標識
40 無計量檢定規程的儀器設備,應有相應校驗方法并進行定期校驗
41 檢定周期內應進行運行核查
儀器設備管理 42 *儀器設備應有完整的操作規程
43 主要儀器設備應建有檔案,有驗收、檢定校準、使用和維修等有關資料。進口儀器設備說明書的使用方法部分應當有中文譯文
44 儀器設備應有固定的放置場所,放置合理,便于操作
45 精密儀器和加熱設備隔離放置
5.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能力 檢測方法 46 *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應采用國家、行業或地方規定的方法或標準,采用非標方法,應當進行方法比對或驗證,編寫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并經技術負責人審批
檢測樣品及耗材管理 47 *應當為檢測樣品建立唯一識別系統和狀態標識
48 應當編制有關樣品采集、接收、流轉、保存和安全處置的書面程序
49 標準物質、標準溶液及化學試劑的配制標識與使用記錄應符合有關要求
檢測能力 50 *申報的檢測項目應通過計量認證
51 *化學因素重點檢測項目應不少于42項(附件1附錄2)
52 *物理因素重點檢測項目應不少于8項(附件1附錄2)
53 申報的每個檢測項目應當完成至少2份檢測報告(或模擬檢測報告)
作業指導書及運行 54 建立規范的物理因素檢測作業指導書,并有效運行
55 建立規范的化學有害因素(化學物質、粉塵)檢測作業指導書,并有效運行
檢測報告及原始記錄
(抽查20份檢測報告與原始記錄檔案) 56 原始記錄應按照要求書寫、審核、簽字
57 *現場采樣和檢測記錄信息規范、清晰、完整
58 *原始記錄具有可溯源性
59 原始記錄數據處理規范
60 *檢測報告應按照要求打印、審核、簽章、發送
61 檢測報告檢測方法與判定依據正確
62 檢測報告內容完整、規范
63 檢測報告及原始記錄應完整歸檔,并按要求保存
實際操作能力考核
(參加考核人員不少于4名) 64 *現場采樣、檢測操作規范、熟練
65 實驗室分析操作規范、熟練
66 現場采樣、檢測、實驗室分析記錄規范、完整
盲樣考核 67 ★盲樣檢測結果全部符合要求(現場考核6個盲樣,有機化合物2個、非金屬化合物1個、金屬樣品2個和農藥樣品1個)
6.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能力 評價能力 68 *應當具有不少于3項業務范圍的評價能力
69 *申請的每個業務范圍應至少獨立完成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控制效果評價報告(或模擬評價報告)各1份
評價報告
(抽查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報告4份) 70 評價目的、依據、范圍、方法正確,評價內容完整
71 工程分析全面、到位
72 *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分析全面、準確
73 危害程度評價和健康影響評價科學、準確
74 *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評價準確
75 職業衛生管理措施建議有效可行、具有針對性
76 評價結論完整、準確
評價過程管理 77 評價工作委托文件
78 合同評審記錄
79 評價方案的制定與審核
80 現場調查與實施
81 評價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82 評價報告應按照要求打印、審核、簽章和發送
83 評價報告及原始資料應完整歸檔,并按要求保存
84 *評價相關原始資料應準確、完整、可溯源
模擬評價 85 *編制現場模擬評價報告的工程分析、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分析、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評價等部分,要求分析全面、準確,防護措施符合法律、法規、標準
職業衛生工程考試
(參加考試人員不少于2名) 86 職業衛生工程口試合格
87 職業衛生工程測試操作熟練、規范
7.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88 *質量管理手冊完整、規范、操作性強
89 *程序性文件完整、規范、操作性強
90 *作業指導書完整、規范、操作性強
91 記錄表格完整、規范、操作性強
文件控制 92 文件受控制度建立健全
93 *文件控制措施落實到位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 94 內部審核全面、有效
95 管理評審應有效開展
96 糾正和預防措施可行、落實有效
監督記錄 97 校核人記錄
98 *監督員監督記錄
99 投訴處理記錄
注:有★為否決項,有*為關鍵項,其他為一般項。考核結果分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
2.判定標準
技術評審項目共99項,其中否決項8項,關鍵項34項,一般項57項。
判定標準如下:
評審結論 否決項 關鍵項 一般項
通過 全部符合 全部符合 無不符合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5項
整改后通過 全部符合 無不符合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2項 不符合項數≤2項或
5項<基本符合項數≤8項
整改后復審 全部符合 不符合項數≤2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5項 不符合項數≤5項或
8項<基本符合項數≤10項
不通過 不符合項數≥1項 不符合項數>2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5項 不符合項數>5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10項

二、第二類業務范圍的評審項目和判定標準
1.技術評審項目
考核項目 考核內容 考核結果
序號 具體內容
1.組織機構 法人資格 1 ★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注冊資金和固定資產 2 ★注冊資金8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700萬元以上
計量認證 3 ★取得省級及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頒發的計量認證證書
部門設置 4 *質量管理部門
5 *評價、檢測(檢驗)部門
6 部門負責人任命文件
崗位設置、職責 7 *技術負責人
8 *質量控制負責人
9 質量監督員、設備管理員、內審員、樣品管理員、檔案管理員
10 評價人員、檢測人員
11 授權簽發人
經費保障 12 臺賬及經費保障措施
依法執業 13 ★沒有違法行為記錄
2.人員 技術負責人 14 ★技術負責人具有與所申報業務相適應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和5年以上工作經驗,且不得外聘
15 經培訓合格
專業技術人員 16 高級技術職稱的專業人員不少于5名
17 *中級以上技術職稱或相關專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專業人員不少于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40%
18 具有2年以上職業衛生工程技術工作經驗的人員不少于1名
19 具有2年以上相關專業工作經歷的放射衛生相關專業人員不少于5名
20 ★經培訓合格的放射防護檢測與評價專職技術人員不少于10名
21 *具有滿足所申請業務范圍專業要求的工程技術人員,且每項專業不少于1名
22 專業技術人員年度培訓計劃和培訓記錄
現場考核 23 *參加現場筆試的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不低于80%
24 *現場筆試人員合格率達到90%
25 管理人員口試成績合格
26 專業技術人員口試成績合格
3.工作場所及實驗室 工作場所 27 ★有與所從事的評價、檢測(檢驗)、質量管理等工作相適應的工作場所,工作場所面積不少于700平方米
28 有獨立的檔案室,檔案室使用面積不少于40平方米
實驗室要求 29 工作場所符合放射衛生有關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要求,并制訂有放射防護管理制度
30 廢棄的放射性樣品和其他放射性廢物應當按有關規定處理
31 放射性樣品應與其他樣品分開存放,專人保管
32 *操作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的實驗室應當有通風設備,地面、實驗臺應便于去除放射性污染
33 檢測實驗室應當有良好的內務管理,以保證實驗室整潔有序
34 實驗室應配有必要的防污染、防火、控制進入等安全措施
35 凡是檢測方法或檢測儀器有要求的,應按要求對檢測場所的溫度、濕度和放射性本底等環境條件進行有效、準確的測量并記錄
4.儀器設備 儀器設備配備 36 *具有開展項目需要的儀器設備(附件1附錄3),儀器設備應有購置憑證,共享儀器應提供合作協議或合同書。停用設備不計入有效設備
37 儀器設備的種類、數量、性能、量程、精度應滿足工作的需要,并運行良好
計量檢定 38 *儀器設備應定期進行計量檢定或校準,并貼有相應狀態標識。無計量檢定規程的儀器設備,應有相應校驗方法并進行定期校驗
儀器設備管理 39 主要儀器設備應建有檔案,有驗收、檢定校準、使用和維修等有關資料。進口儀器設備說明書的使用方法部分應當有中文譯文
40 儀器設備應有完整的操作規程
41 儀器設備應有固定的放置場所,放置合理,便于操作
個體防護措施 42 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必需的勞動防護用品
5.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能力 檢測方法 43 應采用國家、行業或地方規定的方法或標準,采用非標方法,應當進行方法比對或驗證,編寫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并經技術負責人審批
檢測樣品管理 44 應為檢測樣品建立唯一識別系統和狀態標識管理
45 應編制有關樣品采集、接收、流轉、保存和安全處置的書面程序
檢測能力 46 *申報的檢測項目應通過計量認證
47 放射衛生防護重點檢測項目不少于12項(附件1附錄4)
48 申報的每個檢測項目應當完成至少2份檢測報告(或模擬檢測報告)
檢測報告和原始記錄
(抽查15份檢測報告和原始記錄檔案) 49 原始記錄和檢測報告規范,應采用法定計量單位
50 應按規定書寫、更改、審核、簽章、分發或保存
51 數據處理規范
52 *原始記錄可溯源
質量控制措施 53 積極采取包括使用放射性標準源、有證標準物質在內的各種質量控制措施
實際操作能力考核
(參加考核人員不少于4名) 54 *檢測操作規范、熟練
盲樣考核 55 *考核樣品檢測結果合格
6.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能力 評價能力 56 *應具備全部業務范圍的評價能力
57 *申請的每個業務范圍應至少獨立完成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放射防護預評價和控制效果評價報告(或模擬評價報告)各1份
評價報告
(抽查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放射防護評價報告4份) 58 評價報告書格式與內容應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
59 *抽查建設項目放射防護評價報告書的專家審查意見
60 評價工作的委托文件
61 評價方案的制定與審核
62 現場調查與實施
63 評價報告應按照要求打印、審核、簽章和發送
64 評價報告及原始資料應完整歸檔,并按要求保存
65 控制效果評價報告書的檢測原始記錄
模擬評價 66 *編制現場模擬評價報告的源項分析、放射防護措施評價兩部分,要求分析全面、準確,防護措施符合放射防護原則
7.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67 *質量管理手冊完整、規范、操作性強
68 *程序性文件完整、規范、操作性強
69 *作業指導書完整、規范、操作性強
70 記錄表格完整、規范、操作性強
文件控制 71 文件受控制度建立健全
72 *文件控制措施落實到位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 73 內部審核全面、有效
74 管理評審應有效開展
75 糾正和預防措施可行、落實有效
監督記錄 76 校核人記錄
77 *監督員監督記錄
78 投訴處理記錄
注:有★為否決項,有*為關鍵項,其他為一般項。考核結果分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
2.判定標準
技術評審項目共78項,其中否決項7項,關鍵項24項,一般項47項。判定標準如下:
評審結論 否決項 關鍵項 一般項
通過 全部符合 全部符合 無不符合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5項
整改后通過 全部符合 無不符合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2項 不符合項數≤2項或
5項<基本符合項數≤8項
整改后復審 全部符合 不符合項數≤2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5項 不符合項數≤5項或
8項<基本符合項數≤10項
不通過 不符合項數≥1項 不符合項數>2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5項 不符合項數>5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10項


附件3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乙級資質認可條件

一、機構條件
(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部門、崗位設置合理,職責明確。
(二)注冊資金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400萬元以上。
(三)有固定的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所需的工作場所。工作場所面積不少于400平方米,其中,職業衛生檢測實驗室使用面積不少于200平方米,檔案室使用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
(四)有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和質量保證體系;取得省級及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頒發的計量認證證書。
二、人員要求
(一)熟悉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以及本單位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二)專職技術負責人和質量控制負責人應當熟悉本專業業務,不得外聘,具有相關專業高級技術職稱,從事相關專業工作3年以上,并經培訓合格。
(三)申請第一類業務范圍的,應當具有不少于20名經培訓合格的專職技術人員,專職技術人員的構成應當滿足下列條件:
1.高級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4名;中級以上技術職稱或相關專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40%。
2.具有2年以上職業衛生檢測工作經歷的檢測人員不少于8名,且高級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1名。
3.具有2年以上職業衛生評價工作經歷的評價人員不少于8名,且高級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2名。
4.職業衛生工程技術人員不少于2名(其中通風相關專業人員不少于1名),且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1名。
5.具有2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公共衛生專業人員不少于2名,且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1名。
6.具有滿足所申請業務范圍專業要求的工程技術人員,且每項專業不少于1名。
(四)申請第二類業務范圍的,應當具有不少于8名經培訓合格的放射防護檢測與評價專職技術人員。專職技術人員的構成應當滿足下列條件:
1.高級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1名;中級以上技術職稱或相關專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40%。
2.具有2年以上相關專業工作經歷的放射衛生相關專業人員不少于2名。
3.具有滿足所申請業務范圍專業要求的工程技術人員,且每項專業不少于1名。
三、實驗室及儀器設備配置要求
(一)具有所申請的技術服務項目所必需的儀器設備(見附錄1和附錄3)。
(二)儀器設備的種類、數量、性能、量程、精度應當滿足工作的需要,且運行良好。
(三)儀器設備應當定期進行計量檢定,并貼有檢定或校驗標識。無計量檢定規程的儀器設備,應當有自行編制的校驗和檢驗方法并進行定期校驗。儀器設備應當有完整的操作規程。
(四)標準物質、標準溶液及化學試劑的配制標識與使用記錄應當符合要求。
(五)檢測實驗室應當布局合理,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檢測儀器放置合理,便于操作。實驗室應當配有必要的防污染、防火、控制進入等安全措施。
(六)凡是檢測方法或檢測儀器有要求的,應當按要求對檢測場所的溫度、濕度和放射性本底等環境條件進行有效、準確的測量并記錄。
(七)應當為檢測樣品建立唯一識別系統和狀態標識。應當編制有關樣品采集、接收、流轉、保存和安全處置的書面程序。
(八)放射性檢測場所,應當符合放射衛生有關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要求。有使用放射性標準源或有證標準物質控制檢測質量的措施。有參與實驗室間檢測能力驗證活動的紀錄。
放射性樣品應當與其他樣品分開存放,專人保管。廢棄的放射性樣品和其他放射性廢物應當按有關規定處理。處理開放型放射性同位素的實驗室應當有通風設備,地面、實驗臺應當便于去除放射性污染。
四、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能力
(一)具備與申報項目相關的檢測與評價的方法和技能,能夠獨立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工作,并解決工作過程中發生的技術問題。
(二)具有所申請技術服務項目所必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能力(見附錄2和附錄4),其中,化學因素重點檢測項目不少于32項,物理因素重點檢測項目不少于6項;放射衛生重點檢測項目不少于6項。
(三)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應當采用國際、國家、行業或地方規定的方法或標準,采用非標方法,應當進行方法比對或驗證,編寫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并經技術負責人審批。
(四)樣品檢測的原始記錄和檢測報告應當按照各自規定要求書寫、打印、審核、簽章、發送和保存。
(五)獨立完成盲樣考核,且考核合格。
(六)原始記錄應當規范、清晰、完整、可溯源,并按規定的時間保存。
(七)應當具備一定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工作基礎,申報的每個檢測項目應當完成至少2份檢測報告(或檢測記錄)。
五、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能力
(一)評價報告書寫規范、內容全面、結論正確;評價過程管理符合要求;原始記錄準確、完整、可溯源。
(二)應當具備一定范圍的職業病危害評價能力。申請第一類業務范圍的,應當具有不少于2項業務范圍的評價能力。申請第二類業務范圍的,應當具有核技術工業應用一項業務范圍的評價能力。
(三)應當具備一定的職業病危害評價工作基礎。申請的每個業務范圍應當至少獨立完成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控制效果評價報告(或模擬評價報告)各1份。
六、其他要求
(一)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應當編制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包括質量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記錄表格),并嚴格進行質量控制。
(二)應當有與其開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相適應的經費保障措施。
(三)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必需的勞動防護用品,并根據所申請的業務范圍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安全培訓。

附錄1
實驗室檢驗及現場檢測設備目錄(乙級)
序號 設備名稱 數量(臺/件)
一 采樣設備
1 5L/min~30L/min采樣器(包括防爆) 10(5)
2 1L/min ~5L/min采樣器(包括防爆) 10(5)
3 0~1L/min采樣器(包括防爆) 10(5)
4 各種空氣樣品收集器(大型氣泡吸收管、小型氣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沖擊式吸收管等) 15(每種)
5 壓力計 2
6 溫、濕度計 2
7 流量計 2
二 現場檢測設備
8 熱球式風速儀 2
9 輻射熱計 2
10 通風干濕球溫度計 2
11 黑球、濕球溫度計 2
12 個體噪聲劑量計(包括防爆) 5(2)
13 倍頻程聲級計(包括防爆) 2(1)
14 手傳振動測定儀 1
15 照度計 1
16 電磁場測定儀(含高頻、超高頻及微波等頻段) 1
17 紫外線測定儀 1
18 煙塵濃度測試儀 1
19 不分光紅外線分析儀 1
20 皮托管 1
三 實驗室檢測設備
21 分析天平(1/1000) 1
22 分析天平(1/10000) 1
23 分析天平(1/100000) 1
24 去濕機 1
25 普通冰箱 2
26 低溫冰箱(-20℃) 1
27 樣品消化裝置 1
28 樣品混勻裝置 1
29 磁力攪拌器 1
30 超聲波清洗器 1
31 恒溫水浴箱 1
32 離心機 /
33 高溫爐 1
34 干燥箱 1
35 紅外線干燥箱 1
36 白金坩堝 5
37 普通坩堝 5
38 瑪瑙研缽 1
39 生物顯微鏡 /
40 相差顯微鏡 1
41 分散度測定器 /
42 酸度計 1
43 分光光度計 1
4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1
45 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 1
46 高效液相色譜儀 /
47 離子色譜儀 /
48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 /
49 氣相色譜儀(FID、ECD、NPD、FPD或PFPD) 1
說明:“/”為不作要求。



附錄2
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項目(乙級)
序號 檢測項目 條件要求
一 化學有害因素
(一) 金屬類
1 銻及其化合物 ☆
2 鋇及其化合物 ★
3 鈹及其化合物 ☆
4 鉍及其化合物 ☆
5 鎘及其化合物 ★
6 鈣及其化合物 ☆
7 鉻及其化合物 ★
8 鈷及其化合物 ☆
9 銅及其化合物 ★
10 鉛及其化合物 ★
11 鋰及其化合物 ☆
12 鎂及其化合物 ☆
13 錳及其化合物 ★
14 汞及其化合物 ★
15 鉬及其化合物 ★
16 鎳及其化合物 ★
17 鉀及其化合物 ★
18 鈉及其化合物 ★
19 鍶及其化合物 ☆
20 鉭及其化合物 ☆
21 鉈及其化合物 ★
22 錫及其化合物 ★
23 鎢及其化合物 ☆
24 釩及其化合物 ☆
25 鋅及其化合物 ★
26 鋯及其化合物 ☆
27 銦及其化合物 ☆
28 釔及其化合物 ☆
(二) 非金屬類
29 硼及其化合物 ☆
30 無機含碳化合物 ★
31 無機含氮化合物 ★
32 無機含磷化合物 ★
33 砷及其化合物 ★
34 氧化物 ★
35 硫化物 ★
36 硒及其化合物 ☆
37 碲及其化合物 ☆
38 氟及其化合物 ★
39 氯及其化合物 ★
40 碘及其化合物 ☆
(三) 有機類
41 烷烴類化合物 ★
42 烯烴類化合物 ☆
43 混合烴類化合物 ★
44 脂環烴類化合物 ★
45 芳香烴類化合物 ★
46 多苯類化合物 ☆
47 多環芳烴類化合物 ★
48 鹵代烷烴類化合物 ★
49 鹵代不飽和烴類化合物 ★
50 鹵代芳香烴類化合物 ★
51 醇類化合物 ★
52 硫醇類化合物 ★
53 烷氧基乙醇類化合物 ★
54 酚類化合物 ★
55 脂肪族醚類化合物 ☆
56 苯基醚類化合物 ☆
57 醇醚類化合物 ☆
58 脂肪族醛類化合物 ★
59 脂肪族酮類化合物 ★
60 酯環酮和芳香族酮類化合物 ☆
61 醌類化合物 ☆
62 環氧化合物 ★
63 羧酸類化合物 ★
64 酸酐類化合物 ☆
65 酰基鹵類化合物 ★
66 酰胺類化合物 ★
67 飽和脂肪族酯類化合物 ★
68 不飽和脂肪族酯類化合物 ☆
69 鹵代脂肪族酯類化合物 ★
70 芳香族酯類化合物 ★
71 異氰酸酯類化合物 ★
72 腈類化合物 ★
73 脂肪族胺類化合物 ☆
74 乙醇胺類化合物 ☆
75 肼類化合物 ★
76 芳香族胺類化合物 ★
77 硝基烷烴類化合物 ☆
78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
79 雜環化合物 ☆
80 有機物定性 ☆
(四) 農藥類
81 有機磷農藥 ★
82 有機氯農藥 ★
83 有機氮農藥 ★
(五) 其他化合物
84 藥物類化合物 ☆
85 炸藥類化合物 ☆
86 生物類化合物 ☆
(六) 粉塵類
87 總粉塵 ★
88 呼吸性粉塵 ★
89 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 ★
90 粉塵分散度 ★
91 石棉纖維 ★
二 物理有害因素
92 高溫 ★
93 高氣壓 ☆
94 低氣壓 ☆
95 手傳振動 ★
96 噪聲 ★
97 照度 ★
98 紫外輻射 ★
99 高頻電磁場 ★
100 超高頻輻射 ★
101 微波輻射 ★
102 工頻電場 ★
103 激光輻射 ☆
104 通風(風速、風量、風壓) ☆
說明:★為重點檢測項目;☆為一般檢測項目。
附錄3
放射衛生防護檢測儀器設備目錄(乙級)
序號 設備名稱 數量(臺)
1 X、γ射線測量儀 1
2 環境X、γ劑量率儀 1
3 α、β表面污染監測儀 1
4 中子測量裝置 1
5 高劑量率測量儀 1
6 氡測量儀 1
7 空氣采樣裝置 1
8 灰化裝置 1
9 *γ能譜儀 1
10 熱釋光或光致發光測量裝置 1
說明:帶*號者允許與其他單位共享。
附錄4
放射衛生防護檢測項目(乙級)
類別 檢測項目 備注 條件要求
序號 名稱
非醫用輻射設備及場所檢測 1 工業射線探傷放射防護檢測 X、γ和中子等射線探傷 ★
2 人體、行李包、車輛、集裝箱等射線安全檢查系統放射防護檢測 ★
3 非醫用加速器放射防護檢測(不包括中、高能加速器) ★
4 含密封源儀表放射防護檢測 ★
5 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放射防護檢測 ★
6 非密封放射性物質放射防護檢測 ★
7 中子工作場所放射防護檢測 ★
8 X射線衍射儀和熒光分析儀工作場所放射防護檢測 ★
9 其他放射工作場所放射防護檢測 ★
工作場所放射性核素分析 10 γ放射性核素分析 ☆
11 α放射性核素分析 ☆
12 β放射性核素分析 ☆
13 總α放射性分析 ☆
14 總β放射性分析 ☆
15 氡及其子體檢測 ☆
16 放射性氣溶膠檢測 ☆
說明:★為重點檢測項目;☆為一般檢測項目。


附件4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乙級資質認可技術評審項目和判定標準
一、第一類業務范圍的技術評審項目和判定標準
1.技術評審項目
考核項目 考核內容 考核結果
序號 具體內容
1.組織機構 法人資格 1 ★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注冊資金和固定資產 2 ★注冊資金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400萬元以上
計量認證 3 ★取得省級及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頒發的計量認證證書
部門設置 4 *質量管理部門
5 *評價部門
6 *檢測檢驗部門
7 部門負責人任命文件
崗位設置、職責 8 *技術負責人(評價、檢測)
9 *質量控制負責人
10 質量監督員、設備管理員、內審員、樣品管理員、檔案管理員
11 評價人員、檢測人員
12 授權簽發人
經費保障 13 臺賬及經費保障措施
依法執業 14 ★沒有違法行為記錄
2.人員 技術負責人(評價、檢測) 15 ★技術負責人具有與所申報業務相適應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和3年以上工作經驗,且不得外聘
16 經培訓合格
專業技術人員 17 ★經培訓合格的專職技術人員(包括評價、檢測人員) 不少于20名,專業技術人員不得同時在兩個以上(含兩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從業
18 高級技術職稱的專業人員不少于4名
19 中級以上技術職稱或相關專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專業人員不少于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40%
20 *具有2年以上檢測工作經歷的檢測人員不少于8名,且高級技術職稱不少于1名
21 *具有2年以上評價工作經歷的評價人員不少于8名,且高級技術職稱不少于2名
22 *職業衛生工程技術人員不少于2名(其中通風相關專業人員不少于1名),且中級以上技術職稱不少于1名
23 *具有2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公共衛生專業人員不少于2名,且中級以上技術職稱不少于1名
24 *具有滿足所申請業務范圍專業要求的工程技術人員,且每項專業不少于1名
25 專業技術人員年度培訓計劃和培訓記錄
現場筆試考核 26 技術負責人(評價、檢測)、質量控制負責人必須參加考試,并考試合格
27 評價人員參加考試人數不少于6人
28 檢測人員參加考試人數不少于6人
29 *現場考試人員合格率達到90%
3.工作場所及實驗室 工作場所 30 ★有與所從事的評價、檢測(檢驗)、質量管理等工作相適應的工作場所,工作場所面積不少于400平方米
31 職業衛生檢測實驗室使用面積不少于200平方米
32 有獨立的檔案室,檔案室使用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
實驗室要求 33 檢測實驗室應布局合理,整潔有序,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34 檢測工作場所的水、電、氣布局符合安全衛生要求,實驗室具備有效的防塵防毒設施及相應的警示標識
35 實驗室應配有必要的防污染、防火、控制進入等安全措施
36 凡是檢測方法或檢測儀器有要求的,應按要求對檢測場所的溫度、濕度和放射性本底等環境條件進行有效、準確的測量并記錄
4.儀器設備 儀器設備配備 37 *具有附件3附錄1所規定的實驗室檢驗及現場檢測設備,儀器設備應有購置憑證,停用設備不計入有效設備
38 儀器設備的種類、數量、性能、量程、精度應滿足工作需要,并運行良好
計量檢定 39 *儀器設備應定期進行計量檢定或校準,并貼有相應狀態標識
40 無計量檢定規程的儀器設備,應有相應校驗方法并進行定期校驗
41 檢定周期內應進行運行核查
儀器設備管理 42 *儀器設備應有完整的操作規程
43 主要儀器設備應建有檔案,有驗收、檢定校準、使用和維修等有關資料。進口儀器設備說明書的使用方法部分應當有中文譯文
44 儀器設備應有固定的放置場所,放置合理,便于操作
45 精密儀器和加熱設備隔離放置
5.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能力 檢測方法 46 *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應采用國家、行業或地方規定的方法或標準,采用非標方法,應當進行方法比對或驗證,編寫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并經技術負責人審批
檢測樣品及耗材管理 47 *應當為檢測樣品建立唯一識別系統和狀態標識
48 應當編制有關樣品采集、接收、流轉、保存和安全處置的書面程序
49 標準物質、標準溶液及化學試劑的配制標識與使用記錄應符合有關要求
檢測能力 50 *申報的檢測項目應通過計量認證
51 *化學因素重點檢測項目應不少于32項(附件3附錄2)
52 *物理因素重點檢測項目應不少于6項(附件3附錄2)
53 申報的每個檢測項目應當完成至少2份檢測報告(或模擬檢測報告)
作業指導書及運行 54 建立規范的物理因素檢測作業指導書,并有效運行
55 建立規范的化學有害因素(化學物質、粉塵)檢測作業指導書,并有效運行
檢測報告及原始記錄
(抽查15份檢測報告及原始記錄檔案) 56 原始記錄應按照要求書寫、審核、簽字
57 *現場采樣和檢測記錄信息規范、清晰、完整
58 *原始記錄具有可溯源性
59 原始記錄數據處理規范
60 *檢測報告應按照要求打印、審核、簽章、發送
61 檢測報告檢測方法與判定依據正確
62 檢測報告內容完整、規范
63 檢測報告及原始記錄應完整歸檔,并按要求保存
實際操作能力考核
(參加考核人員不少于4名) 64 *現場采樣、檢測操作規范、熟練
65 實驗室分析操作規范、熟練
66 現場采樣、檢測、實驗室分析記錄規范、完整
盲樣考核 67 ★盲樣檢測結果全部符合要求(現場考核5個盲樣,有機化合物2個、非金屬化合物1個、金屬樣品2個)
6.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能力 評價能力 68 *應當具有不少于2項業務范圍的評價能力
69 *申請的每個業務范圍應至少完成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控制效果評價報告(或模擬評價報告)各1份
評價報告
(抽查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報告或模擬評價報告4份) 70 評價目的、依據、范圍、方法正確,評價內容完整
71 工程分析全面、到位
72 *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分析全面、準確
73 危害程度評價和健康影響評價科學、準確
74 *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評價準確
75 職業衛生管理措施建議有效可行、具有針對性
76 評價結論完整、準確
評價過程管理 77 評價工作委托文件
78 合同評審記錄
79 評價方案的制定與審核
80 現場調查與實施
81 評價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82 評價報告應按照要求打印、審核、簽章和發送
83 評價報告及原始資料應完整歸檔,并按要求保存
84 *評價相關原始資料應準確、完整、可溯源
模擬評價 85 *編制現場模擬評價報告的工程分析、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分析、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評價等部分,要求分析全面、準確,防護措施符合法律、法規、標準
職業衛生工程考試
(參加考試人員不少于1名) 86 職業衛生工程口試合格
87 職業衛生工程測試操作熟練、規范
7.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88 *質量管理手冊完整、規范、操作性強
89 *程序性文件完整、規范、操作性強
90 *作業指導書完整、規范、操作性強
91 記錄表格完整、規范、操作性強
文件控制 92 文件受控制度建立健全
93 *文件控制措施落實到位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 94 內部審核全面、有效
95 管理評審應有效開展
96 糾正和預防措施可行、落實有效
監督記錄 97 校核人記錄
98 *監督員監督記錄
99 投訴處理記錄
注:有★為否決項,有*為關鍵項,其他為一般項。考核結果分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
2.判定標準
技術評審項目共99項,其中否決項8項,關鍵項34項,一般項57項。
判定標準如下:
評審結論 否決項 關鍵項 一般項
通過 全部符合 全部符合 無不符合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5項
整改后通過 全部符合 無不符合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2項 不符合項數≤2項或
5項<基本符合項數≤8項
整改后復審 全部符合 不符合項數≤2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5項 不符合項數≤5項或
8項<基本符合項數≤10項
不通過 不符合項數≥1項 不符合項數>2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5項 不符合項數>5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10項

二、第二類業務范圍的評審項目和判定標準
1.技術評審項目
考核項目 考核內容 考核結果
序號 具體內容
1.組織機構 法人資格 1 ★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注冊資金和固定資產 2 ★注冊資金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400萬元以上
計量認證 3 ★取得省級及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頒發的計量認證證書
部門設置 4 *質量管理部門
5 *評價、檢測(檢驗)部門
6 部門負責人任命文件
崗位設置、職責 7 *技術負責人
8 *質量控制負責人
9 質量監督員、設備管理員、內審員、樣品管理員、檔案管理員
10 評價人員、檢測人員
11 授權簽發人
經費保障 12 臺賬及經費保障措施
依法執業 13 ★沒有違法行為記錄
2.人員 技術負責人 14 ★技術負責人具有與所申報業務相適應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和3年以上工作經驗,且不得外聘
15 經培訓合格
專業技術人員 16 高級技術職稱的專業人員不少于1名
17 *中級以上技術職稱或相關專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專業人員不少于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40%
18 具有2年以上相關專業工作經歷的放射衛生相關專業人員不少于2名
19 ★經培訓合格的放射防護檢測與評價專職技術人員不少于8名
20 *具有滿足所申請業務范圍專業要求的工程技術人員,且每項專業不少于1名
21 專業技術人員年度培訓計劃和培訓記錄
現場筆試考核 22 *參加現場筆試的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不低于80%
23 *現場筆試人員合格率達到90%
24 管理人員口試成績合格
25 專業技術人員口試成績合格
3.工作場所及實驗室 工作場所 26 ★有與所從事的評價、檢測(檢驗)、質量管理等工作相適應的工作場所,工作場所面積不少于400平方米
27 有獨立的檔案室,檔案室使用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
實驗室要求 28 工作場所符合放射衛生有關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要求,并制訂有放射防護管理制度
29 廢棄的放射性樣品和其他放射性廢物應當按有關規定處理
30 放射性樣品應與其他樣品分開存放,專人保管
31 *操作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的實驗室應當有通風設備,地面、實驗臺應便于去除放射性污染
32 檢測實驗室應當有良好的內務管理,以保證實驗室整潔有序
33 實驗室應配有必要的防污染、防火、控制進入等安全措施
34 凡是檢測方法或檢測儀器有要求的,應按要求對檢測場所的溫度、濕度和放射性本底等環境條件進行有效、準確的測量并記錄
4.儀器設備 儀器設備配備 35 *具有開展項目需要的儀器設備(附件3附錄3),儀器設備應有購置憑證,共享儀器應提供合作協議或合同書。停用設備不計入有效設備
36 儀器設備的種類、數量、性能、量程、精度應滿足工作的需要,并運行良好
計量檢定 37 *儀器設備應定期進行計量檢定或校準,并貼有相應狀態標識。無計量檢定規程的儀器設備,應有相應校驗方法并進行定期校驗
儀器設備管理 38 主要儀器設備應建有檔案,有驗收、檢定校準、使用和維修等有關資料。進口儀器設備說明書的使用方法部分應當有中文譯文
39 儀器設備應有完整的操作規程
40 儀器設備應有固定的放置場所,放置合理,便于操作
個體防護措施 41 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必需的勞動防護用品
5.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能力 檢測方法 42 應采用國家、行業或地方規定的方法或標準,采用非標方法,應當進行方法比對或驗證,編寫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并經技術負責人審批
檢測樣品管理 43 應為檢測樣品建立唯一識別系統和狀態標識管理
44 應編制有關樣品采集、接收、流轉、保存和安全處置的書面程序
檢測能力 45 *申報的檢測項目應通過計量認證
46 放射衛生重點檢測項目不少于6項(附件3附錄4)
47 申報的每個檢測項目應當完成至少2份檢測報告(或模擬檢測報告)
檢測報告及原始記錄
(抽查10份檢測報告及原始記錄檔案) 48 原始記錄和檢測報告規范,應采用法定計量單位
49 應按規定書寫、更改、審核、簽章、分發或保存
50 數據處理規范
51 *原始記錄可溯源
質量控制措施 52 積極采取包括使用放射性標準源、有證標準物質在內的各種質量控制措施
實際操作能力考核(參加考核人員不少于3名) 53 *檢測操作規范、熟練
盲樣考核 54 *考核樣品檢測結果合格
6.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能力 評價能力 55 *具備核技術工業應用一項業務范圍的評價能力
56 *申請的每個業務范圍應至少完成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放射防護預評價和控制效果評價報告(或模擬評價報告)各1份
評價報告
(抽查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放射防護評價報告或模擬評價報告4份) 57 評價報告書格式與內容應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
58 *抽查建設項目放射防護評價報告書的專家審查意見
59 評價工作的委托文件
60 評價方案的制定與審核
61 現場調查與實施
62 評價報告應按照要求打印、審核、簽章和發送
63 評價報告及原始資料應完整歸檔,并按要求保存
64 控制效果評價報告書的檢測原始記錄
模擬評價 65 *編制現場模擬評價報告的源項分析、放射防護措施評價兩部分,要求分析全面、準確,防護措施符合放射防護原則
7.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66 *質量管理手冊完整、規范、操作性強
67 *程序性文件完整、規范、操作性強
68 *作業指導書完整、規范、操作性強
69 記錄表格完整、規范、操作性強
文件控制 70 文件受控制度建立健全
71 *文件控制措施落實到位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 72 內部審核全面、有效
73 管理評審應有效開展
74 糾正和預防措施可行、落實有效
監督記錄 75 校核人記錄
76 *監督員監督記錄
77 投訴處理記錄
注:有★為否決項,有*為關鍵項,其他為一般項。考核結果分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
2.判定標準
技術評審項目共77項,其中否決項7項,關鍵項24項,一般項46項。
判定標準如下:
評審結論 否決項 關鍵項 一般項
通過 全部符合 全部符合 無不符合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5項
整改后通過 全部符合 無不符合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2項 不符合項數≤2項或
5項<基本符合項數≤8項
整改后復審 全部符合 不符合項數≤2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5項 不符合項數≤5項或
8項<基本符合項數≤10項
不通過 不符合項數≥1項 不符合項數>2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5項 不符合項數>5項或
基本符合項數>10項




附件5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甲級資質認可工作程序

一、 申請與受理
第一條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總局)負責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甲級資質的認可,具體工作由總局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司(以下簡稱總局資質認可機關)承擔。
第二條 申請單位申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甲級資質時,應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以下簡稱申請材料),報所在地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以下簡稱省級安全監管部門)初審:
(一)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申請表(附錄1);
(二)申請單位簡介;
(三)法人資格證明或者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四)注冊資金和固定資產的驗資證明;
(五)工作場所產權證明或者租賃合同;
(六)機構資質證明材料;
(七)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八)專職技術人員、專職技術負責人、質量控制負責人的名單及其培訓合格證書、技術職稱證書、工作經歷證明;
(九)擬開展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項目及資質等級;
(十)在申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業務范圍內,能夠證明具有相應業務能力的文件、資料;
(十一)近年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相關工作的總結報告;
(十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文件、資料。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申請表可以從總局政府網站下載,申請單位所提交的申請材料要符合有關基本要求(附錄2)。
第三條 申請單位對提交的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申報的各項內容應當完整、清楚、不得涂改,復印件、影印件應當清晰并與原件一致。所有申請材料應當一式二份,加蓋申請單位公章。
第四條 省級安全監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對其進行初審并決定是否受理。決定受理的,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工作,并出具審核意見(附錄3);決定不予受理的,向申請單位書面說明理由。
第五條 申請單位將省級安全監管部門出具的審核意見和申請材料報總局資質認可機關。總局資質認可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對其進行審查。
對符合要求的,總局資質認可機關出具《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申請技術評審通知書》(附錄4)。通知書一式三份,一份交申請單位,一份歸檔備查,一份連同申請材料交總局資質認可機關委托的技術評審單位。
不符合要求的,總局資質認可機關應當向申請單位出具《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申請不予技術評審通知書》(附錄5),通知書應當寫明不予技術評審的原因。通知書一式二份,一份交申請單位,一份歸檔備查。
二、技術評審
第六條 技術評審包括申請材料技術審查和現場技術考核,技術評審應當在60個工作日內完成。
第七條 技術評審單位在收到總局資質認可機關移交的申請材料后,對其進行技術審查,并作出申請材料技術審查結論。技術審查合格的,組織現場技術考核;技術審查不合格的,將申請材料退回總局資質認可機關。
第八條 現場技術考核時間為3天。技術評審單位應當及時與申請單位聯系,確定現場技術考核日期,制定現場技術考核計劃,備齊現場技術考核所需的考核盲樣、考核試題、有關資料和表格,采取嚴格的保密措施,并于現場考核前交接給專家組。
第九條 現場技術考核專家組成員從國家職業衛生專家庫中抽取。專家組應當滿足現場技術考核工作的需要,由檢測、評價、質量管理、衛生工程等方面的專家組成。專家對所承擔的工作任務負責。專家組組長由總局資質認可機關確定,并對現場技術考核的技術工作負總責。
第十條 技術評審單位應當提前將現場技術考核時間、專家組及有關人員名單告知申請單位。
總局資質認可機關根據工作需要派員對現場技術考核工作進行監督。
技術評審單位安排工作人員協助專家組做好現場技術考核,并負責現場技術考核的協調、聯絡、記錄等工作。
第十一條 現場技術考核前應當組織召開全體專家組成員參加的預備會,會議內容包括:
(一)宣布現場考核專家組成員名單和專家組組長;
(二)介紹申請單位基本情況,宣布申請材料技術審查結論;
(三)提出現場考核工作的公正、客觀、保密等要求,專家組全體成員簽署保密和公正性聲明;
(四)介紹現場考核的目的、范圍、依據及考核原則和判定標準,并介紹本次考核的計劃和日程表;
(五)確定專家組成員分工,明確專家組成員職責;
(六)聽取專家組成員有關工作建議,解答專家組成員提出的疑問。
第十二條 專家組應當依據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甲級資質認可條件和標準,按照現場技術考核計劃,對申請單位進行現場技術考核。
第十三條 現場技術考核程序和內容如下:
(一)交接模擬評價試題、考核盲樣。專家組到達考核現場后,與申請單位進行考核盲樣和職業病危害評價模擬試題的交接,辦理交接手續。
(二)召開首次會議。參加會議人員包括專家組成員、技術評審單位工作人員和申請單位負責人及相關人員。會議由專家組組長主持,會議程序及內容如下:
1.宣布專家組組長和專家組成員名單,對現場技術考核提出要求;
2.申請單位介紹本單位參會人員;
3.專家組組長介紹現場考核的目的、依據、范圍、方法等,介紹現場考核分工、日程安排,宣讀保密和公正性申明;
4.申請單位負責人宣讀簽署的承諾書;
5.申請單位匯報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工作情況;
6.確定申請單位的現場考核配合人員;
7.確定考核意見反饋時間和末次會議時間、地點。
(三)考核專業技術能力。
1.書面考試。參加書面考試的人員包括管理人員、評價人員、檢測人員,參加考試人數不少于以上人員總數的80%。考試方式為閉卷考試,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00分,60分以上(含60分)者為合格。
2.模擬評價。申請單位應當組織評價人員完成模擬評價,并在48小時內向專家組提交模擬評價報告。
3.職業衛生工程口試與實際操作能力考核。專家組對職業衛生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口試,并對其進行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
4.盲樣考核。申請單位應當獨立完成樣品的檢測,并在48小時內向專家組提交檢測報告。
5.檢測人員操作技能考核。按照專家組指定的考核題目,申請單位檢測人員獨立完成現場采樣、檢測和實驗室分析。
(四)審查資料。專家組按照分工對以下資料進行審查:
1.申請單位的法人資格;
2.相關部門設置和負責人任命文件;
3.專業技術人員、技術負責人、質量控制負責人的名單、聘用證明、培訓合格證書、技術職稱證書、工作經歷證明等材料;
4.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及運行情況;
5.儀器設備的購置憑證;
6.檢測原始記錄及檢測報告;
7.職業病危害評價報告書及原始記錄;
8.教育培訓證明文件或記錄;
9.應當審查的其他有關資料。
(五)審查實驗室等工作場所。主要內容包括:
1.儀器設備種類、數量、運行狀態;
2.儀器設備計量檢定、放置、標識、使用記錄;
3.實驗室等工作場所的面積、布局、環境及警示標識設置;
4.標準溶液及化學試劑的配制標識與使用記錄;
5.樣品管理;
6.需要審查的其他有關內容。
(六)召開專家組會議。參加會議的人員包括專家組成員和技術評審單位工作人員。會議由專家組組長主持,會議程序及內容如下:
1.現場考核專家按照考核工作分工分別報告考核情況,提出考核意見;
2.編制現場技術考核報告;
3.作出現場技術考核結論。
現場技術考核結論分為“通過”、“整改后通過”、“整改后復審”和“不通過”。其中,對“整改后通過”和“整改后復審”的,下達資質認可現場技術考核整改通知單。
(七)反饋考核意見。專家組就現場技術考核情況與申請單位負責人進行溝通,反饋考核意見。
(八)召開末次會議。參加會議的人員包括專家組成員、技術評審單位工作人員和申請單位負責人及相關人員。會議由專家組組長主持,會議程序及內容如下:
1.專家組組長通報現場技術考核工作總體情況;
2.專家組組長宣讀現場技術考核結論;
3.申請單位負責人發言。
第十四條 現場技術考核結論為“整改后通過”和“整改后復審”的,申請單位應當在接到整改通知之日后,按照專家組的時間要求完成整改,并將整改報告提交技術評審單位。技術評審單位在接到申請單位的整改報告后,組織專家組完成資料復核或現場復審,并由專家組提出復核或復審意見。
第十五條 專家組應當在結束現場技術考核后,將考核原始記錄、現場技術考核報告(整改復核或復審意見)及有關資料移交技術評審單位。
三、報批和批準
第十六條 技術評審單位根據申請材料技術審查和現場技術考核的情況,提出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甲級資質認可技術評審結論并編制完成技術評審報告,技術評審報告加蓋公章后報總局資質認可機關。
技術評審結論分為“建議批準”和“建議不批準”。
第十七條 總局資質認可機關自接到技術評審單位上報的技術評審報告等資料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經過綜合審查并報總局領導同志審定后,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
第十八條 決定予以認可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申請單位頒發資質證書,申請單位憑《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申請技術評審通知書》、申請單位介紹信、領取人身份證到總局資質認可機關領取《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證書》;決定不予認可的,由總局資質認可機關向申請單位下達《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認可不予批準通知書》。
第十九條 總局資質認可機關對獲得《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證書》的單位在總局政府網站上進行公告,接受社會監督。
四、資質變更和延續
第二十條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取得資質1年以上,需要增加業務范圍的,應當填寫《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業務范圍變更申請表》(附錄6),并向總局資質認可機關提出申請。總局資質認可機關依照本程序對申請增加業務范圍的單位組織開展技術評審。
第二十一條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出現下列情況時,應當向總局資質認可機關申請辦理資質變更手續:
(一)單位名稱變更的;
(二)注冊地址變更的;
(三)法定代表人變更的;
(四)機構分立、合并需要辦理變更手續的。
第二十二條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申請資質變更時,應當填寫《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變更申請表》(附錄7),并提交《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證書》原件,當地機構編制部門或工商管理部門、稅務機關的證明文件,單位主管(上級)部門出具的證明文件(復印件),以及總局資質認可機關要求的其他證明文件、資料。
第二十三條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辦理資質變更手續期間,應當暫停相關技術服務工作。
第二十四條《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證書》有效期屆滿前3個月,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應當向總局資質認可機關申請資質延續,填寫《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延續申請表》(附錄8),并提交有關申請材料。總局資質認可機關依照本程序對申請單位組織開展資質延續的認可工作,對合格的換發證書,不合格的取消資質。逾期未申請延續的,其《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證書》過期作廢。
五、其他
第二十五條 申請單位申請的業務范圍包含煤炭采選業的,還應當報所在地省級煤礦安全監察局初審合格,再報總局資質認可機關進行資質認可,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有關司依照職責進行審查。
第二十六條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乙級、丙級機構資質認可工作程序參照本程序執行。

附錄1

安職技申字( )第 號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申請表









申請單位: (公章)

法定代表人:

填表日期: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制


填寫說明

1.本申請表由申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的機構填寫后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2.文字要簡練,不得涂改,空格處以“無”字填寫,并用A4紙打印(中文使用宋體小4號字,英文使用12號字)。
3.單位名稱、注冊地址等項目要填寫全稱,勿用簡稱。
4.“單位性質”一欄填寫國有、集體、私營、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
5.“申請資質等級”一欄填寫“甲級”、“乙級”或“丙級”。
6.呈報申請表時,須提交下列材料:
(1)申請單位簡介;
(2)法人資格證明或者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3)注冊資金和固定資產的驗資證明;
(4)工作場所產權證明或者租賃合同;
(5)機構資質證明材料;
(6)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7)專職技術人員、專職技術負責人、質量控制負責人的名單及其培訓合格證書、技術職稱證書、工作經歷證明;
(8)擬開展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項目及資質等級;
(9)在申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業務范圍內,能夠證明具有相應業務能力的文件、資料;
(10)近年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相關工作的總結報告;
(11)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文件、資料。
7.本申請表一式二份。

申請單位名稱
注冊地址
單位性質
法定代表人 成立日期
注冊資金 萬元 固定資產 萬元
聯系人 職 務
聯系電話 傳 真
通迅地址 郵政編碼
申請資質等級
申請技術服務業務范圍
申請材料 □ 1.申請單位簡介;
□ 2.法人資格證明或者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 3.注冊資金和固定資產的驗資證明;
□ 4.工作場所產權證明或者租賃合同;
□ 5.機構資質證明材料;
□ 6.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 7.專職技術人員、專職技術負責人、質量控制負責人的名單及其培訓合格證書、技術職稱證書、工作經歷證明;
□ 8.擬開展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項目及資質等級;
□ 9.在申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業務范圍內,能夠證明具有相應業務能力的文件、資料;
□ 10.近年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相關工作的總結報告。
申請單位法定代表人:

(簽字)

年 月 日 申請單位:

(公章)

年 月 日


附錄2

申請材料基本要求

申請材料應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申請單位簡介
內容包括申請單位的設立時間、機構類型、注冊資本、組織結構、人員概況(人員總數、職稱情況、學歷情況)、工作場所概況(辦公面積、實驗室面積、檔案室面積等)、主要業務內容等。
2.法人資格證明材料(復印件)
申請單位應當提交“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或者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的復印件。
3.注冊資金和固定資產的驗資證明(復印件)
申請單位應當提交注冊資金和固定資產的驗資證明。
4.工作場所產權證明或者租賃合同
申請單位應當提交工作場所產權證明或者租賃合同的復印件。
5.機構資質證明材料
申請單位應當提交已獲得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證書正、副本復印件。
6.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申請單位應當提交現行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質量(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的封面和目錄。
7.專業技術人員材料
(1)專職技術人員名單,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歷、所學專業、職務/職稱、崗位、工作年限、培訓合格證書編號等,見下表:
序 號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 學歷 所學專業 職務/職稱 崗位 工作年限 培訓合格證書編號



注:“崗位”包括:檢測技術負責人、評價技術負責人、質量控制負責人、評價、檢測、質量控制、衛生工程人員等;“工作年限”指從事本專業或本崗位的時間。
(2)技術負責人、質量控制負責人的技術職稱證書、工作經歷證明;
(3)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合格證書(復印件)。
8.擬開展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項目及資質等級
在《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申請表》中相應欄目中填寫。
9.證明具有相應業務能力的文件、資料
指有關實驗室資質和業務能力的證明文件:
(1)甲級資質要求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能力對比表;
(2)計量認證證書及證書附表(復印件);
(3)近年參加實驗室室間比對和盲樣考核的情況及結果匯總表;
(4)相關儀器設備清單,儀器設備信息見下表:
序號 儀器設備名稱 型號 生產廠家 購買
日期 精密度或不確定度 用途 數量 最近檢定日期 檢定
周期 狀態



(5)工作場所平面布局圖,包括評價、檢測、檔案室等所需的工作場所的布局和面積說明。
10.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總結報告
包括以下內容:
(1)近年來開展職業衛生檢測、評價技術服務的總體情況,存在的問題;
(2)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包括內審、管理評審、質量控制等);
(3)近年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項目清單;
(4)近年職業病危害因素或放射衛生防護檢測與評價項目清單。
11.凡要求提交材料為復印件的,均應當在復印件上寫明“與原件一致”,并加蓋單位公章;資質申請表和上述提交材料均應當使用A4規格紙張印制,并按照先后順序裝訂成冊,刻錄成電子光盤,一并提交。

附錄3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核意見
申請單位名稱
單位性質
申請技術服務業務范圍
申請資質等級
序號 審查內容 審查結果 備注
1 提交的申請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是 □否
2 是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是 □否
3 注冊資金、固定資產是否滿足條件 □是 □否
4 是否已取得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 □是 □否
5 工作場所面積是否符合要求 □是 □否
6 經培訓合格的專職技術人員的數量是否滿足要求 □是 □否
7 是否有專職技術負責人和質量控制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的技術職稱和工作經驗是否符合要求 □是 □



 網友熱評:(已有0 條評論)

查看所有 0 條評論 >>>

您還沒有登錄,請 登錄 后再發表評論。如果還沒有注冊,請 注冊  

   登錄



相關動態:


相關法規:


相關案例:


相關問答:



寶典申明:此消息系轉自公開媒體,HR寶典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據此采取的任何行動寶典概不負責,如果您認為有內容有侵權的問題,請給及時給我們提出,我們將盡快刪除這些內容。